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兵仗局锄奸(1 / 1)

史书记载: 隆庆年间, 工匠的待遇包括月粮和工资, 兵仗局的工匠作为朝廷的工匠, 通常会按月领取月粮。 具体的月粮数额可能因工匠的技能水平、工种以及朝廷的政策而有所不同。 然而,在明朝,工匠的月粮通常是以粮食(如大米)的形式发放的,并可能辅以盐、棉花等生活必需品。 工资来说,技术工匠的日薪在0.05两(也是一天人民币50块钱)左右, 每月可买大米一石五斗到三石多,也就是说一个月1500块钱都不到, 虽然包吃包住,但是确实很低! 比后世打螺丝的工人工资可低多了啊! 难怪这群工匠要讨薪, 看来是真活不下去了。 就在众人纷纷叫喊着, 要求发放拖欠已久的薪水之际。 这时, 一位身着华丽官服却身形肥胖的掌司太监走上前来, 试图驱散他们。 他大声喝道: “你们这些匠人, 不要在这里无理取闹! 该发银子的时候自然会发!” 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匠户,张铁生,立刻反驳道: “就是你这个蔡掌司, 贪污了我们的血汗钱! 我们辛辛苦苦劳作, 却连养家糊口的钱都拿不到!” 其他匠人也纷纷附和, 指责蔡让的贪污行为。 蔡让脸色一沉,怒斥道: “你这个老东西,胡说八道! 我何时贪污过你们的钱?你这是污蔑!” 说完,他指使身边的监工上前要打张铁生。 我见状, 心中大怒, 示意小三子去阻止。 小三子连忙上前, 却被掌司太监一把推开, 还嚣张地说: “连你这个小太监也敢来管我的事? 真是找死!” 他仗着自己是冯保的亲信, 连小三子这个皇帝贴身太监都不放在眼里, 竟还要动手打他。 这时,高杰挺身而出,一把抓住掌司太监的手腕,冷声道: “在皇上面前,你还敢如此嚣张?” 蔡让这才看到皇帝一行人, 脸色顿时变得惨白。 我走上前来,冷声问道: “蔡让,这些匠人说的可是真的?” 蔡让连忙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 “皇上明鉴,老奴冤枉啊! 这些匠人血口喷人,想要诬陷老奴!” 我又问张铁生: “你有何证据?”张铁生深吸一口气,道: “我们匠户生活艰辛, 每日劳作时间又长, 却还要受这些当官的欺压, 我亲眼看到他们把贪污的钱藏到后院的枯井里。” 我眉头一皱,示意高杰去后院查看。 不久,高杰带着一箱银两来到皇帝身边,箱子上还沾着泥土和青苔。 我脸色一沉,厉声问道: “蔡让,你还有什么话说?” 掌司太监蔡让此时已经吓得魂飞魄散,但仍试图狡辩: “这……这银两不是我的……” 我怒喝道: “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想抵赖? 来人,把他拿下押入大牢!” 随着我一声令下,锦衣卫迅速上前将蔡让拿下。 匠人们见状,纷纷欢呼起来。 此时,一位体态丰腴、面色红润的太监匆匆赶来, 正是兵仗局的掌印太监王蓁。 他年约四十五岁, 尽管身为太监,但保养得宜, 面容圆润,眼中透露出几分精明与干练。 他的衣袍华丽, 金丝绣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显露出他身为陈太后亲信的尊贵地位。 王蓁一到场, 便看到皇帝正在处理匠户讨薪一事, 他心中一惊,但立刻恢复镇定。 深知自己作为掌印太监,治下出现贪污之事难辞其咎。 然而,他也明白皇帝此刻需要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追究责任。 我见到王蓁,面色严肃地说道: “王掌印,你治下出了这等事情, 朕不能不罚。 朕扣罚你一年的俸禄,你可有异议?” 王蓁虽然心中不满, 但深知此时不是争辩的时候, 便恭敬地答道:“臣领旨,谢皇上宽宏大量。” 我点了点头,又对王蓁说道: “这些赃银子,你立即发给这些欠薪的匠户。” 王蓁连忙应允,心中却暗道: “这陛下的御下之术是越发高明了,一箭双雕,既敲打了自己,又安抚了匠户。不得了啊!” 匠户们听到我的决定,纷纷欢呼雀跃,纷纷上前叩谢皇恩。 我微笑着挥手示意他们退下,随后对王蓁道: “王蓁,你需自查兵仗局,确保今后不再发生贪污之事。 若有再犯,朕定严惩不贷!” 王蓁心中一凛,知道皇帝这是下了最后通牒。 他连忙应道: “皇上放心,老奴一定严加管理,绝不让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这次敲打虽然严厉了些,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也是为了整个朝廷的清明和稳定。 而王蓁也明白, 自己需要更加谨慎行事,以免再次触怒皇帝。 随着王蓁的保证,我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在王蓁的陪同下,进入了兵仗局内部。 厚重的铁门在侍卫的推动下缓缓开启,一股铁与火交织的气息扑面而来。 环顾四周, 只见工匠们忙碌地穿梭在各式机器之间, 锻造声、打磨声此起彼伏, 构成了一幅繁忙的景象。 “王蓁,你且为朕介绍一番兵仗局目前的情况。”我沉声说道。 王蓁恭敬地应答: “遵旨。 兵仗局乃我朝重要官署, 负责制造各类军用器械及宫中所需铁器。 目前,我局设有掌印太监一员,提督军器库太监一员, 以及其他管理、佥书、掌司、监工等人员,足以支撑起日常制造活动的运行。” “火器生产如何?”我追问。 “回皇上,火器生产规模正在上升。 除了原有的军器局、兵仗局外, 我朝还开设了盔甲厂和王恭厂两个新的生产机构。 目前,军器局和兵仗局的工匠加起来有一千五百余名, 他们日夜辛劳,为朝廷制造各类兵器。”王蓁详细介绍道。 “产量如何?”皇帝继续问道。 “回皇上,一个月产能刀剑、枪矛各一万把, 弓箭三万支,火铳两千把,火炮三十门。 此外,盔甲、王恭二厂每年至少要生产连珠炮铅弹二十万个, 夹靶枪铅弹二十万个,火药数十万斤。”王蓁如实回答。 我听后,微微颔首,但目光中却闪过一丝忧虑。 环顾四周,发现制造设备和技术都显得有些落后,不禁皱起了眉头。 “王蓁,朕观这制造设备和技术都颇为陈旧,何以如此?”我问道。 王蓁面露难色,道: “皇上明鉴,我朝虽重视火器发展, 但技术更新缓慢,且缺乏专业人才。 臣等虽尽力而为,但效果有限。” 我听后,心中更加忧虑。 深知火器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性,若技术落后,将大大影响朝廷的军事实力。 突然,我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名字——赵士桢。 这位前世历史上有名的科技人才, 曾在火器制造上取得过卓越成就, 这个时候他应该还在京城读书。 我心中一动,立即对身边的小三子说道: “速去国子监找一个名字叫赵士桢的人,朕有要事相商。” 小三子领命而去, 我则继续参观生产车间, 心中却在思考如何引进更多科技人才,提升朝廷的军事实力。喜欢重生万历:打造最强大明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万历:打造最强大明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无敌家主:本家主有亿点点强 跨时空的墨香:秘境之旅 我愿凌虚 三国之寰宇天下 剑仙张三 穿越的我,靠开盲盒踏上巅峰 被赶出宗门的我反手加入合欢宗 庄子传奇 开局融合李存孝,从攻略皇后开始 高武:锦衣卫杀星,皇帝求我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