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的推导过程都在桌上,陆主任您自己看就好。”
陆光达快步走到了桌前,正准备拿起算纸呢,忽然注意到了一旁趴在桌上的李觉:
“咦,厂长这是……?”
徐云身边的老郭扫了眼李觉,嘴角微微一抽:
“呵呵……某个技术型领导不知死活的想看推导过程指导大于几句,然后没几秒钟就烧断线了。”
陆光达:
“……”
随后他便没去管一脸【@@】的李觉,拿起算纸看了起来。
“%#¥#¥……”
在嘴里念了一堆徐云听不懂的404内容后,陆光达忽然猛然一拍手:
“妙啊,大于同志,你是怎么想到从哔哔哔哔入手的?”
大于谦虚的指了指徐云:
“韩立同志在解答次级问题的时候提到了量子隧穿,然后我才有的灵感,于是我哔哔哔哔哔哔哔……”
陆光达越听目光越亮,最后更是忍不住上手计算了起来。
当然了。
陆光达的专精领域在理论物理,数算水平相对大于要差一些,因此他只是选择性的对一些环节进行了验算。
徐云几人也没催他,而是就这样等了起来。
半个小时后。
吧嗒——
陆光达轻轻放下笔,点了点头:
“验算了五个节点,思路和理论数据都没有问题,大于同志,你真是了不起啊。”
大于却再次摆了摆手,圆脸上尽是谦逊:
“陆主任,您说笑了,我这人其实很笨的,而且方向也不是轻核物理。”
“只是国家需要我出这份力,那我就只能全力以赴了——爱国主义精神高于个人兴趣嘛。”
徐云扫了眼大于,没有发表意见。
大于所说的这番内容在后世的采访中也曾经亲口说过,bv号是bv1ag4y1x7bw,不过那时候的大于已经是从憨厚的青年变成了一个很可爱的小老头儿了。
当时很多人笑谈,大于如果都是笨蛋,那他们都只能是低能儿了……
实话实说。
大于所谓自己很笨的说法估摸着他自己也知道做不得真,毕竟大学期间的考试成绩足以说明一切——但那句【爱国主义精神高于个人兴趣】,则显然是他的肺腑之言。
大于的这番话在陆光达听来非常对味,不过此时他的关注点还是更加偏向氢弹的构型上:
“大于同志,你这真是给了咱们一个意外之喜哟。”
“如今氢弹的构型顺利解决,我们【玉清】(原子弹)项目组在完成理论后又刚好可以腾置出一批理论专家,如果全力攻关的话……”
“也许要不了几个月,氢弹的理论推导也能全部解决?”
“倘若真的能这么顺利,那么氢弹岂不是就能和原子弹一样,开始进入应用研发阶段了?”
说道最后,陆光达甚至有些激动的挥起了手!
老郭也同样摸了摸下巴,分析道:
“嗯……氢弹最重要的就是构型阶段,如果构型没有错误,那么很多项目确实可以预先上马了。”
说着老郭忽然想到了什么,对陆光达道:
“对了,光达,我记得过两天基地会开一场‘交接棒’的组会?”
陆光达点了点头:
“没错。”
字如其意,老郭所谓的交接棒组会,便是两个课题组彼此交接项目的会议。
两天后召开的是【玉清】……也就是原子弹项目的交接会议,交接的双方则是理论组和实验组。
也就是理论组方面将设计图以及相关数据提交到实验组手里,实验组以此制定对应的生产计划与任务。
这场会议结束之后,【玉清】的理论组便会进入半隐退阶段:
大概有30%的专家会留在实验组提供理论指导,剩下70%的专家则作为全新的有生力量,分散到上清和太清两个项目组承担全新的课题。
只要生产过程中不发现理论存在颠覆性的严重错误——比如说504厂发现气体交换膜被动过手脚的那种情况,【玉清】理论组基本上就不会再重组了。
陆光达和老郭相识已久,知道自己这位好友不会莫名其妙的扯到某个话题,便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