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1章 聚能效应改变战争格局
只是回到自己营部的王根生这才发现,他的三营居然多了不少人,让三营都已经满编了。
而一打听这才知道,原来这是刘家村,以及刘家镇上的好多人在听说八路招兵的时候就都跑了过来要当兵打鬼子。
所以不过短短四五天的时间,孔捷的这新二团就已经招满人了。
现在的新二团人数已经达到一千多人了,每个营也都有三百多人。
而现在王家村外,那训练的新兵也是热火朝天的,不过这样也就是新二团的极限了,没办法因为就算再想扩编,也已经没有枪支给新兵提供了。
打完刘家镇所缴获的枪支也就五百来支,就算加上上次全歼的那个鬼子中队,步枪加起来也不到七百支所以能够让新二团满编已经是很不错了。
要是再想扩编新二团,比如和后期的独立团那样扩编成为有八个营的新二团,那就得主动找仗打了。
并且最好还是打那种歼灭战,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枪支,要知道八路从抗战初期的四万多人到后来的一百多万,这里的枪支绝大部分可都是靠缴获的。
自家的黄崖洞兵工厂在整个抗战期间所生产的八一式马步枪也就九千多支。
所以剩下的九十多万支步枪自然是从小鬼子或者二鬼子手里缴获的了,因此王根生在穿越前就不相信网上说的那些八路在抗战期间没有打鬼子的屁话。
没打鬼子那八路手里的九十多万支步枪哪里来的,小鬼子送的吗!
不过王根生并没有去管三营新兵们的训练,毕竟三营士兵们的训练已经由那些老兵们负责了,三营原先那个排的老兵就已经足够三营搞训练了。
所以王根生也是稍微看一眼之后就拿出手雷开始琢磨着该如何把这个手雷改成反坦克手雷。
其实反坦克手雷最重要的就是聚能罩了,只需要在手雷内部加装一个圆锥形状黄铜材质的聚能罩。
如此就能让手雷在爆炸的时候产生聚能效应,从而获得高温高速的金属射流,如此就能够击穿坦克的金属装甲了。
说真的如果没有这个聚能效应,那么二战以后的时代还是钢铁洪流的时代。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聚能破甲效应,那些反坦克导弹,都会成为摆设,比如铁拳,巴祖卡都是废品。
消灭一辆重装坦克可能需要装了几十甚至是上百千克tnt的重型导弹比如战俘这样的导弹直接命中才行。
所以对付重装坦克也就只能用重装坦克发射脱壳穿甲弹才行了。
而发射高速脱壳穿甲弹所产生的强大后坐力也根本不是战机能够承受的。
因此如果没有聚能破甲效应,那么战争形势就只有钢铁洪流对战钢铁洪流没有其它选择了。
要知道在没有巴祖卡以及铁拳之前,普通步兵反坦克的手段就只有反坦克步枪了。
然而随着二战后期双方的坦克装甲越来越厚,反坦克步枪就已经成为了摆设了。
并不是制造不出口径更大威力更大的反坦克步枪了,而是威力更大的反坦克步枪已经超过了普通士兵的承载上限了。
威力越大就意味着口径越大然后就导致重量越重,后坐力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