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1-η[xy]2)k(z±s±n±p)/t{0,2}k(z±s±n±p)/t{w(x0)}k(z±s±n±p)/t……
那道原公式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或者说阶段破译。
其中孤点粒子轨道,只是最靠前那三分之一的破译成果,后头还有三分之二到现在徐云都没有丝毫头绪。
如此看来。
那个原公式的价值,要远远超过徐云的预料。
其实在1850副本结束后,徐云的心中就一直有一个隐隐约约的不解:
和1850年比起来,自己在1100年所作的事情,影响力应该是要更大一些的。
历史上就别说了。
改变了北宋的灭亡,让华夏版图一路扩展到欧洲,近乎征服世界。
科技上呢,则搞出了显微镜和望远镜,提前一千年就解开了微观领域的序幕。
但在奖励方面,1100副本似乎要比1850副本逊色不少。
虽然1100副本奖励了一个国运,但1850年同样奖励了永乐大典——这玩意儿可不像玉玺那样要经过特定任务才能激活,而是可以直接挖出来开盖即食的。
所以二者勉强可以对等。
除了国运外。
1850副本奖励的重力梯度仪、技术、止血明胶、算力模组还有微生物电池,则无疑要超过1100副本的技术奖励很多。
只是徐云一直不太清楚光环的具体判定逻辑,所以只能把这个疑惑埋在心里。
如今看来……
或许1100副本最宝贵的奖励不是技术,而是……
那个复杂到难以理解的原公式。
它的三分之一就发现了暗物质,那么剩下的三分之二呢?
至少从数学角度来看。
后面三分之二的难度,要比前三分之一高上数十倍不止。
恐怕那才是真正的宝藏啊……
保不齐说不定也许或许大概估摸着全部破译完成,还真就能搞出来引力子?
当然了。
这些都是徐云的臆想,没啥实际证据支撑。
比起那道原公式。
徐云此时需要关注的,还是这颗孤点粒子。
如果说此前他们的成果可以分成普通一区、cns的话。
那么暗物质的发现……
恐怕就不是某某主刊那么简单了。
“捅破天了啊……”
……
第405章 徐云的选择
在确定了孤点粒子高度疑似暗物质后。
徐云和陆朝阳不敢怠慢,立刻赶向了潘院士所在的实验室。
至于其他项目组成员嘛……
徐云并没有限制他们的自由。
这倒不是说徐云多信任他们,而是因为孤点粒子想要复验出来,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事儿。
假设——假设哈,项目组里真的有人想把这个消息传出去以获私利。
他或者她能做的,也顶多就是巴拉几句科大发现了暗物质之类的话云云。
具体的实验代码,以及真正的核心数据……比如说那条粒子轨道,徐云一直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所以他压根就不担心有人会把风声传出去,即便是发朋友圈吹牛也不可能——这种行为且不说外界有多少人会信,关键是一旦被锁定身份,今后所有的荣誉都注定和自己无关了。
能够进入项目组的这些人都很聪明,也许待人接物上的情商有些欠缺,但基本的判断力还是有的。
所以信息保密这块,徐云和陆朝阳确实都不怎么担心。
……
潘院士和赵政国项目组的实验室不在同辐中心内,而是位于西区的反场聚变ktx实验室附近,这个实验室有个很好听的名字:
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