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染料方子(1 / 1)

看着众人热闹的场景,他心中一阵酸涩。 宋应天默默起身,离开饭桌独自回房。 第二天一早,宋应知就带着宋老头、爹和二叔去往县城。 因为村里没人卖田,四人只能先去牙行看看附近村庄的情况。 “正好这地多了咱们家也种不完,卖在这个周边的几个村子里,以后咱们家每年收租就行了!” 宋老头乐呵道,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缝。 “是啊!这几年咱们家的田越来越多,要不是还有头牛,我跟大哥哪种的过来?!” 宋二河也跟着笑道。 宋大河在一旁跟着点头附和:“爹,二弟说得对,租出去,咱也省心,还能收租。” 宋应知默默听着,没有急着表态,但宋老头若想把他当冤大头宰,那是不可能的事。 不多时,三人就到了临芳城。 来得太早了,牙行里没几个客人。 牙侩见第一批客人来了,立刻热情地迎了上来。 “哎哟!几位客人里面请!您几位是打算看房还是看地还是看人呢?” 不等宋应知开口,宋老头便抢先大声说道:“我们要买二十亩上等良田,你这儿可有合适的?” 上等良田?!牙侩双眼不由一亮! 这是来了大客户了! 牙人赶紧堆死笑容:“哎哟,您可算是来对地方了!咱这儿刚好收了几块好地,全是肥沃的良田,离临芳城就五里地,若是想买,小的现在就带您去瞧瞧!” “可是哪个村的?” 宋老头赶紧问道。 “城外不远的李家村!” 一听是李家村,宋老头和两个儿子顿时满意地点点头! 这李家村是河流的下游,地势平缓、水源充足,大部分良田皆是上等! “快带我们去看看!”宋老头当即就决定道! “好嘞!几位客官请稍等!我去叫辆马车!” 那牙侩说完,就快速出门去找马车。 “爷爷,你们去看吧,我先去拜访孙夫子。” 看地需要不少时间,宋应知去了也帮不了什么忙。 宋老头想了想,就同意了。 “行,你去吧,别乱跑,等我们回来了再去找你。” 三人心系水田,没说几句就坐上马车走了。 三人走后,宋应知却是没急着去孙夫子家,而是转头去了陶宅。 时隔十年,二人早已认不出彼此。 看着当年的陶小胖如今长成了风度翩翩的美少年。 “陶金,你是不是家道中落了?怎么瘦成这样了?” 一见面,宋应知就报了当年这小胖子说他是乞丐的仇。 陶金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看着宋应知,脸上露出惊喜又带着几分调侃的笑容: “好你个宋应知,十年不见,一见面就打趣我。我这是长大了,自然没了小时候的圆润。倒是你,啧啧啧……没想到啊!没想到!当年一身麻布粗衣,给我临摹课业的小乞丐,如今竟考中了秀才,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 往事重提,宋应知不仅不生气,反而跟着笑了起来。 “说来,还要谢你当年罩着我,还借笔墨纸砚给我用,不然,我早被其他人欺负了。” 陶金没想到这么多年了,宋应知还记着这事。 陶金哈哈一笑:“嗨,这算什么事儿……” 他一手打在宋应知肩上,两人开始叙旧。 直到一壶茶水饮尽,陶金才收起笑容,一脸正色问: “说来,咱俩当年不过就是几天的同桌,点头之交罢了,你今日来找我,不会就为了回忆这点事?” 见此,宋应知也收起笑意,正襟危坐。 “实不相瞒,我此来,是想和陶兄谈一笔生意……” “生意??!” 陶金瞪大眼睛,确定对方没说错后,他才重坐回凳子上。 “你先说说看。” 陶金没有急着答应,他是商人,万事都得权衡利弊后才可做决定,这亏本的买卖他是不会做的。 “不知陶兄对布匹生意有没有兴趣?我这有一份染料配方,这些方子全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 宋应知从怀中掏出几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纸张,递给陶金,继续说道:“这是其中最简单的三个配方,这些配方染出的布匹色彩鲜艳、持久度高,且成本相较于市面上常见的染料更低。” 陶金闻言,有些意外! 他接过配方,见上面写着的确实是各种颜料配方。 “我以为,你来找我,是为了你大哥的事。” 宋应知摇摇头,“我大哥的事已成定局,没必要再废心思。” 许家老爷好歹是宫中出来的,哪能这么好拿捏。 许家老爷已经七十多岁,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他相信许老爷子在离世前,是不会让这个威胁还留在女儿身边的。 “陶兄只需把我与我大哥不合的消息传到许老爷子耳中就行。” 只要知道自己不会站在宋应天这边,相信那许老爷有的是法子折磨他。 他是他的亲兄长,自己就算再恨也不能亲自动手,如今借许老爷的手也能洗脱自己。 “行吧,一句话的事,交给我就成。” 陶金爽快答应。 “只是这染料配方之事……” 宋应知早就料到陶金会有所顾虑,便道:“这事不急,陶兄大可拿着这三张方子先去试试,看看是不是真如我所说再做决定,这段时间我都在临芳县。” 宋应知虽不知豆腐、火锅底料还有香皂等物品的具体配方和制作流程,但对颜料一事还是手到擒来。 临摹古画钱虽然多,但同样也耗时耗力。 秀才只是科举的敲门砖,以后的路还很长,他不想再耗费大量时间在赚钱一事上了。 如今考上秀才,有了商谈的资本,他第一时间就把目光锁定在陶金身上。 一来他家的生意只在县城,身后并无多大背景。 二来陶金头上还有个兄长,陶家的家产百分之八十都是他大哥的,若陶金不愿意坐山吃空,那就只能另谋出路。 这染料方子对他来说是一个契机,就看对方愿不愿意抓住了。 宋应知之所以没找钱家合作,一来人家家大业大背景也深厚,看不上他这点小谋小利。 二来他二哥若真娶了钱氏女儿,那便是沾亲带故了,若再与之合作,万一哪天钱氏后台一倒,那他也会受到波及。 这世上,最经不住的就是被人查。 思来想去,也就陶金比较合适。喜欢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发家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发家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苟剧情的古言虐文女七号 苏家嫡女强势归来 茅山讨债人 一笔玫瑰 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被团宠了 这个农女不好惹 玄学大佬她宠夫无度 离婚後,神豪身份曝光了 性福仙路 幽幽萱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