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如太古城、太古汇和太古里这些名头和场所,后世的国人不会陌生。
太古的产业在港城无疑可以称作一个集团,涉及航运、航空、房地产、制、金融、贸易和饮料装瓶等多重领域,而施怀雅家族在港的所有业务,全由一家公司持有——
太古洋行有限公司。
在港股的编号非常靠前。它便是李建昆复仇的目标!
他不会用非法手段对希伯来、包括很有可能参入其中的查理怎么样,一来这是种下乘手段,毁了敌人也会招来一身腥;二来,这不足以平息他的怒火。
他相信,当他推倒太古洋行时,有的是人乐意替他跟希伯来父子算账。
不过李建昆也明白,以太古洋行的体量,想在短时间内打败它,仅凭他现在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瞧的——除非给他时间慢慢筹划,但心中无法抑制的怒火,使得他不愿多等。
他需要盟友。
很强力的那种。
李建昆并不想将自己满腔的怒火,带到别人家中,所以他致电给董浩芸,约在中环的东方置地大厦见面。
静谧的茶室里,保镖和工作人员全部退避,红木大板的茶桌旁只坐着董浩芸和李建昆。
前者已得知前晚波佬道31号庄园发生的事,既震惊也愤怒,同时不忘对李建昆表示关怀——虽然之前在电话里表达过。
李建昆摆摆手示意自己无碍,没有太多寒暄,开门见山道明目的。
董浩芸先是眼前一亮——该说不说,他一直有这个心思:拿下四大洋行中的一家!
同为港城华资的顶级豪门的包家,前两年成功拿下九龙仓,怡和在港的最大资产便是“九龙仓”和“港城置地”,又以前者更优。等于说包家拿下了怡和的大半壁江山。
而另一个后起之秀的顶级豪门李家,也已购入和记黄埔。
董浩芸自认是和包玉钢平起平坐的存在,如此伟业没有他一份,甚至被小辈抢去风头,心头总归不是滋味。
只是转瞬,这位这一世逆天改命活到现在的老船王,又下意识皱起眉头,沉吟说:“对付太古,不好办呐!说实在话,四大洋行中余下的两个,会德丰更有希望。但太古又招惹到你,这事儿……”
李建昆对太古洋行虽然有些了解,但肯定不如这位在港城人脉势力盘根错节的老船王懂行,虚心请教起来。
“第一是资本雄厚。”
董浩芸竖起一根手指说:“太古具体有多少钱,没人晓得。你应该也知道,施怀雅家族从一百多前便开始发迹囤积财富,当年在内地搞航运时,连李鸿章的“轮船招商局”都招架不住,比他们更早进驻内地的怡和也被打得节节败退,那时这个家族便赚取了泼天财富。
“第二是经营状况。
“太古和其他三家洋行不同,49之后为了拿回内地产业,他们和内地多有交涉,似乎从中看出什么,对内地的发展充满信心,不管在世界范围内怎样投资,施怀雅家族的生意重心始终在港城,并且企图重返大陆,太古洋行的经营状况蛮不错。
“不像其他三家洋行,说到底包玉钢和李佳成能分别拿下‘九龙仓’和‘和记黄埔’,还是因为这两家洋行看衰港城和内地的发展,包括会德丰,都起了退出港城将资产转移回鹰国的心思。
“第三的政治人脉。
“施怀雅家族十分擅长结交人脉。从某种角度讲,他们有种大格局,经常会拿出一些利益分配出去。他们家的关系到底到了哪一步,我并不是很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很硬!”
关于施怀雅家擅于笼络人心这一点,李建昆也算有些了解。
比如后世人人骂却仍旧运营得活蹦乱跳的“国泰航空”,在80年代末,施怀雅家拿下“港城航空”一统港城的航空业后,太古进行了一手极骚的操作。
一口气拉拢了中信、中航和兴业三家华资国企入伙。
当然,只给他们股份和分红,不给管理权。
李建昆内心沉吟,既有钱,又有权,经营还良好,确实难啃。难怪前世80年代港城华资强势崛起,和记黄埔、怡和和会德丰相继失城,唯有太古存活下来,且越发壮大。
但是,即便它是一块陨铁,李建昆这回照样要下嘴!
眼下其实是个机会,金融风暴席卷,太古洋行所谓的运营良好只是相对而言,同时施怀雅家族从二战后卷土重来的时间尚短,用了许多年打基础。
现在如果不趁机推倒这头啃噬着国人的血肉发展起来的家族,将来更难有机会——他们会越来越有钱,越来越有势,思维愈发通透、拉拢到他们这架马车上的华资势力会越来越多。
“董老,我有个想法,还需要你帮忙组织……”
这样看来,只有董家不够。
他需要更多的强力盟友!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