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司都这么说了,马推官即便再想看,也只能等着两位县令大人来了再说。 派人去请县令期间,宋应知几人挖了几块出来晾晒。 为了能快速将其晒干,宋应知特意将泥炭存成筷子一般粗大的条状。 酷热的天气下,两个时辰左右,泥炭里的水分就被蒸发的差不多,这个时间,太阳已经西斜。 马推官一直守在泥炭旁,眼中好奇不断。 “大人,若这东西真能燃烧,那咱们南阳府借的钱,很快就能还上了!” 要知道,受旱灾影响的地方可不止南阳,南阳只是最严重的地方。 “咱们把这泥炭卖去别的地方,销量肯定好!” 越想越开心,马推官已经笑得见牙不见脸。 然而,宋应知却有自己的打算。 “这些泥炭,咱们不卖。” 现在正逢旱季,百姓们手里都没钱,他找燃料的初衷是为了解决百姓们烧火的问题。 这泥炭虽能燃烧,但厚度却只有三到十米,存量不够。 “不卖?”马推官傻眼了, “大人,那咱辛辛苦苦找了这么多天,岂不是白费力气?” 不仅马推官不高兴,其他人也跟着一脸失落。 宋应知看了众人一眼,没再过多解释。 半个时辰后,两个县令姗姗来迟,见人到齐,宋应知朝着宴庄使了个眼神。 “宴庄,去点燃泥炭。” 宴庄应了一声,去不远处找来一团枯草,将晒干的泥炭搭在枯草上,随后从身上掏出火折子,轻轻一吹,将冒出来的火焰点燃枯草。 众人见罢,纷纷围了上来,看着枯草真的点燃了泥炭,夏县令直呼神奇! “真是神了!这泥土也能燃起来!” 方城县县令也忍不住跟着赞叹:“知府大人,您是怎么知道这泥炭能做燃料的?” “很简单。” 宋应知双手背在身后,不紧不慢的解释道: “泥炭之所以能燃烧,是因为它的前身都是一些水草,被压在底下多年才形成的,只要是草,晒干了都能燃烧。” 众人一听,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层原因。 “这片沼泽的泥炭存量没多少,本官也不打算售卖,既然处在方城和沘水两地交界处,那你们两个县先行开采,按着户籍来算,每户人家定量取,不可多拿。” 两人听后,连忙点头称是! “如此一来,便能解决百姓们的燃眉之急了。” 宋应知点了点头,对着马推官吩咐道:“马大人,你立刻派人去南阳各地沼泽处探查,一旦发现泥炭,便通知当地县令,安排百姓们自行来取。” 对于这免费的东西,自然是得自己来挖,他现在一穷二白,是再开不起工钱。 “大人,若别处没有呢?” “那就让他们自己派人来这里挖,要是觉得路途遥远,可以出钱让方城和沘水的百姓帮忙。” 反正他不可能出钱。 “是!大人!” 如此,他们就不能回南阳府了。 接下来的时间,众人又花了半个时间跑遍全南阳,将各个县的沼泽翻了个底朝天。 可惜的是,沼泽虽有,泥炭土却很少,最后,十一个下辖县一经商量,决定筹集工钱让方城与沘水的百姓们帮忙挖出来晾晒,自己再拉着牛车来取。 自此,百姓们生火的问题总算得以解决。 进入十一月,南阳依旧没有下雨。 但第一批树种到了,为了方便培育出树苗,商人们把种子撒在水渠两旁的土地上。 除了树种,一些走商还运来树苗,考虑到现在还不是种树的最佳时机,宋应知便也把这些树苗暂时种在水渠两旁。 尽管冬季来临,但水渠两旁依旧热热闹闹。 人手不够,宋应知只能带着府衙的人每天种树浇水,一直忙碌到十二月,总算没有走商运树苗来南阳。 大伙送口气的同时,马推官也忍不住感慨道: “看来,要过年了……” 往常,这会各地的官道已经被大学覆盖,但南阳这里依旧干巴巴的,一丝水分都找不到。 “大人,你说,今年会下雪吗?” “这个我哪知道?” 难得今天没去种树,宋应知一个劲的埋头处理文件。 见他如此勤勤恳恳,马推官也不好意思再偷懒,专心致志的处理手里头的事。 两人正忙得晕头转向时,一名衙役匆匆跑了进来,连门都忘了敲! “大人!京中来圣旨了!” 圣旨? 宋应知手中的笔一顿,抬头一脸疑问的看向跑进来的衙役。 “这个时候,怎么会突然来了消息。” 将笔放下,他伸手接过衙役呈过来圣旨,一目十行的看完内容。 随后陷入沉思…… 圣旨里,不仅提到了他私扣今年本该上缴的各项税银,还与北远镖局勾结发行所谓的南阳债券,以及粮仓看管不利等等罪责…… “大人,圣上说什么了?” “自己看吧。”宋应知面无表情的将圣旨递给马推官,一个人继续陷入沉思。 这模样可把马退换急坏了,他赶紧将圣旨拿过来。 “什么?!回京定罪?!” 马推官难以置信地瞪大双眼! “大人?!这圣旨没写错吧?你为国为民,何罪之有?!” “问得好!本官也想问问,根本何来得罪!” 这狗屁圣旨,不要也罢,宋应知一把夺过,将其狠狠砸在地上。 仍觉不解气,他又踩上了好几脚。 把马推官吓得双腿一软,跪在圣旨跟前不停的念叨:“皇上恕罪皇上恕罪……” 见圣旨如见天子本人,宋应知此举可谓是将皇上直接踩在地上摩擦。 “马推官,南阳一切事宜暂且交由你代办,本官现在就是进京。” 他倒想看看,皇帝这是完结给他订什么罪?! “大人,此事不必着急,这其中肯定有蹊跷,说不定有人故意在圣上面前加害于您,若您现在就这么孤身一人前去,岂不是中了他人奸计。” 生怕宋应知意气用事,马推官焦急地说道。 “放心吧,本官心里有底。” 宋应知安抚好马推官,回后院收拾行李,带上宴庄立刻赶往京城。 出了方城夏道,一路上的情况犹如人间炼狱,官道上难民无数,每晚都有人在路旁被冻死。 然而,却只见尸骨不见其肉……喜欢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发家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发家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