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元年, 二月底的京城, 本应春意渐浓,却意外地迎来了一场春雪, 雪花轻盈地飘落, 给这座古老的城市披上了一层洁白的纱衣。 街道上,行人匆匆,踏着积雪, 留下一串串深浅不一的足迹, 空气中弥漫着冬日未散的寒意与节日后淡淡的余温交织的气息。 在一家位于京城繁华地段、古色古香的客栈内, 炉火正旺,驱散了室外的严寒。 两个青年男子围坐在窗边的小桌旁, 窗外雪花纷飞,室内却是暖意融融,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对新春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憧憬。 “李兄,你听说了吗? 皇帝陛下亲自督建的军官学校即将开启招生大门了!” 一位青年,身着青衫,眉宇间透露着几分英气, 兴奋地对着身旁的好友说道。 他名叫赵明,眼中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 “哦?确有此事?” 另一位青年,李慕白,身着儒衫,温文尔雅, 闻言眉头微挑,显然也被这个消息吸引了注意。 他轻轻抿了一口热茶,继续说道, “这军官学校,据说不仅教授武艺兵法, 还重视文治修养,若能入选, 确实是光宗耀祖之事。” “正是如此!” 赵明一拍桌子,声音中带着几分激动, “而且,招生年龄放宽至十五至二十岁, 你我二人正好符合。 若能成为天子门生,将来必能大展宏图, 为国效力!” 李慕白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微笑, 但眼中却闪过一丝犹豫: “话虽如此,但听闻入学需经过严格的面试与体检,非等闲之辈能轻易通过。 你我虽自幼习武读书, 却也未曾经历过如此正式的选拔。” “嘿,李兄,你何时变得如此畏首畏尾了?” 赵明远拍了拍李慕白的肩膀, 笑道, “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就算最后未能入选,至少我们努力过, 无愧于心!” 李慕白被赵明的话激励, 心中的犹豫瞬间烟消云散,他站起身, 目光坚定: “赵兄言之有理,那我们就去试试吧! 说不定,这军官学校就是我们实现抱负的舞台!” 两人相视一笑, 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决心。 窗外,雪花依旧飘落,但客栈内, 却因这两个青年的豪情壮志而显得格外温暖而充满希望。 国子监内, 古朴的监生宿舍静谧而庄重, 窗外偶尔传来几声鸟鸣, 与室内翻书页的细微声响交织在一起。 宋应昌,一位温文尔雅的书生, 正坐在案前,手捧《史记》, 眉头紧锁, 仿佛正与古人进行着跨越时空的对话。 他的眼神中既有对历史的沉思, 也闪烁着对现实世界的关切。 就在这时,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室内的宁静, 伴随着几声低语, 国子监的同学张凯风匆匆路过, 口中提及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听说了吗?皇帝的军官学校即将招生, 不论出身,只要有志于军事者皆可一试!” 宋应昌闻言,手中的书页微微一颤, 他抬头望向张凯风离去的背影, 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他放下书本,站起身,快步追上张凯风,轻声问道: “张兄,此言当真?那报名之处在何处?” 张凯风停下脚步,转头打量了宋应昌一番, 眼中闪过一丝戏谑: “宋兄,你向来醉心于诗书, 何时对军事起了兴趣?莫非也想弃笔从戎?” 宋应昌微微一笑,眼神坚定: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我虽为书生,亦有一颗报国之心。 况且,学问之道,本就无界, 军事亦是学问之一。” 张凯风闻言,嘴角勾起一抹讥讽: “宋兄,你可知那军官学校选拔严苛, 非但要有学识,更需体魄强健。 你这般文弱书生,怕是连门槛都摸不到, 还是安心准备科举,争取金榜题名吧。” 宋应昌脸色微变,但随即恢复平静,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 “张兄此言差矣,未试怎知不可? 我虽不才,却也愿为国家尽一份绵薄之力。 至于报名之处,还望张兄告知。” 张凯风见宋应昌态度坚决, 不由得收起戏谑之色,正色道: “报名地点设在京城郊区, 需携带身份证明及推荐信。 宋兄若真有此意, 我倒是可以帮你写一封推荐信,但能否入选, 还需看你自己的本事。” 宋应昌闻言,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他拱手作揖:“多谢张兄相助, 此恩铭记于心。我定当全力以赴,不负所望。”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一刻,宋应昌仿佛已经踏上了前往军官学校的征途, 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决心。 京城的春日午后,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 洒在俞大猷府邸的练武场上,一片金辉灿烂。 俞大猷,这位身经百战的抗倭名将, 正与他的儿子俞咨皋(年仅十八岁,英姿勃发)对练剑法,剑光如织,寒芒闪烁。 然而,俞大猷敏锐地察觉到, 儿子今日的剑招虽依旧凌厉, 但眼神中却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游离。 几番交锋后,俞大猷故意卖了个破绽, 俞咨皋虽及时收势,但已显露出心不在焉。 收剑入鞘,俞大猷擦去额头的微汗, 目光温和却带着几分严厉地望向儿子: “咨皋,今日练剑, 你似乎心不在焉,可是有何心事?” 俞咨皋闻言,手中的剑微微一颤, 随即恢复镇定,但眼神中的犹豫却难以掩饰。 他低头沉默片刻, 似是在做着什么重要的决定。 俞大猷见状,也不催促,只是静静地等待着。 终于,俞咨皋抬头,目光坚定地望着父亲: “父亲,孩儿确有一事相求。 我……我想去报名参加那新设的军官大学。” 此言一出, 俞大猷先是一愣,随即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他深知儿子对武艺的热爱与对国家的忠诚, 却也未曾料到他会提及此事。 他拍了拍俞咨皋的肩膀,笑声爽朗: “哈哈,好小子,有志气! 我俞家儿郎,自当以保家卫国为己任。 我支持你!” 然而,话锋一转, 俞大猷的眼神变得严肃起来: “但是,咨皋,你要记住, 你代表的是俞家的荣耀。 进了那军官大学,不仅要刻苦学习, 更要严于律己,不可有丝毫懈怠。 绝不能丢了我们俞家的脸面!” 俞咨皋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同时也感受到了肩上的重担。 他郑重地点了点头, 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坚定: “父亲放心,孩儿定当不负所望, 努力学习,勤奋练习, 为俞家争光,更为国家效力!” 父子俩相视一笑,这一刻,无需多言, 彼此间的默契与信任已胜过千言万语。 练武场上,春风拂面, 似乎也在为这对父子加油鼓劲, 预示着一段新的征程即将开启。喜欢重生万历:打造最强大明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万历:打造最强大明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