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练练拳,种种菜(1 / 1)

清晨,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 洒在空旷的练武场上。 我与戚继光并肩而立,开始了日常的练功练拳。 虽然贵为九五之尊, 但我在这件事情上却表现得异常专注和投入。 戚继光看着我的动作,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陛下真是练武天才,悟性极高。 看这拳法,若非长期锻炼,绝难达到如此境界。” 我微微一笑,心中暗自得意。 这并非完全归功于自己的天赋,前世的健身习惯也功不可没。 但此刻,我更想与戚继光探讨当前的军事情形。 “戚将军, 关于目前三大营的整治情况, 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我停下脚步,转向戚继光。 戚继光点点头,沉声道: “陛下,臣已经按照戚家军的招兵练兵方法,淘汰了一批混吃等死的人。 现在招收的都是穷苦、家世清白、吃苦耐劳的平民。 为了激发他们的士气, 臣还提高了他们的待遇。 普通军士每人一月有2两银子, 骑兵则翻倍,每人4两。” 我听后,眉头微皱: “这些钱够吗? 他们的生活能过得去吗?” 戚继光解释道: “陛下, 现在一两银子可以买到约100斤的白米。 普通军士每月2两,就是200斤白米。一家五口(两个成年人,三个小孩), 假设每个成年人每月消耗30斤粮食,儿童按成年人的一半来计算,即每月15斤。 这样算来,一个月也才消耗105斤粮食。 剩下的钱,他们还可以买些肉来改善伙食。” 我听后,心中松了口气: “原来如此, 难怪有那么多人报名参军。 那么,三大营现在的情况如何?” 戚继光回答道: “目前五军营已有5万人, 三千营1万人,神机营5千人, 均已招收满额。” 我听后,不禁感叹: “军队果然很烧钱啊。 加上装备的费用, 这点军队一年就要花费100多万两银子。 看来朕得继续想办法搞钱了。” “目前训练情况如何”我一边打拳一边问道。 戚继光神情自豪地说 “陛下,目前军队已经训练一月有余。” 戚继光开始述说, “臣依照《练兵实纪》进行练兵, 这部书是臣在蓟镇练兵时亲自撰写, 包含正集九卷和附杂集六卷, 内容详尽而全面。” 我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好奇地问道: “《练兵实纪》? 这书朕也有所耳闻,它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 戚继光解释道: “此书内容广泛,从兵员选拔、部伍编制,到旗帜金鼓、武器装备,再到将帅修养、军礼军法, 乃至车步骑兵的编成保结及其同训练等方面,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我听后点头称赞: “如此详尽的练兵之书,朕甚是欣慰。 看来你对军队的训练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戚继光谦虚地回应: “臣只是尽职尽责,为国家培养一支精锐之师。” 我站起身,脸上露出期待之色: “既然军队已经训练一月有余,朕倒是有兴趣去检阅一下他们的成果。” 戚继光听后心中一喜,连忙道: “臣愿为陛下安排检阅事宜,让陛下亲眼目睹将士们的风采。” 我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 这次检阅不仅是对军队的一次检验,更是对戚继光工作的肯定。 随后我继续投入到接下来的练习中....... 午后,御书房 我坐在书桌前,翻阅着奏折,不时地皱起眉头。 这时,张居正缓步而入,向我行礼后, 我看向他,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放下手中的奏折,微微笑道: “张先生, 朕想了解一下目前考成法的实行情况。” 张居正神色庄重,回答道: “陛下,目前考成法的实行总体情况良好。 我们初期处置了一批不作为、懒政的贪官污吏, 通过警告、将表现写入升职考评、降级、当场免职等手段, 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 现在至少内阁与各部门、给事科的沟通效率有了显着提升, 改革的第一步已经初步取得了成效。” 我听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赞许道: “张先生,你做得很好。 这考成法的实施,对于提高朝廷的行政效率、整顿官场风气, 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朕希望你能继续推进, 慢慢将这一改革措施推广到京城各县区,乃至全国。” 张居正深深一躬,恭敬地回答道:“臣领旨。 臣将竭尽全力,确保考成法的顺利推进,为朝廷、为陛下分忧。” 我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他鼓励道: “很好,张先生。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朕相信你有这个能力。 继续推进改革, 让大明的政务更加清明、高效。 朕期待着看到更多的成果。” 张居正领命,心中对未来充满了决心和信心。 傍晚时分, 皇宫内的一处小花园被夕阳染成了金黄色。 我,身为一国之君,却在这个时刻选择了这片宁静之地,蹲在地上,仔细地观察着手中种植的幼苗。 这些幼苗是刚刚种下的,代表着新的生命和希望。 “小三子,快点去打水来。” 我头也不回地吩咐道。 声音里透露出对这片小园子的热爱和对种植的兴趣。 “是,陛下。” 小三子应了一声,转身跑开去取水。 我看着他的背影, 心中暗自思量:这花园虽小,却是我心中的一片净土。 在这里, 我可以暂时忘却朝政的烦忧,享受片刻的宁静。 不一会儿,小三子提着满满一桶水回来,小心翼翼地浇灌着这些幼苗。 我则蹲在一旁,指着这些幼苗对他说:“你看,这是玉米,原产于美洲的墨西哥、秘鲁“ “陛下,美洲是哪里?”小三子不解的问道 “美洲嘛,算了,说了你也不懂” 小三子见我指向一作物,立马叫道: “这个我知道,这是甘薯, 我听皇庄的佃农说是福建那个叫什么陈振龙从吕宋岛引进的。” “不错,总算说对了” 我眼里略过一丝笑意。 继续说道: 这是花生和辣椒,都是从外国番邦传入的作物。 如今它们在我们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真是神奇啊。” 小三子一边浇水,一边好奇地问: “陛下, 您怎么知道这么多关于这些作物的知识呢?” 我笑了笑,说: “这些都是我从书中读来的, 平时我不是叫你多读书吗,不学无术” 小三子无辜说道: “陛下懂了就好了, 我还是做个小跟班就好了,嘿嘿”。 小三子继续问道: “陛下, 那我们为什么要种这些作物呢?” 我沉思片刻,回答道: “因为我们需要这些作物来丰富我们的粮食来源, 提高我们的农业产量。 特别是甘薯, 它在旱涝灾害频发的年份,能够成为救荒解饥的重要食物。“ “哦.....”小三子听后一脸似懂非懂。 说到这里,我话锋一转,想起了土豆: “不过, 这片园子里还少了一样重要的作物——土豆。 小三子,你知道土豆吗?” 小三子摇了摇头,说: “奴才愚钝,未曾听说过。” 我点了点头,说: “土豆是一种高产的作物,对于解决粮食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你刚才说的陈振龙,不是去过外国番邦吗,一定能帮我们买到土豆的种子。” 小三子听后,连忙应承下来: “是,陛下。奴才这就去办。” 我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期待, 民以食为天,明朝这个时候就属于小冰河时期, 这个时期低温气候对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而且还伴随着干旱, 这也直接影响了农作物的灌溉和生长。 所以种植更耐寒或耐旱的作物就很重要, 特别是番薯和土豆,既高产又适合在恶劣的条件播种。 还好现在还有时间, 等陈振龙这个农业人才(历史上被称为中国甘薯之父)来了, 凭借他丰富的农业知识和经验, 一定能推广好这些作物,让大明所有老百姓都吃上饱饭。 数日后,皇宫的书房内, 我正埋头于奏折之中。 海瑞急匆匆地闯入,面色凝重。 “陛下,顺天府尹黄毅和转运盐使孙龙,二人畏罪自杀,此案如今只能草草结案。”海瑞沉声道。 我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 “畏罪自杀?如此轻易就了结了吗?” 海瑞摇头道: “陛下,臣觉得此事蹊跷,背后必有隐情。 二人身为朝廷重臣,怎会轻易选择自杀? 臣请陛下允许臣继续深入调查。” 我放下奏折,眉头紧锁: “朕也觉得此事不简单。 海瑞,朕命你继续追查此事,务必查出真相。” 海瑞闻言,心中一喜,拱手道: “臣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 我们两人目光交汇,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坚定与决心。 书房内,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而严肃,一场关于真相的较量即将展开。喜欢重生万历:打造最强大明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万历:打造最强大明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无敌家主:本家主有亿点点强 跨时空的墨香:秘境之旅 我愿凌虚 三国之寰宇天下 剑仙张三 穿越的我,靠开盲盒踏上巅峰 被赶出宗门的我反手加入合欢宗 庄子传奇 开局融合李存孝,从攻略皇后开始 高武:锦衣卫杀星,皇帝求我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