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冷笑几声: “发现没有,过于信任宦官的死的早,过于信任文官的活不长,只有屠刀在手或者久居深宫躲清净的,才能多活几年。 “与士大夫携手治世?那叫斗智斗勇好不好! 你不看看,我大明收税最难的地方是哪里? 是文臣的老家!那里百姓富裕,治安稳定!却收不到税! 最好收税的地方,是贫穷的山西、陕西,现在已经被流贼占据了。 然后官员勋贵会说朕治国无方,而他们治国有道! 朕告诉你,史书是文官写的,他们在史书里多数人是人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偶有小错在所难免,少数人是奸佞,经常犯大错该诛。” 崇祯见太子脸上布满迟疑,继续道: “让文武勋贵们自我批评是万万不可能的,但是让他们骂皇帝,那必然是口若悬河。 你回想一下史书上记载的,若是国家出了天灾人祸,要么是皇帝昏庸所致,要么是因为太监专权,要么是外戚干政…… 不得不写奸臣当道的时候,也是皇帝识人不明,远离他们这种贤臣,重用奸臣,而他们在全力反抗! 反正毛笔在他们手里嘛……” 朱慈烺微微颔首,靠着椅背,闭目养神,喃喃道: “好累啊……人心啊!治世啊!好难啊!” *************** 看奏疏的日子过得很快,转眼两天过去了。 这两天的时间里。 官员们将弹劾的奏疏不要钱的往宫里送,将在军中担任过京营将领的勋贵骂的狗血淋头。 似乎有人想要一鼓作气杀尽大明的勋贵。 朱慈烺看得脑仁都炸了,回东宫上早课时,又是无精打采的表情。 吴伟业看着哈欠连天的太子,有意无意地道: “朝堂闹得凶,京城更是满城风雨呢!” 朱慈烺果然来了精神,被困深宫的他,对宫外的事情最是敏感。 “京师出了什么事?” “和朝堂一样,也是倒卖火药的事情。” “先生捡一些要紧的说说。” 朱慈烺知道早课时间紧迫,不敢要求细细的讲。 吴伟业点头,言简意赅的将锦衣卫突击检查安民厂和东厂的事情说了一下。 还将锦衣卫闯入七八个勋贵府邸搜查的事情讲了出来。 就在朱慈烺震惊之际,吴伟业又把东厂番子闯入丰城侯、永康侯和武安侯三人府邸的事情大概说了。 朱慈烺急道:“搜到什么证据没有?” 吴伟业道: “没搜到!这三位侯爷还算清廉,家中的存银都不多,据说日子过得很艰难。” “那东厂为何搜他们府上?” “东厂素来如此目无王法的。” “那锦衣卫和东厂搜了这么多人,有人被抓么?” “那倒没有,有大理寺和刑部看着,他们还不敢无凭无据的抓人。” 朱慈烺抓住了关键词: “无凭无据?” 吴伟业点头: “对,这些侯爷都是很清廉的,是真心的忠君爱国!” 朱慈烺缓缓点头,收回心思,又读了会书。 随后去往乾清宫。 按部就班的坐下批阅奏疏。 崇祯这次没有躺在一边闭目养神,而是站在一幅巨大的地图前,不断往上贴小红旗和小箭头。 朱慈烺偶尔抬头看看,不解的问道: “父皇这是在做什么?” 崇祯又往地图上放了几个箭头,头也不回地说道: “朕这几天一直闭目推演以后的战事,今天想得差不多了,在地图上再推演一遍,【后天】出征后,会有个行军作战的内在架构。” 朱慈烺放下毛笔: “朝廷和京师因为火药的事甚嚣尘上,父皇不处理完就要离京吗?” 崇祯转过身: “这都是不足挂齿的小事,西方的战事才是关系大明国运的重中之重。朕西进后,京师就靠你了。” 朱慈烺一呆: “这么突然?” 崇祯笑道: “这有什么突然的,你登上城头防御李自成时,就该想到监国的那一天! 朕出征后,国事就有你来主持,乾清宫也将交给你坐镇!” 朱慈烺不自觉站了起来:“儿臣能做好吗?” 崇祯又笑了: “你现在监国是个好时机!” 朱慈烺不解:“为何?” “因为朝中暂时不缺银子,辽东也不会有大战,江南基本不用管,也管不了。 西北、西南那边和朝廷失去联系了。 现在,你用北直隶和山东两省的政务练手,最好不过!” 朱慈烺坐了下去,下意识点了点头,喃喃道: “原来,这几天的奏疏,仅仅是北方两省的事务,若是整个大明的事情都送来,岂不是更累更忙?” 崇祯听了太子的小声嘀咕,并没有回应,暗自腹诽: 【你是没经历过连续三五年,各地此起彼伏的闹旱灾、蝗灾、涝灾、地震、兵变、民变、反叛、入侵、收不上来的税,花不完的款项、吵不完的早朝……】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记起脑海深处的麻烦事,崇祯浑身一个哆嗦。 往事不堪回首啊! 这些,崇祯暂时不想给太子说,他准备等太子监国一段时间,有了基础的承受能力,再讲述一下自己脑海里,登基17年来的心酸史! 父子二人各有所思,乾清宫安静下来,不多会,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这份安静。 王之心急匆匆的入内说道: “陛下,丰城侯府被东厂翻了个底朝天,丰城侯李开先不堪受辱,在家里自缢身亡了。” “永康侯恼怒东厂闯入他家里稽查,徐锡登在府门口大骂了半个时辰,吐血而亡。” 崇祯看向身侧的王承恩: “大伴,你查他们做什么?” 王承恩一慌:“奴婢没派人出去稽查案件啊!是下边的人擅自去的!” 朱慈烺闻言,死死盯着王承恩。 王之心也是一脸诧异,心道:“【你没派人?你是真敢说!】 崇祯想了想道: “你暂时别来皇宫了,在东厂驻守吧,看着点手下的人!别给朕整出这么多乱子!” 王承恩诚惶诚恐的跪拜,疾步出了乾清宫,刚刚走出大殿,脸上的惶恐之色就变成了狠辣之色: 【妈的,竟然有人越过我操纵东厂!这个仇不能不报!】 崇祯听了渐小的脚步声,开口道: “王之心,朕出征的日子里,王承恩会专司东厂,你在宫里多辅佐太子。” 王之心闻言大喜,叩拜领旨。 ************ 京师。 夜深人静之际。 长期在皇宫居住的王承恩,史无前例的留宿在宫外。 东厂。 正堂的墙上供奉着岳飞画像,一堵砖砌的影壁上雕刻了狄仁杰断案的故事。 正堂的西边,还有一座祠堂,祠堂前有一块牌坊,坊上有一块题匾,上面写着“百世流芳”四个大字。 王承恩此时就坐在【百世流芳】之下。 他沐浴着星光,回想着一下午的调查结果,冷冷地看向跪在下面的十几个番子: “若是你们和王厂公一条心,咱家也不说什么了!毕竟是多年的主仆了,对吧。 可是,你们当着东厂的差,竟然吃里扒外,成为别人的打手,那就别怪咱家心狠手辣了!” 几个番子惶恐: “厂公,我们不是别人的打手!我们去查丰城侯他们,确实是为了您啊!”喜欢崇祯:30年不上朝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崇祯:30年不上朝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