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燕大的诚意(1 / 1)

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在大饭堂里久久回荡,仿佛要将建筑彻底点燃。 徐谨言站在台上,感受着同学们的热情,眼眶微微湿润了起来。 不断的朝台下鞠躬,再鞠躬。 却没想到每一次弯腰都引来了更加热烈的回应。 直到主持人再次上台,示意大家此次活动结束,声浪才渐渐平息。 “徐大班,讲得太好了! 这才是咱们燕大人的精气神!” 徐谨言刚走下台,就被中文系的同学们团团围住。 梁右激动地给了他一个熊抱。 “好久不见,徐大班!” 陈建功用力拍着他的肩膀。 “讲得好!” 连一向内敛的刘振云也挤过来,眼中闪着光。 一旁的黄贝佳、查剑英、夏晓红、王晓平、李志宏、孙小兵、李同、李褚等一个个中文系熟悉的面孔都出现在了旁边。 “好样的!” 张老师也拨开人群走过来,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用力握了握他的手。 “小徐啊,这位是刘校长。” 这时,杨主任陪着一位头发花白、气质儒雅的老者走了过来。 “刘校长好!” 徐谨言连忙恭敬地问候。 他之所以能以公派留学的身份出国,始作俑者便是面前的这位老者。 自然是身怀感恩之心。 “徐同学讲得非常精彩啊! 深入浅出,情真意切,既有国际视野,又扎根家国情怀,很好! 我和杨主任想和你聊聊,不知现在方不方便?” 刘校长笑容和煦,主动伸出手。 “当然方便。” 徐谨言立刻应道。 然后对着周围围上来不少想要跟他搭话的同学报以一个歉意的眼神。 很快,徐谨言跟着二人来到了校长的办公室。 三人围坐在办公桌前,杨主任亲自泡了一壶上好的龙井。 清雅的茶香很快弥漫开来。 “先润润嗓子,刚才讲那么久,辛苦了。” 刘校长将一杯茶推到徐谨言面前。 “谢谢校长。” 徐谨言赶紧伸出双手接过。 “小徐啊。 你的演讲,刚才听过后,感触颇深。 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份真诚和清醒。 身在异邦,功成名就,却始终心系故土,看得清根在哪里,更难得的是有这份赤子之心,愿意把看到的机遇带回来,为国家发展出力。 这正是我们燕大一直倡导的精神。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生动体现啊!” 刘校长率先抿了口茶,目光温和而赞许地看向了徐谨言。 “没错。 你在米国的成就,我们一直有关注。 你的作品能在西方主流文化圈获得认可,还能将西方的资本和技术引进来,这本身就证明了你的能力和眼光。 今天这番话,更是证明了你没有迷失在那些光环里。 校方对你的表现,非常满意,也非常骄傲。” 一旁的杨主任也对徐谨言夸赞有加。 “校长,主任,您二位过奖了。 我只是做了我认为该做的事,说了些心里话。” 徐谨言连忙摆摆手,摆出一副谦逊的态度。 自己几斤几两,心里还是清楚的。 “心里话最打动人。 还有两年,你在加大伯克利的学业就结束了,后续有什么打算?” 刘校长摆摆手,话锋一转,换了话题。 “是的,校长。 其实在伯克利的课程大部分我都自学过了,不过因为一些其他的原因,我得多待几年。 另外就是,伯克利那边给了我一个邀请。” 对于刘校长的话,徐谨言自然是有一说一。 其实后续自己读硕,国内也是批准了的。 至于说毕业后工作关系转到外交上,徐谨言内心里也没有一个完整的思路。 不过转念一想,前阵子亚当斯先生跟他聊过留校事情,这件事,怎么也得跟国内通个气。 目前最好的人选,莫过于面前的刘校长了。 于是直接提了出来。 “哦?什么邀请?” 刘校长和杨主任果然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希望我留校。 先是担任荣誉教授的职位。 主要职责估计会参与一些高级研讨班,指导有潜力的研究生创作,以及作为东西方文学交流的一个桥梁。 时间上比较自由,不需要承担固定课时。 他们甚至承诺,未来会有更大的空间。 这件事感觉我自己做不了主,正好今天见到您二位,不如帮我拿拿主意?” 徐谨言顿了顿,把之前亚当斯先生给出的承诺,讲了出来。 “荣誉教授?” 刘校长和杨主任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讶。 讲道理,这诚意的分量着实不轻,尤其是在伯克利这样的顶尖学府。 尤其是徐谨言刚才说了,未来会有更大的空间。 虽然没有具体说,可在刘校长和杨主任这样的人眼里,提一句就已经足够了。 后面的信息,他们自然品的出来。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觉得这是好事儿啊。 不但是对你学术和创作成就的极高认可,在延伸一下,也是对燕大的认可和光荣啊! 未来燕大再与伯克利合作,能派出更多的留学生。 您觉得呢?” 杨主任率先开口。 说着说着,看向了刘校长。 “确实是大好事。 这说明你的才华和贡献,得到了世界顶尖学府的公认。 这对你个人,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都非常有意义。 既然人家伯克利都这么有诚意了。 作为你母校的燕大,也不能没有表示不是? 你在伯克利的学业成果,燕大是认可的。 等你正式结束那边的学业,燕大这边,会同步授予你文学学士和文学硕士的学位证书。” 刘校长也微笑着点头。 沉吟了片刻,放下茶杯,看向徐谨言的目光也变得郑重了起来。 这相当于承认了徐谨言在伯克利的学习经历等同于完成了燕大的本科和硕士阶段。 徐谨言微微一愣,这倒是他没想到的。 刘校长的意思,无疑是为他补了一份双学历。 按照常理,徐谨言拿到的,只是伯克利的学历和学位,国内也会进行认证和认可。 但燕大的,就没有了。 “关于你的未来,燕大也有考虑。 我们同样很希望你能回到母校,为我们的文学教育和创作事业贡献力量。 如果你暂时没有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计划,燕大也可以与伯克利一样,给你同样的条件。 直接跳过常规的助教、讲师阶段,为你提供一个副教授的教职。 同时,考虑到你丰富的海外经历和在学生中的巨大影响力,我们还希望你能兼任学生工作办公室的副主任,主要负责国际视野拓展和学生思想引领这方面的工作。 这个岗位,非常需要你这样有经历、有见地、又能和学生打成一片的人。” 就在徐谨言惊讶到还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 刘校长又继续补充道。 “当然,我们理解你和伯克利那边的联系。 燕大的教职和伯克利的荣誉教授身份,并不冲突。 我们支持你在两边都发挥作用,这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和桥梁。 燕大会给你足够的自由度和支持,不会影响你在伯克利的职务和工作。” 看到徐谨言更加惊讶的眼神和表情。 杨主任生怕徐谨言理解不到位,跟着解释的更加清楚了。 “校长,主任,非常感谢母校的厚爱和信任! 这份邀请太重了,承载着学校对我莫大的期望。 关于伯克利的邀请,我还在考虑。 现在又加上燕大这份承诺。。。 我需要一点时间,慎重地思考一下未来的方向。 这不仅仅是一个职位选择,更关乎我未来想以何种方式、在何处深耕。” 这个邀请的分量,比伯克利的荣誉教授更让徐谨言感到感动。 副教授的职称,直接跳过漫长的晋升阶梯。 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更是实打实的工作岗位。 刘校长说的没错,与伯克利一样拿出了极大的诚意,不仅要留住他的人,更要发挥他独特的价值。 伯克利的荣誉教授,是国际声誉的加成。 燕大的副教授和实职,则是根系的深扎和责任的赋予。 两者都极具吸引力,也代表了不同的发展路径。 虽然看起来都有足够的吸引力,可不管是前世的他,还是现在的他,都觉得这副重担有些过于沉重。 一时半会儿,他还想不清楚。 干脆诚恳的表示需要考虑一下。 “当然,这是人生的重要抉择,理应慎重。 燕大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 无论你最终如何选择,记住,燕大永远是你的坚实后盾和后路。” 面对徐谨言的犹豫,刘校长看起来非常的理解。 确实,徐谨言现在对外的年龄,其实也才23岁而已。 在所有人的眼里,他是文学上的天才。 可所有人也都有一个共识,当一个人在一个范畴里成为天才的同时,肯定在其他方面会比一般人要迟钝一些。 就好像上帝给你打开了一扇门,就必然会给你关上一道窗一个道理。 所以刘校长和杨主任并不以为意。 “好了,这件事不着急。 起码在你毕业之前,还有足够的考虑时间。 有想不明白的,也可以问问家里老人的意见嘛。” 同样察觉到徐谨言目前的想法,杨主任给徐谨言面前的茶杯里添满了茶。 “您说的对,我也确实需要一些建议。” 对啊,自己想不明白的事,为什么不问问其他人呢? 就比如王爸爸。 作为大佬级的人物,肯定比自己看的明白。 徐谨言当即就想到了关键之处。 PS:来灵感了,两章6200字,量大管饱表示一下诚意,顺便,好久没求小礼物了,可以求一波吗?喜欢都重生了,谁还不是个大文豪?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都重生了,谁还不是个大文豪?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苟剧情的古言虐文女七号 苏家嫡女强势归来 茅山讨债人 一笔玫瑰 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被团宠了 这个农女不好惹 玄学大佬她宠夫无度 离婚後,神豪身份曝光了 性福仙路 幽幽萱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