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之外,是一座以血肉为祭品的修罗场。 鞑靼铁骑的战鼓擂动如沉雷,每一次轰鸣,都仿佛是死神的足音,重重踏在雁门关守军的心上。 曾经被皑皑白雪覆盖的平原,此刻已被染成一片触目惊心的殷红与污黑。 数万被驱赶的雁国百姓,如同被浪潮拍向礁石的浮木,哭喊着,哀求着,身不由己地撞向冰冷坚硬的城墙。他们的血肉,成了鞑子攻城最残忍的第一道阶梯。 城墙之上,喊杀声与金铁交鸣之声訇然炸响,汇成一道钢铁洪流。 守城将军魏昂的身影,如同一尊嵌入城垛的铁铸雕像,纹丝不动。 那柄跟随了二十年的长剑早已出鞘,剑锋上沾染的血迹在阴沉天光下凝成暗红的冰晶。 箭矢如蝗,从城楼呼啸而下,每一次齐射,都能带走一片冲锋在前的鞑子骑兵,但更多的黑甲骑兵,踏过同伴与同胞的尸体,如同从地狱深渊涌出的不绝潮水,悍不畏死地继续冲击。 魏昂的目光越过眼前惨烈的厮杀,死死锁定在远处那面飘扬的黑色狼头大纛之下。 那里,是敌军主帅所在。 此战,已无任何计谋可言,唯有以命搏命,以血还血。雁门关在,魏昂在;雁门关亡,魏昂死。 城墙之内,是另一座以痛苦为祭品的修罗场。 就在那座庇护了无数难民的雄城墙根之下,一个卑微的角落里,妇人翠儿撕心裂肺的哭喊,尖利而又脆弱,被城头震天的杀伐声轻易淹没,却又固执地穿透了风雪,刺入每一个靠近之人的耳膜。 这里没有温暖的产房,没有干净的热水,甚至没有一张可以躺下的床铺。几名同样是逃难至此的老妇人,围成一圈,用单薄的身躯勉强挡住刺骨的寒风。她们的脸上写满了焦灼,口中用颤抖的声音喊着那些世代相传的、贫乏而又充满力量的词句:“用力!再用一把力!”“看到头了,快了,快了!” 汉子阿牛跪在妻子的身侧,那张在田间地头被烈日晒得黝黑的脸庞,此刻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泪水与汗水混杂着,从深刻的皱纹间滚落。 阿牛想去握住妻子痉挛的手,伸出去,却又僵在半空,生怕自己粗糙的手掌会加重那份痛苦。那双曾经能拉动重犁、扛起百斤麻袋的手,在这一刻,却显得如此笨拙而无力。汉子只能一遍遍地,用沙哑到几乎失声的嗓音,语无伦次地呢喃:“翠儿,撑住……撑住啊……娃就快出来了……” 妟回就站在这片混乱与痛苦的边缘,小小的身躯僵直如同一截被冻在冰雪里的枯木。 那张曾经养尊处优、不知愁滋味的小脸,此刻一片煞白。少年能清晰地听到城外刀剑入肉的沉闷声响,能嗅到空气中那股愈发浓烈的、混杂着铁锈与腥甜的血气,更能清晰地听到妇人翠儿那一声声仿佛要将魂魄都从身体里撕扯出来的凄厉喊叫。 这短短几日所见识的一切,在此刻,如同积蓄了千年的山洪,轰然冲垮了少年心中那道由锦衣玉食和天真无邪筑成的最后堤坝。 下柳村里,那个面黄肌瘦的汉子,是如何用一双盛满绝望与疯狂的眼睛,将那碗草木灰兑着浑水的“神药”,强行灌进病入膏肓的老父口中。 村口,那几个衣不蔽体的孩童,是如何为了争抢一只瘦得只剩骨架的野狗而撕咬扭打,如同几只饥饿的幼兽,眼中闪烁着对肉食最原始的渴望。 茅草屋里,那对年轻的夫妻,是如何将屋里唯一那点能下肚的糊粥热好,小心翼翼地留给两个素不相识的过客,自己则背上空空如也的行囊,去寻那渺茫的活计。 还有城楼之上,那个面容刚毅的守城将军,是如何拔出长剑,发出一声“与此关共存亡”的悲壮怒吼,将三千老弱残兵的血性与胆气,彻底点燃。 生死、离别、苦难、新生。 这些曾经在书本上读到时,不过是些平平无奇、甚至有些枯燥的冰冷词语,在这一刻,尽数化作了一幅幅鲜血淋漓、真实得令人窒息的画卷。那画卷上的每一笔,都带着温度,带着声音,带着气味,在他的眼前、在他的脑海中反复冲刷,反复灼烧。 原来,活着,是这样一回事。 一种前所未有的明悟,如同永夜之中划过的一道惊雷闪电,瞬间撕裂了少年心中所有的混沌与迷惘,照亮了那片被恐惧与不解笼罩的幽深识海。妟回福至心灵,脑海深处,那本一直被当做寻常游记的《昙花》古册中,一句曾无意间瞥见、却从未深思的随笔,不受控制地浮现出来,清晰得仿佛是有人正在耳边低语。 “米粒之光,亦可有皓月之辉……” 妟回的嘴唇微微翕动,将这一句似乎与眼前情景毫不相干的话,轻轻地、却又无比清晰地念了出来。 那声音很轻,带着一丝属于孩童的、尚未脱去的稚嫩,却在这片由杀伐声与痛苦嘶喊声交织而成的嘈杂背景音中,透着一种奇异的、足以安定人心的力量。仿佛一颗投入狂暴湖面 的石子,激荡起层层微小的涟漪。 话音落下的瞬间,少年怀中那本一直平平无奇、甚至边角都已磨损的《昙花》古册,骤然绽放出一圈柔和的、宛如三秋桂子之夜清冷月华般的皎洁白光。 古册的书页,在无人翻动的情形下,无风自动,发出“哗啦啦”的清脆声响。 像是一声悠长的、跨越了万古光阴的叹息,又像是在吟唱着一首无人能懂、却能让万物为之静默的古老歌谣。 一圈又一圈的光晕,以少年为中心,如同水面的涟漪般,缓缓向四周扩散开来,形成了一片小小的、不受外界风雪与杀伐侵扰的安宁之地。 老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那一口气息悠长而绵延,仿佛吐尽了自沉睡中醒来后所有的疲惫,吐尽了对这方天地人世的万千感慨,更吐尽了那一场跨越了漫长时光的等待。 张夫子抬起手,习惯性地在下颌处轻轻抚过,仿佛那里依旧有三千青丝长髯,动作从容而优雅,带着一种属于上古圣贤的独特韵律。 “终究是……没白等。”喜欢大妖柳相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妖柳相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