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舟将妻儿托付给阮家照顾,任怨任劳地护送符今翊前往肃州。 他不敢急着赶路,符今翊的身体根本受不了,马车慢悠悠,符今翊像从笼子里跑出来的鸟儿,看什么都是新鲜的。 长福和长寿管不住他,还给符今翊买来各种各样的糖果。 这种情况直到有一天符今翊牙疼得直打滚才终于消停了。 周舟心累。 给这位帝王配了治牙疼的药,顺便劝诫一句。 “摄政王肯定已经猜到你的病没有那么重,你再这么胡作非为,到了肃州真的生病,我觉得你可能要吃苦头。” 符今渊给这个弟弟的苦头,周舟是见识过的。 符今翊顿时脸色一白,“你信中偷偷告密了?” 周舟:“如果王爷真的信了你命不久矣,那就不会让你千里迢迢去肃州,而是亲自到王都城找你了。” “公子,你还是老实些,好好养病,到了肃州,王爷见你脸色红润,说不定会更高兴。” 符今翊揉了揉脸蛋,“那我努力长胖点。” 周舟微笑,“今晚还要施针。” “……”他最讨厌就是针了。 “你不想知道王都城如今是什么情况吗?”他们离开半个月了,符今翊完全不打听他离开之后,会引起朝堂怎样的震荡。 “不听,不管,惜命。”符今翊捂着脸颊,看着热乎乎的牛肉饼流口水。 “牛肉是发物,吃了牙更疼。”周舟提醒他。 符今翊:“……” 他有点怀疑周舟是故意的。 又过了半个月,他们的马车到了盐湖城。 符今翊非要亲自来一趟。 沈岁安让人在盐湖城修建了一座道观,每天都会有道士为那些被害死得幼童女子诵经。 他要来这里看看。 如果他身体再好一点,再厉害一点,早点发现西北私盐的问题,那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被害死了。 符今翊愧疚自责。 “陛下,不能怪您,他们几年前就开始作恶。”周舟望着跪在蒲团上的符今翊,他的眼尾红得有些刺眼。 自有罪有应得的人承受因果。 “疏忽就是疏忽,几年前我已经是太子,我却什么都做不了。”符今翊叹息一声。 祭拜过后,他给道观捐了香火。 “舅舅说得对,不能出现第二个盐湖城了。” 周舟心中叹息,符今翊其实是个心思很通透的人。 “好了,我们去肃州吧。”符今翊说。 …… 皇上留书出走,下旨由太后代为监国。 虽然没有明明白白说要退位,但意思已经差不多了。 朝中文武百官想到最近所发生的事,很难不往别的地方去猜想。 皇上与太后母子较量,难道皇上退缩了? 该不会以后这朝堂有一半的地方要让给太后那些女官吧? 那可不行。 “就算皇上不想当这个帝皇,不是还有摄政王么?” 也有官员希望摄政王能够回来。 拥戴摄政王登基,怎么都比太后监国更为名正言顺吧。 几位内阁大臣神情镇定,他们比朝中其他官员更早知道皇上离宫出走。 从一开始的震惊到接受,也经历了几天时间。 还能怎么办?让人去追过找过,完全没找到皇上的踪迹。 他们让人去肃州求助了,肃州还没消息回来。 朝堂上还有官员在小声议论。 “太后曾与先帝共同临朝,她如今代为监国,也并无不妥。” “怎么还没听到净鞭的声音,太后是不来早朝了?” 众人议论着,目光纷纷看向站在百官之首的阮星临。 阮星临闭眸养神,一副高高挂起的模样。 该说的都说了,太后要是不想来,难道他还能去押着她过来。 “阮大人,要不您去瞧瞧,太后是怎么回事?”定国公小声说。 “不去。”阮星临面无表情。 时间一点点过去。 阮太后并没有出现在早朝。 一直到早朝的时间过去,苏公公才满头大汗急忙赶来。 “太后有旨,今日早朝取消,改为明日。” “传内阁大臣觐见。” 阮星临缓缓地睁开眼睛,眸中沉静无波。 “阮丞相,几位大人,请。”苏公公小心翼翼地做了个请的姿势。 “既然太后有请,那我们就去吧。”蔡大人笑呵呵地说。 阮太后并不是想要装腔作势惺惺作态,故作为难推脱监国的责任。 早在几年前,她就想过如果先帝不仁不义,翊儿真的有意外,她不会把南朝拱手让给柳贵妃母子。 廖莹莹和易澜心的所作所为,伤了他们的母子情。 阮太后想过处死她们以儆效尤,却又一时心软了。 她曾经的野心滋养出易澜心的野心。 女帝与女丞相,是她们曾期待过的未来。 阿渊回来之后,她已经改变想法,更别说翊儿的身体已经大好。 可她疏忽了,她的改变,并不能让易澜心也跟着改变。 阮太后在养心殿召见了内阁大臣。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皇上是去了肃州,诸位大人可放心,皇上不会有危险。”她先说了符今翊的去向。 几位大臣松口气。 “皇上心疾尚未痊愈,不能劳累,哀家代为监国,诸位可有意见?” 阮太后目光肃穆威严地扫视所有人一眼。 莫名地让人感到有股威压震慑下来。 方大人斟酌了片刻,“太后娘娘,那皇上何时回来?” 阮太后:“哀家也不知皇上归期。” “总不能皇上在肃州养病,这朝政就荒废了。” 阮丞相拱手,“臣等定辅佐太后管理朝政。” 连阮丞相都这么说了,其他人又能怎么办? 都说皇上是去养病,难不成去肃州把皇上给带回来吗? “哀家要挑选一支女兵作为禁卫军,大约一千余人,其他女兵编入去他军营中。” “虽然已经取缔女官官职,但女子同样可以成才,哀家想要开恩科,允女子可参加科举。” “!” 这句话把几位大臣都惊住了。 南朝的政治中心几乎是被世族把持垄断,先帝几次提出要开恩科推行科举考试,都没能真正实行。 之前是进行过一次选拔,最终也挑出几个可用的寒门子弟,但他们出仕之后也很快泯然于众。 太后以前对科举的态度虽然没抗议,但也没赞同。 为什么突然要推行科举? “太后,此事仍需从长计议。”蔡大人立刻说。 阮太后:“那你们去议,明日早朝定夺。”喜欢重生了,那就嫁强大又短命的丈夫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了,那就嫁强大又短命的丈夫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