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永乐帝的第十九子谷王朱橞,由于他在守卫金川门期间与李景隆共同开关迎敌,认为自己立下了赫赫战功。 尽管永乐帝事后给予了一定奖励,却也将他的封地从上谷郡迁至长沙。前者地处偏远,尚可掌控军权;后者则位于内地,诸多不便。 因此,谷王对永乐帝渐生怨恨。加之自认功高,行为愈发嚣张跋扈,甚至无故杀害一名伯爵,又在封地内欺压百姓,强占民田。 最终,他还试图策划更进一步的行动,但因顾虑重重,便设计了一番曲折的阴谋。 谷王与蜀王朱椿同为一母所出,他希望拉拢兄长参与密谋,却又担心对方不同意。恰在此时,蜀王第三子朱悦燇因与父王关系恶化,投奔谷王。 谷王随即声称朱悦燇实为建文帝化身,建文帝并未真正去世。并暗示当年正是他在金川门放走了建文帝,意在迫使蜀王与其合谋造反。 然而,这反而成了误导。 面对谷王的挑衅,蜀王迅速派遣密使向永乐帝报告了谷王的诸多不轨之举。永乐帝派员处置,将谷王废为平民,终身监禁。 此事本与朱允熥毫无干系,但因谷王谎称朱悦燇为建文帝,永乐帝对此始终耿耿于怀,视作心腹之患。 相比谷王谋反之举,永乐帝更为忧虑的是“建文帝未亡”这一传闻。 朱橞的行为让朱允熥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于是,被软禁在凤阳的朱允熥很快染病,突然离世。 韩成说完这句话,不禁感慨,朱允熥确实命苦。 纯属倒霉透顶,什么好处都没捞到,尽遇坏事。 幼年丧母。 原本他是朱标的第二个嫡子,朱雄英死后,皇位本应属于他。 然而由于吕氏被扶正,朱允炆成了嫡次子,排在他前面。 朱允熥从老二变成老三,与皇位无缘。 再加上他是原太子妃常氏唯一的幸存儿子,一直遭到吕氏等人的猜忌和防范。 建文元年,他被朱允炆封为吴王。 还没来得及赴任,靖难就爆发了。 朱允炆战败。 朱允熥虽无过错,但因身份关系,连同朱标成年的四儿子一道,被朱棣以未能辅佐兄长的罪名废为庶人。 从此被囚禁在凤阳。 原本囚禁生活尚可,谁知半路冒出个谷王,使了个手段。 远在凤阳的朱允熥糊里糊涂便死了…… 这般命运,实在难以言表。 只能说,他的身份让他从小锦衣玉食,却从出生到死亡都受制于命运。 朱元璋听韩成述说朱允熥的结局后,呼吸变得粗重,仿佛愤怒的公牛呼气。 身子微微发抖。 老四太过分! 他本只是怀疑,没想到一问韩成,发现自己的怀疑竟成真! 这个老四,真是对朱允熥下狠手,连活路都不留! 这么多年过去,朱允熥已被囚禁多年,朱棣依然不肯放过他! 给他条生路又有何妨?! 至于朱标,此刻痛苦地闭上双眼,泪水滑落脸颊…… 气氛沉重至极。 换作他人,此时早已停止追问。 但朱元璋显然不同。 尽管心痛,他还是要刨根问底。 他想知道这个老四究竟狠到何种程度,能做出如此无情之事! 朱元璋强压怒火,目光如炬,直视韩成问道:“韩成,你曾言及标儿另有两子。” “他们二人如今何在?” 韩成深知朱元璋性烈,却也不再劝阻,直言道:“殿下长子四郎与允熥同囚凤阳,先于允熥三载亡故,病逝。” “至于五郎,彼时年幼,永乐帝入京那会,尚未成年。” “母子二人居于东陵,为殿下陵寝守墓。” “永乐二年,五郎受封瓯宁王,但未遣赴封地,仅令侍奉太子妃。” “永乐四年,五郎府邸失火,不幸罹难,年仅十六……” 至此,朱标诸子皆亡。 若论生死次序,实则五郎先逝,继而四郎,最后方是允熥这位三郎。 允熥虽排行第三,却是殿下与原太子妃常氏所出,其结局亦可料想,假使不曾遭谷王朱橞暗中构陷,恐不会猝然毙命,当能安稳存活。 至于四郎、五郎之死,史料并无确证系朱棣授意,但从诸多迹象推测,即便非朱棣所为,此责亦难辞其咎。 朱元璋双目赤红,激动之下胡须颤动。 太过分了! 简直无法容忍! 老四怎会如此冷血无情! 这是要将标儿血脉彻底断绝啊! 他如何忍心做出此事! 如何忍心! “混账!” 朱元璋怒吼出声。 再也按捺不住胸中怒火。 恨不得将老四朱棣生剥活剐。 谁料到,自己从前竟觉得老四可靠可敬。 结果却…… 允炆的遭遇,是他自作自受。 可老四这般对待允熥几兄弟,下手如此狠辣,实在悖逆人伦。 朱标此刻已瘫软靠墙,神情恍惚,似痴若呆,仿佛失了魂魄。 看得出来,韩成带来的消息让他的情绪彻底崩溃。比起当初知道自己的早逝,也比现在得知永乐帝并非朱允炆,而是老四时的反应都要强烈,痛苦程度更深。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标儿。” “标儿!” 朱元璋来到朱标身旁,扶住他,呼唤着他的名字。 朱标看着父亲几眼后,把视线转向了一边。 朱标的这个举动立刻让朱元璋感到无比心疼和后悔。 他后悔自己刚才在气头上,忘了朱标也在场,没让朱标避开,就直接向韩成询问这些事情。连自己都承受不住,更别说朱标这种把亲情看得极重的人了。 听了老四对他的儿子所做之事,如果还能泰然处之那才奇怪呢。 “啪!” 想到这里,朱元璋忍不住给自己一耳光。 自己真是该死! 竟然把这事给忘了! 看看自己把标儿折磨成什么样了! 朱元璋又喊了一声:“标儿。” 见朱标依旧没有太多反应,他既心疼又焦急,同时后悔不已,还愤怒至极。 “标儿,你可别吓唬父皇!快传御医!!” 看到朱标这般模样,朱元璋是真的慌了。 “父皇,不用传御医,我真的没事。” 或许是朱元璋声音太大,或许是他渐渐恢复理智,朱标握住朱元璋的手,让他冷静下来。 “真的不用传御医?” “真的不用。” 确认朱标无事后,朱元璋那颗仿佛被紧紧揪住的心也放松了许多。 不再为朱标担心后,怒火瞬间涌上心头。 “该死!我现在就去把老四那畜生宰了!!” 朱元璋大声咒骂着,愤怒地转身准备离开。 “今天也让他暴毙而亡!” 结果刚迈出一步就被朱标拦住。 “父皇,不要这样!求您了,父皇!” “他都干出这种事了,你还想庇护他?还想替他说好话?!” 朱元璋瞪着双眼盯着朱标,显得又恨又怜。 更多的是心疼。 标儿就是太善良了! 尤其对亲人而言,这确实是件难以言表的事。 “父皇,事情并非如此,我已经考虑过,问题不在于允炆,也不在于老四,而是这皇位本身。 普通人家为了一些碗筷、几斗米都能争得头破血流。 更何况是关乎天下的至高皇位? 一旦坐上龙椅,便不愿再下来。 长期处于皇位之上,人也会被皇位影响。 不再是单纯的个体。 即便如唐太宗这般英明神武,为争夺皇位仍做了那些事,老四这么做,也是情理之中。 父皇,回顾历史,哪一朝哪一代的权力交接不是充满血腥? 咱们家又怎能例外……” 朱标的话让朱元璋沉默了一阵。 但他显然并未被说服,内心的愤怒依旧未消。 “无论哪朝哪代都有的事,难道就该默认它正确,应该发生? 老四干出这样的事,难道不该受罚吗? 绝不可能! 我绝不饶恕这个畜生!” 朱元璋大声斥责。 听到父亲不再提砍杀老四,而是改为惩罚,朱标稍感安心。 他知道父亲之前的言语多为气话,但也不敢冒险。 因为他深知父亲的性子,发怒时往往不计后果。 朱元璋愤愤然离开了寿宁宫,打算去找朱棣好好教训一顿。 朱标本因韩成所述之事深受触动,此刻只想独处静思。 然而想到父亲绝不会轻饶老四,他担忧若自己缺席,父亲盛怒之下可能伤及老四性命。 于是强忍悲痛与复杂情绪,紧随朱元璋而去。 看着父子俩离去的身影,韩成思绪万千。 难怪朱标被誉为最稳太子! 朱标若在世,其他诸王难有异动。 有这样的兄长,谁能不安心? 只可惜,他英年早逝。 想到与朱棣的约定,韩成对即将到来的朱棣受罚之事满怀期待。 很想知道届时朱棣会如何应对自己。 倘若非得留在寿宁宫内,朱元璋绝不会让他轻易外出,韩成此刻甚至想跟去看看热闹,瞧瞧朱棣被责罚的模样。 此事定然充满趣味! 寿宁宫偏殿中,朱元璋与朱标离开后,再度归于宁静。 韩成用力揉搓自己的脸颊,努力平复心情,从靖难之事中抽身而出。 练了一套八部金刚功后,他开始想尽办法在此地打造地球仪。 这物件必须制成。 其意义非凡,但要做到尽可能精确却颇为不易。 若恋人系统里能刷出地球仪就好了。 如此一来,他就无需这般费力,在此苦思冥想了。 只需兑换一个,再用做旧功能处理一番,便可大功告成。 然而,韩成仅是想想罢了,并不敢奢望真能如愿。喜欢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