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计划书看似是在模仿英法美的办报经验,但在细节上又处处显示着创新。当他人还聚焦于他国报业曾经走过的道路时,这份计划书已经将目光放到了未来。
严谨又不失大胆。
一行行读下来,竟像是在观看马赛一样,令人在精神高度紧张之余,又不自觉随着里面描述的前景而心情澎湃。
这份计划行得通!
计划书封面上写着吉蒂的名字,谢尔巴茨基公爵的手指轻轻抚摸过女儿的名字,隐隐约约的水意柔润了他严肃的目光。
他曾经有一个全莫斯科上流社会交口称赞的儿子,在儿子意外而逝后,他一度心灰意冷。
但是……
人不能永远沉湎于过去。
他在文件最后写下“可行性极高”的批语,抬起头活动了下手腕,才发现时间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到了中午。
作者有话要说:
(文中有关报业知识总结自网络及维基百科,如有错误还请勿怪哈,或者在心里骂一句作者傻x,我不介意……)
第235章 安娜·卡列宁娜
谢尔巴茨基公爵没有动身下楼去和自己的妻女一同进餐,而是将批改后的计划书重阅了一遍。
这真的是一份出人意料的计划。他再一次在心中赞道。
别说从理论上来说,他感觉它的确切实可行,即便最后失败了,这份计划书也是他这几年来收到的最满意的礼物。
从这份计划书里透露出来的那股心气,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那种意志,足以令任何人对书写者另眼相待。
而当这个人是他的小女儿的时候,他心中更是满满的全是自豪。
当然了,他的这几个孩子,无一不优秀出色。他公正地评价道。
谢尔巴茨基公爵一直都为自己的几个孩子感到骄傲。
大女儿陶丽性子内秀,他相信她无论嫁给哪位绅士,都能完美的履行好自己身为夫人的职责,将一个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
二女儿娜塔莉娴静美丽,是他几个孩子中最擅长交际的,让他说,她可比他那位外交官丈夫要合格多了。
而小女儿……
她真是生在了好时候。
如今俄国各界的社会风气渐渐变得与以前不一样起来,女孩子们的社交对象不再局限于同性别群体。同样的,她们的婚姻不再完全由她们父母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