因此反坦克步枪这是一条注定走不同的道路,二战期间最厉害的反坦克步枪就是苏啯的ptrd-41反坦克步枪了。
这种反坦克步枪配合钨合金穿甲弹能够在百米之内打穿四十毫米厚的装甲。
但是这样威力的反坦克步枪在面对虎式坦克的时候却是显得力不从心了。
因为虎式坦克正面装甲厚度足足有一百五十毫米,就算是侧面后面也有八十毫米厚,只有顶部和底部装甲的厚度稍微薄一点,但那也有四十毫米厚了。
所以面对这样的装甲,威力最强的反坦克步枪也不够看。
然而后面根据铁拳反坦克火箭筒改进的rpg-2其破甲深度却是能够达到一百八十毫米,其威力足足提升了四倍还多。
这样的破甲能力已经足够对付虎式坦克了。
而不管是rpg-2还是铁拳亦或者巴祖卡之类的火箭筒其破甲原理都是使用聚能破甲原理。
因此如果没有这个聚能破甲原理的运用,或许二战后期还真的会出现士兵们扛着炸药包去扎坦克的场景。
至于这聚能效应也叫罗门效应是一八八八年米啯化学家查尔斯·爱德华·罗门在实验中发现的。
他发现把圆形炸药柱底部挖空,爆炸的时候能炸穿多层钢板,而实心炸药却只能留下一个浅浅的印记。
其原理就是爆炸产物沿炸药表面法线方向飞散,凹槽或空腔的设计使能量向轴线汇聚,形成高速度、高压强的爆炸产物流,从而集中释放化学能。
所以这种集中效应也叫聚能效应了。
王根生之所以知道的这么清楚,那是因为前世的王根生特意查过,当然王根生也查过tnt的制造方法然而却只是查到了tnt原名叫做三硝基甲苯,具体怎么制备却是没说清楚。
只知道要甲苯和硫酸硝酸混合,但是这个甲苯是什么玩意在哪里弄也没说。
毕竟王根生只是一个靠着玩飞刀走红网络的人又不是什么专门学化学的哪里知道这玩意怎么弄啊!
别的不说,在现代社会抓十个人最起码有七个人不知道tnt怎么制造,没办法在古代弄出tnt来。
也正因为如此,王根生也只能跟着孔捷打鬼子了,要是王根生的化学知识扎实,知道怎么弄无烟火药,怎么弄tnt那王根生肯定直接去黄崖洞兵工厂报道去了。
不过虽然王根生不知道tnt怎么弄,但是这九七式手雷还是会拆的。
九七式手雷并不是菠萝形状,而是一个圆柱形,就像一个小水杯一样。
其上面是一个螺纹盖子,把盖子扭开就能看到里面装填的tnt炸药了。
而盖子上面则是黄铜制造的碰撞延迟引信王根生对于九七式手雷的改造方法也是很简单,那就是把延迟引信的延迟去掉然后这个手雷的引信就直接变成碰撞就爆炸的碰撞引信了。
接着在手雷内部装上用来聚能破甲的黄铜锥型药罩,如此一来普通的九七式手雷就会变成一枚可以对付坦克装甲的破甲手雷了。
当然说的简单做起来就是两回事了,如同人人都知道核能炸弹是铀浓缩制造出来的。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