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剧组吵得沸沸扬扬,陆煦则安稳待在《诡诈》拍戏。
在这部电影里,陆煦扮演的宴欢是一个欺诈大师,他因故被卷入了一桩欺诈案件,成为被围攻的猎物。
然而,高明的猎手总是以猎物的形象出现。
宴欢看似随意,却总能抓住要害——在这场以欺诈为名的游戏中,他活到了最后。
宴欢有多层掩饰,一开始是懦弱古板的书呆子形象,后来则是被欺诈师们集体看中的猎物,到后来,宴欢才慢慢揭开表象,露出自己真实的一面,当然,即使是“真实”的一面,也不代表这就是他的本我。
他不会把真实的自我展现给别人看。
进组后不久,陆煦和岳徽的交集渐渐多了起来。
在这之前,他和岳徽只是在星辰奖颁奖典礼碰了一次面,之后就是在电话里沟通《诡诈》这个剧本,虽说陆煦一口答应了合作,可他实际上和岳徽并不熟悉。
但进组之后仅有的几次和岳徽交谈,陆煦发现,对方为人虽然圆滑,总体上却是一个真诚的人。
换句话说,他既善解人意,又不会让人觉得虚伪。
娱乐圈里的人精确实多,可陆煦觉得,能在圈子里混到一定地位的,必然不是那种圆滑过头的。
太圆滑太聪明的人吃不得一点亏,他不吃亏,和他打交道的人就必然要吃亏。
《诡诈》整个剧组的阵容都是岳徽找来的,导演高行川,今年27岁,拍短片出身,在《诡诈》之前只执导过一部电影,和《诡诈》风格有些类似,只是票房平平。
陆煦特意去看了这部电影,只能说高行川太会渲染氛围了,他导的那部电影带点邪典风,故事本身是简单易懂的,却被他烘托出了邪恶的、令人惊恐的氛围。
细节一点说,就是高行川具备把平淡的故事拍得有吸引力的能力。
“现在的剧本,要写得有意思很难。”岳徽提到了他邀请高行川的原因,“故事就那么些,咱们能想出的创意,其他电影早就已经拍过了。”
“所以能拍出新意就很不容易了。”
岳徽并不迷信大导,他拍电影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说,圈里数得上号的大导他都合作过,只是大导并不意味着全能,什么题材都能拍。
尤其《诡诈》并非传统题材的电影,还是找一位有想法的导演更合适。
陆煦是看过《诡诈》全部剧本的,进组之后,演员们和导演、编剧们一起开了场会,主要是聊拍摄,在电影剧组,编剧的作用不如导演,因为剧集相对来说更编剧中心制,而电影则可以通过视觉、音乐等展现主题,这也是电影导演可以由摄影师转型而来、电视剧导演却不行的原因。
在电影中,台词的作用没有电视剧那么重要,但却不是完全不重要——《侠客》的失利就是明证。
在陆煦看来,张治珍过于注重声和画的效果了,却忽略了剧本本身的单薄。
不过这场会开完,听过导演和编剧们的阐述之后,陆煦开始感觉到压力了。
举个例子说,《诡诈》讲述了一群人陷入一场游戏,互骗之后争夺财富的故事,这群人身上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暗黑过去,宴欢所假扮的常青身上也有,这是他入局的原因。
剧本是正常叙述的顺序,角色依次出场、诡计开始,他作为旁观者,是可以看懂剧本的顺序的。
但高行川打算把这个剧本打乱,让整个故事欺骗性更足,也让观众更难猜到故事推进的脉络。
陆煦仔细想了想,这么去拍的话,《诡诈》会更有趣,只是这样剧本就需要更多创意去支撑,至少高行川要能把控好节奏,而不是让剧情全盘乱掉。
他必须成为控场的那根针。
……
陆煦很快发现,高行川之所以敢提出这种想法,是因为他已经有了计划——剧组搭建期间,岳徽已经把剧本给高行川看过,听过对方的设想了。
陆煦进组的这段时间,高行川把想法重新整合了一遍,去掉了不合理的部分,因而就算打乱了去拍,剧本的逻辑依然是严丝合缝的。
就是演员们已经背过的台词需要重新背,每天拍摄的戏份和前一天未必是衔接的。
不过……岳徽显然会更吃力些。
他背台词不如陆煦那么快,年纪上来之后,视力也没那么好了,陆煦见他随身带着老花镜,带着一个本子一支笔,把当天要记的内容认认真真写下来。
岳徽的剧本同样整整齐齐记满了笔记,不像有些演员的剧本永远是干净的,或者胡乱画着一些他自己都识别不出的字迹。
《诡诈》听起来是个复杂的剧本,可剧组的氛围却格外安静,除了陆煦和岳徽两位主演外,其他演员的知名度虽然没那么高,可一对戏,陆煦就知道对方绝对是实力派。
——岳徽也是。
陆煦和他的第一场戏,是书呆子“常青”和岳徽扮演的石信山第一次碰面,只是三言两语,石信山就察觉到了“常青”身上的违和之处。
石信山像个狐狸,会在不知不觉中将人引入他的圈套。
“今天第一场戏是岳老师和陆煦的对戏?”
一大早,演员们就凑在一块讨论今天的拍摄,见陆煦和岳徽已经在准备化妆了,众人视线不由朝两人看过去。
《诡诈》剧组都是实力派,这一点演员们都清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