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婆子应了一声,忙不迭跑回屋里,从柜中取出一个篮子,篮子里装着满满的红纸包的红封,每个里面都包了二钱的银角子。
这是秋华年早就准备好的赏银,专等着出榜这一日发的。
官差们一人得了一只红封,稍一掂量,便知份额不小,脸上笑意更甚。
“茶便不吃了,这一片还有些中举的老爷,我们得赶着去报喜呢。”
报喜的队伍分了区域,按名次由高到低上门,杜云瑟作为解元是第一个收到喜讯的。
秋华年不留他们,让金婆子把人好好送出去。
孟圆菱把之前买好的鞭炮找出来,春生在后面兴奋地蹦哒。
“快!放炮仗!”
秋华年索性把线香交给他,让金婆子好好看着。
春生到大门口放下鞭炮,站得远远的伸长胳膊,点燃引信,立即丢了香,捂着耳朵跑回门内。
他背后鞭炮炸裂,升起硝烟,噼里啪啦足足响了三百声,惊动了附近所有的街坊邻居。
一州的解元出在附近,所有人都喜气洋洋,觉得蹭到了文曲星的才气。
不多时候,陆续就有人家派人带着礼上门道贺了。
杜云瑟中了解元,现在他们家可是全辽州最受人瞩目的地方,秋华年直接叫把大门打开,门槛去掉,敞敞亮亮地迎接所有来客。
凡是来替主家上门道喜的下人,都给了红封包着的赏银。
礼物凡是不太出格的,一并收下,由孟圆菱负责登记造册,记下人情日后好还。
等金三终于满头大汗地看完了榜,挤回家里时,宅子已经迎来送往了无数波贺喜之人了。
金三知道主家已经清楚了自己的名次,还是说了一大摞吉祥话。
无论是他,还是金婆子与珊瑚,这会儿嘴角都快要咧到耳朵根上了。
主家前途光明,仆役们也能获得好处,都是为奴的,也会分个三六九等。
当初他们的前主家落罪被抄,一家人四处零散,被官牙带到千里之外售卖,一度以为人生无望。
谁承想不过短短大半年时间,他们就成了解元家的仆役呢!
杜公子这么年轻,就中了解元,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光是想想就让人心跳加速。
金三说完想了一路的吉祥话,咂咂干燥的嘴,说起别人的名次。
“这届乡试一共录了三十二位举人老爷,咱家公子是解元,那位祁雅志公子是亚元,清风书院本次有六人上榜,公子专门问的那几个人里,王引智公子上榜了,排在第三十二名。”
亚元是乡试第二名,作为另一位被大众普遍看好的解元的有力竞争人选,祁雅志发挥的也很不错。
秋华年记得,这一届辽州乡试共有一千余位秀才报名参加,最后只录取了三十二名,录取率还不足百分之三,真是严苛。
清风书院能有六人中举,不愧辽州第一书院之名,今年的榜传出去,清风书院和其山长闵太康又要出名了。
秋华年多问了一句,“郁闽呢?”
杜云瑟眼睛微微动了一下。
“郁公子未在榜上,我看榜的时候远远瞧见了他,不过他坐在马车上,我没看清楚。”
“好了,你去前院帮金婆子一起收拾礼物吧,许多人家送了易碎的物件,小心一些。”
金三离开后,秋华年笑着看向杜云瑟。
“你刚刚是不是偷偷看我了,想什么呢,快老实交代。”
“……华哥儿对郁闽很是关注?”
秋华年失笑,“好歹是位熟人,好奇问问他考得怎么样罢了。不过他居然没有上榜。”
杜云瑟中肯地说,“郁闽长于文采,在时务策上略显稚嫩,应这一届乡试,本就勉强。就算中举也只会排在低位。”
“他考前两月又离开书院,换了环境读书,未中举人在预料之中。”
秋华年感慨,“多沉淀沉淀也好,做官还是要有实践能力更好。只是不知道郁氏会不会后悔。”
他感慨了一句,就换了话题。
“那位王引智也是清风书院的人?你专门问了他。”
“他是乙字班的学子,年近三十,家境贫寒,去年刚中秀才,已无余力再专心读书,所以报考这届乡试放手一搏,若不中举,便退学回乡,开私塾谋生。”
“乙字班啊,这可真厉害。”
清风书院的班级是按学生水平划分的,许多甲字班的秀才都没中举,王引智一个乙字班的居然中了,谁听了不说一声励志。
“这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置死地而后生了,每届乡试都有许多不同的情况,几家欢喜几家愁啊。”
杜云瑟解元的名声如风一样传遍了襄平府,祝经诚与祝经纬亲自上门道贺。
苏信白身体不方便出不了门,但亲自挑了礼物,由祝经诚带过来。
“解元,哈哈,我祝经纬竟能有一位解元朋友!去年端午跑去爱河边上看龙舟,真是看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