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 冷口关, 静谧而寒冷, 只有巡逻的士兵脚步声和偶尔传来的寒风呼啸声打破了这份寂静。 几个守城的士兵围坐在火堆旁,手中紧握着装满烈酒的皮囊。 “吗的,这天气真冷,来,兄弟们,喝一口暖暖身子。” 为首的士兵张虎将皮囊递给身旁的李四。 李四接过皮囊,仰头灌下一大口,烈酒入喉,一股暖流瞬间传遍全身, 他舒服地呼出一口气: “真是好酒,张哥,你也来一口。” 张虎笑着摇摇头:“我守夜,你们喝吧。” 他望向远处漆黑的夜空,眉头微皱,总感觉有些不对劲。 就在这时,一名叫王五的士兵突然站起来,捂着肚子: “哎呀,不行了,我得去城墙边解个手。” “小心点,别给风吹跑了。”李顺打趣道。 王五笑着摆摆手,向城墙边走去。 刚走到城墙边,他突然停下脚步,揉了揉眼睛,只见远方隐约出现了一片移动的夜光。 他心中一惊,仔细一看,那竟是一队骑兵! “敌袭!敌袭!”王五大喊起来, 声音在寒风中回荡。 张虎和李顺听到喊声,立即警觉起来。 张虎抓起旁边的弓箭,大喊:“快,备战!” 然而,一切都太迟了。 王五的喊声还未落下,一支冷箭便划破夜空,精准地射穿了他的喉咙。 他瞪大眼睛,倒在了血泊中。 “王五!”张虎和李顺悲痛地大喊,但此时已容不得他们悲伤。 蒙古骑兵已经近在咫尺,箭矢如雨点般飞来。 “搭弓射箭!别让他们靠近城墙!” 张虎大声指挥着,他的声音在寒风中显得异常坚定。 士兵们纷纷搭起弓箭,向远处的蒙古骑兵射去。 一时间,箭矢与箭矢在空中碰撞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在演奏一首悲壮的交响曲。 “娘的,这些蒙古人怎么突然来袭?”李顺一边射箭一边骂道。 “不知道,但我们必须守住这里!” 张虎大声回应道。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决绝。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 蒙古骑兵见无法攻破冷口关, 便渐渐退去。 士兵们松了一口气, 但心中的紧张感却并未消散。 “立刻将边境急报送往京城!”张虎下令道。 他知道,这次事件必须引起朝廷的重视,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随着边境急报的送出, 冷口关再次陷入了寂静之中 然而,这场战斗只是开始, 随后的日子里, 蓟州镇的其他关口也接连遭到了蒙古小股兵力的袭击。 虽然每次都被成功打退,但守城士兵们深知, 这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寒冬的清晨, 北京城笼罩在一片银装素裹之中。 皇宫深处, 暖炉跳跃着微弱的火光, 映照出我疲惫而坚定的面容。 我刚刚起床,揉了揉惺忪的睡眼, 眉头紧锁,仿佛被无形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 “我这皇帝当得,真可谓是‘高危职业’啊。” 我喃喃自语道,声音中透露出几分无奈和感慨。 起床开启了苦逼打工皇帝的一天, 想起明成祖朱棣迁都北平的壮举, 以及那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誓言, 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从此以后, 明朝的历代皇帝便不得不直接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 蒙古铁骑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 时刻威胁着京师的安全。 突然,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宫殿的宁静。 一名太监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手中捧着一份边关急报,脸色苍白: “皇上,边境急报!漠北蒙古蠢蠢欲动,与蓟州镇守军互有摩擦!” 我闻言,脸色一变, 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尼玛,真是说什么来什么, 我这嘴是开过光吗? 不过我深知蓟州镇的重要性, 一旦失守,北京城将岌岌可危。 于是立即召见兵部尚书谭纶, 商讨对策。 谭纶接到召见后, 不敢有丝毫怠慢,迅速赶到御书房。 不久后, 只见一位身材高大, 皮肤因长期在户外奔波而略显粗糙黝黑的汉子, 迈着步伐稳健来到殿内。 他立马行礼问安: “皇上万岁,万万岁!臣谭纶参见皇上。” 我摆了摆手,示意谭纶免礼。 我紧盯着谭纶,沉声问道: “谭爱卿,边境情况如何? 漠北蒙古的动静,你可曾了解?” 谭纶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开始详细禀报边境情况: “回皇上,漠北蒙古最近确实有所动作。 他们频繁派遣斥候侦察我边关防务, 并与蓟州镇守军发生小规模冲突。 目前双方还处于对峙状态,但形势十分紧张。”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紧锁眉头,心中焦急不已。 深知九边重镇的重要性,这是明朝北方防御的基石。 我沉吟片刻,问道: “谭爱卿,九边重镇的防御如何? 能否抵御蒙古的进攻?” 谭纶站起身,指着墙上的地图详细解说: “陛下请看, 九边重镇自东向西分别是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偏头关(山西镇或三关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和甘肃镇。 这些重镇构成了明朝北方防御蒙古等游牧民族的重要屏障。” 我听着谭纶的解说, 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紧迫感。 深知北方蒙古诸部的威胁不容忽视。 问道:“那么,现在北方的主要威胁是什么?” 谭纶深吸一口气,拱手道: “陛下,北边的情况不容乐观。 我们虽设立了九边重镇防御体系,但蒙古等敌对势力依旧虎视眈眈。 尤其是辽东、蓟州、宣府等地,更是压力重重。” 我眉头紧锁,叹道: “朕自登基以来, 无一日不为此忧心。 成祖皇帝迁都北平, 留下‘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遗训, 朕岂能辜负?” 谭纶点头称是,又道: “陛下,九边重镇各有特点, 如辽东镇抵御女真,蓟州镇则直接拱卫京师。 然而,最近女真各部逐渐强盛,西北的关西七卫也时有不稳,这都是我们需要警惕的。” 我听后,脸色愈发凝重,沉吟道: “女真之事,朕已有所耳闻。 那关西七卫呢?他们可有何异动?” 谭纶摇头道: “关西七卫虽名义上归附我朝, 但实则各自为政,时有劫掠行为发生。 加之战乱不断,各卫势力被削弱, 我朝在西北的统治难度增加。” 谭纶看我沉默不语, 继续补充道: “陛下,北方的主要威胁来自蒙古诸部。 其中,漠南蒙古的土默特部实力最强,他们与我朝有着复杂的关系; 漠北蒙古的喀尔喀部则分布在戈壁以北地区,他们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 而漠西蒙古的和硕特部、准噶尔部等则逐渐崛起,成为西域的主要势力。” 我闻言,怒道:“这些蛮夷,真是狼子野心!” “谭卿有何良策?” 谭纶沉思片刻后回答: “陛下, 臣认为我们应该加强蓟州镇的防御力量, 同时派遣使者前往漠北蒙古进行谈判, 争取和平解决争端。” “谈判?”我冷笑一声, “那些蒙古人野心勃勃,怎么可能轻易放弃? 而且即使谈判成功,也只是暂时的安宁。 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谭纶被我的话惊得满头大汗, 他知道皇帝的决定已经不可更改。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继续道: “陛下英明。 那么臣建议立刻调集京畿附近的军队增援蓟州镇,并加强边境的巡逻和警戒。 同时,派人前往漠北蒙古, 探明其真实意图,务必做到知己知彼。” 我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这次北方边患非同小可,必须谨慎应对。 我吩咐谭纶立即着手准备, 同时自己也开始思考如何应对这场危机。 谭纶领旨而去, 我则站在窗前, 眺望着远方皑皑白雪覆盖的京城, 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 这次北方边患将是对我作为皇帝的一次严峻考验。 不管任何战争, 所有战场的信息及时掌握才是最重要的,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随即我下旨让锦衣卫加大对漠北蒙古的情报收集,及时报告。 再说朕的三大营的估计都饥渴难耐了,我不介意让他们感受下三大营的战斗力。 我的心中不禁有了些许期待.....喜欢重生万历:打造最强大明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万历:打造最强大明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