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著呢,罗伯茨教授打电话过来,恭喜许青舟的研究所正式成立。
材料研究所的揭牌仪式过去,整个研究所的运营也算是进入正轨,两个大组按照既定计划开始实验。
京都材料研究所的动向,还是受到了国內外的关注。
菲尔兹奖得主,数学界的大佬,凭藉著“超导薄膜”再一次成为物理界的新星,许青舟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慕尼黑工大电化学教授直接在油管上发言:“我的天!他们想同时驯服鋰枝晶和穿梭效应?这就像试图用竹篮装住颶风!“
“继超对称函数理论过后,这位数学天才又给大家描述了一个虚无的目標。”也有数学界的学者在吐槽许青舟超对称函数理论。
“wow...又一个『顛覆性技术』ppt?让我想起theranos的滴血验癌。”
“理论上可行,但工程化难度堪比驯服撒哈拉沙尘暴。”
欧洲。
德国马普研究所。
电化学主任尼克·劳斯放下手中的报纸。
“老实说,我不太相信同一团队能解决两个物理机制迥异的问题。鋰枝晶是力学问题,需要高模量电解质,而穿梭效应是化学吸附问题,得靠mof限域...”
马普研究所有相同的项目,寻求鋰枝晶上面的突破,而据他所知,不少顶尖实验室也同样在下苦功夫研究这两个东西。
鋰枝晶和穿梭效应是硬骨头,甚至能说目前还没有看到彻底解决的可能性,可一旦成功,必定在人类歷史上留下浓墨淡彩的一笔。
但...还没有哪个机构像许青舟这样冒进,刚把团队拉起来就一头扎进去。
在他看来都算是孤注一掷。
一旦拿不出成果,这对於刚成立的研究所来讲打击无疑是巨大的,经济上,专利转化失败,破產风险极高,其次,这对於研究员的信心有影响。
“鬼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昨晚喝酒,弗莱克还在和我抱怨许青舟把超导薄膜行业搞得一团糟。”
“哈哈哈,如果我猜得不错,他那个项目是被取缔了是吧。”
“是的,更糟糕的消息是,他昨天告诉我,已经答应加入哈维教授的鋰枝晶实验组。”
“所以...他们又是对手?”
同事耸耸肩,喝了一口茶,开玩笑地说道:“我们组去年试过用仿生涂层抑制枝晶,
但硫正极的穿梭效应就像幽灵一样难缠。嗨,我在想,下次能源部的经费听证会上,我绝对会拿他们当案例,逼那群政客多拨点预算,穿梭效应...挺有趣的东西。”
尼克·劳斯摇头道:“或许,你晚了一步。”
“嗯?”
尼克·劳斯解释:“我刚才碰到了盖兰·杜兰特,他现在估计已经到霍克先生的办公室了。”
“他打算做穿梭效应的实验?”
同事证住,很快明白劳斯的意思。
尼克·劳斯笑著点头,抿了口咖啡:“伙计,別那么意外。杜兰特是电池方面的行家,和那位夏国的天才一样,钟情於鋰硫电池的研究。不,不仅仅是他们,米国人也在加大鋰硫电池的投入。”
“听说米国佬准备从设备入手给夏国施加压力?”
“是的。”
“恕我直言,这仅仅是徒劳罢了,还不如多拿点经费出来给科学家搞研究一一而不是给那些政客大选的时候在台上唱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