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向前一步,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殿内的压抑空气尽数纳入肺中,再吐出坚定不移的谏言: “陛下,此事若不加以制止,大炎之举,实乃釜底抽薪!大唐底蕴再厚,人口再众,长此以往,亦难抵挡啊!” 他声如洪钟,字字铿锵,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震得人心惶惶。 杜如晦深知,科举乃国之根本,人才乃立国之基。 大炎此举,看似怀柔,实则攻心,瓦解大唐的根基。 李世民听罢,原本阴沉的脸色更加凝重,他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如同卸下千斤重担,又似预见风雨欲来。 他走到窗边,望着宫墙外那片象征着大唐盛世的巍峨建筑,心中五味杂陈。 “朕一直以为,大炎不过是偏安一隅,不曾想,其君王竟有如此深谋远虑……” 李世民的声音低沉而缓慢,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叹。 他想起自己当初力排众议,推行科举,意图打破世家大族的垄断,为大唐选拔更多人才。 然而,大炎却先行一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引着天下英才。 殿内寂静无声,只有李世民略显沉重的呼吸声。 房玄龄和杜如晦静立一旁,不敢轻易打断皇帝的思绪。 他们知道,此刻的李世民,正在权衡利弊,思考着应对之策。 “此事……当真棘手啊……”李世民喃喃自语,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观音婢曾言,大炎君王乃人中龙凤,今日看来,果真如此……” 李世民的眼神变得深邃,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又迅速摇了摇头,将那些纷乱的思绪压下。 杜如晦看着李世民阴晴不定的脸色,心中更加担忧。 “陛下,臣以为……”杜如晦再次开口,却被李世民抬手打断。 “朕知晓你的意思。” 李世民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他走到书案前,拿起一支狼毫笔,蘸饱墨汁,在宣纸上重重地写下一个字。 “炎……”李世民放下笔, “陛下,您这是……”杜如晦疑惑地问道。 李世民并未回答,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杜如晦一眼,嘴角勾起一抹难以捉摸的弧度: “朕在想……大炎的科举,如今进行到哪一步了?” 李世民眉头紧锁,脑海中浮现出大炎朝科举考试的盛况。 据说,那考场之外人山人海,举子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反观大唐,科举之事虽已提上日程,但具体时间、考什么内容,却还未有定论。 “朕的大唐,何时竟落后至此!”李世民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挫败感。 他想起自己日理万机,殚精竭虑,一心想将大唐带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可如今,却连科举这等选贤任能的大事,都要慢人一步,甚至连对方考什么都不知道,就想着照葫芦画瓢。 李世民感到脸上火辣辣的,仿佛被人狠狠扇了一巴掌。 他一向自诩英明神武,雄才大略,如今却不得不承认,在大炎君王面前,自己似乎矮了一头。 “陛下,您不必太过忧虑。” 杜如晦见李世民神色不悦,连忙劝慰道,“大炎科举虽先行一步,但其成效如何,尚需时日验证。我大唐底蕴深厚,只要奋起直追,定能后来居上!” 李世民闻言,心中稍稍宽慰。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中的波澜。 他走到窗边,眺望远方,目光变得坚定而锐利。 “朕绝不能让大唐,一直落后于人!”李世民心中暗暗发誓。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房玄龄和杜如晦,沉声道:“朕问你们,大炎科举,考的是什么?” 房玄龄和杜如晦面面相觑,一时语塞。 他们只知道大炎在举办科举,但具体考什么内容,却并不清楚。 李世民见状,脸色更加阴沉。 他感到一股怒火在胸中燃烧,几乎要将他吞噬。 “朕的大唐,竟连敌人在做什么都不知道!” 李世民怒吼一声,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震得房玄龄和杜如晦心惊胆战。 他走到书案前,猛地一挥手,将桌上的奏折扫落在地。 “朕真是太丢脸了!”李世民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杜如晦连忙跪倒在地,颤声道:“陛下息怒,臣等无能,未能及时探明大炎科举之事,请陛下责罚!”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努力压抑心中的怒火。 他知道,此刻发怒无济于事,最重要的是,尽快弄清楚大炎科举的内容,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他闭上眼睛,在心中默默反思。 他想起自己当初推行科举的初衷,是为了打破世家大族的垄断,为大唐选拔更多人才。 可如今,却因为种种原因,落后于大炎,这让他感到无比的羞愧和自责。 “朕绝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李世民心中暗暗发誓。 他猛然睁开眼睛,目光变得坚定而锐利。 他走到房玄龄面前,沉声道:“玄龄,你随朕来。” 说完,李世民便转身向殿外走去。房玄龄连忙起身,紧随其后。 杜如晦跪在地上,看着李世民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疑惑。 他不知道,皇帝接下来会做出怎样的决定。 “陛下,您要去哪里?”杜如晦忍不住问道。 李世民停下脚步,转过身,意味深长地看了杜如晦一眼,嘴角勾起一抹难以捉摸的弧度:“朕要去……拿回属于大唐的荣耀。”喜欢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