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没有人说武则天这样做没有什么,但是现在有了大明和大秦做参考对象后,大家观念都变了。 看事情不再是原来的家天下,而是以天下全民的好处为思考。 现在全民福利才是一个帝国是否强大的评判基础。 大明就是世人拿来考核其他帝国的主要对象。 赢政都搞得有点郁闷,“就不能慢点,朕已经在做了。” “哎,做个皇帝也不容易。” 不过看到大周女帝被臣子和百姓挤兑的不堪样子,赢政心情就变得好了起来。 武则天却在宫里大发雷霆,“朕已经做得够好了,怎么百姓和臣子的要求愈发得寸进尺?” “把朕当提款机了。” “既然你们这般得寸进尺,也行,那朕就放权给你们,由你们去做。” “没有做好,就别怪朕拿你们杀了祭旗,以解百姓之困。” 臣子敢把黑锅甩给她,同样她也可以的。 直接让大周百姓监督臣子的作为,如果臣子的作为与自己颁布的旨意不符。 便允许百姓罢免官吏,乃至审判。 武则天这道旨意公布之后,所有文武百官都惊呆了。 “这娘儿们怎么敢………” “是啊,没有想到这贱人真的舍得放弃大周,那我们 ……” 武则天看到文武百官震惊和不敢置信的样子,她脸上便露出了一丝冷笑。 “别大周看得那么重,反正这国运已经足够朕破境武神。” “大周能不能延续,朕无所谓。” “朕不在意,在意的就是你们。” 袁天罡和上官婉儿没有想到武则天竟然学会掀桌子,直接不玩了。 交给天下百姓对官吏进行审判。 这是放权给百姓和官吏,有没有本事已经不是女帝说了算,而是百姓和官吏自己去评判。 朱由校看到大周的情报后,脸上露出了一丝不屑。 “这些臣子啊,就是心里没有点逼数。” “与宗门合作,准备把甩锅女帝。” “他们过于自负,真以为大周离开他们, 一个帝国就不能运转了?” 诸葛卧龙道:“以前臣还有点瞧不起这位女帝,现在才知道,这位女帝也是个狠人。” 袁可立不屑道:“女帝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国运,其余的利益女帝直接舍去。” “这是文武百官和宗门对女帝判断错了。” “以为女帝很在意国祚,殊不知人家要的就是一个武神而已。” “女帝建立大周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何苦与这些人妥协?” 大秦和大周都出问题了,唯有大明国泰民安。 大明就是个局外之国,所有人都在一旁当吃瓜群众,对两国的事儿评头论足。 海瑞道:“大周覆灭已经是时间问题,想来女帝没有去妖魔界立国的想法。” 大明的人哪里知道,女帝可是有想法的。 就是大周要灭了,她可以把大周当做嫁妆,直接做明皇的媳妇。 这也是女帝敢这样做的原因。 一旦大周国祚不稳,她便果断把大周打包送人。 便是朱由校都没有想到女帝有这样的心思。 如果女帝真的舍得把大周当嫁妆,只怕大明所有百姓都要拍手欢迎。 大明宫里无非添双筷子,便平白无故地得到一个巨大的州。 大周的国土面积是大明原来的几十倍。 对大明而言,能不用武力统一,这是天大的好事。 何况女帝也国色天香,难得一见的大美女。 陛下赚大了。 “还是我大明的陛下厉害,随便出手就让九州所有帝国都跪了。” “是啊,大秦和大周都有点乱。” “九州的武者更是心向大明,恨不得大明现在就灭了大秦和大周。” “你们不知道的还有多得很,大周女帝现在都被文武百官快要逼疯了。” “这女人直接掀桌子不干,让百姓监督自己的父母官。” “甩锅不成反被打!” “这些官啊,也只有大明的才是合格的。” “其他国家的官都没几个是好东西。” “我大明是因为有圣明君主在,我大明的官敢乱来么?” “这是皇帝不给力。” “才会让臣子倒反天罡。” 对于文武百官甩天子,在大明这里就是大逆不道。 以前大明也出现过类似情况,都被当今天子干脆利落地全杀了。 这才有现在的盛世大明。 换作天子继位初期,大明是什么日子,现在是什么日子。 大部分百姓都比谁清楚。 “我大明统一九州,乃是大势所趋。” “不是其他帝国所能抗衡的天道大势。” 在大明百姓看来,九州真龙天子有且只有一个。 其他帝王都没有资格和自家皇帝争,双方不在一个档位。 下朝回来的海瑞,就喜欢在民间听百姓的议论,觉得这才是一个帝国好不好的标准。 “嘿嘿,我大明当然强,要是不强,又如何有今天的成就?” “要是不强,我大明现在能人人如龙?”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海瑞看起来就是个寻常百姓,甚至与不少在酒馆里的客人争辩个脸红脖粗。 如果失败了,海瑞表现出来的是百姓惯有的心态。 回到府邸后,却开心无比。 大明百姓都是高素质的文化人,没有一个是文盲。 以前老一批的文盲百姓都已经不在,活着的都是有悟性有天赋的人。 这批人还不少。 不少百姓年纪虽然大,但人家天赋好,只是没有机会接触修炼。 朱由校推行武道,提供各类福利,尤其针对这一批百姓。 朱由校没少砸钱,如今这群人却成了大明坚定的拥护者。 大部分人都已经是陆地神仙或神通境。 后面出生的孩子就更厉害了,天赋都得到了优化。 尤其解决温饱问题,又推广武道和免费教育后,大明的文化已经彻底普及。 再也没有所谓的士,现在大明的士,是属于国家国宝,而不是以-前那些所谓的士绅。 如果按照以前的士绅划分,大明全是士绅。 大明花了百年的时间提高百姓的文化,彻底解决了大明文盲。 大明现在没有文盲,都是文化分子。 所谓的官吏以及所谓的士绅在大明已经消失,没有人说自己是士,高人一等。 这也是王阳明、海瑞觉得这辈子值了的原因。 从来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天子却花了百年彻底消除文盲。 这份毅力和意志,没有一个大臣敢说。 尤其百姓的拥护和忠诚,他们这些做官的人都有点怕。 虽然大明执行言论自由,但是自由也是有限制的。 天子不在意民间所谓的有识之士舆论,百姓却在意得很。 不容许有人说天子不好,诽谤天子。 每次听到这样的人暗地里骂天子的人,第二天就尸首分离。 老百姓自发地杀了这类人,衙门里面的衙役或捕快,只要知道是诽谤天子的。 他们做事都不认真,就是知道是谁,也装作不知道,调查不出来。 上官不论如何施压都没用,没人理会。 明知道这样做影响不好,并非天子的意思,但是百姓就是这样做了。 海瑞以前还上书天子,公布一下自己的态度。 朱由校也公布了,解释大明的言论是自由的,只要不危害国家安全,是在允许之内。 可惜没有效果,百姓什么都听天子的,就是不容许有人诽谤天子,违背天子的意思。 这种事情,朱由校不可能去惩罚这样忠于自己的臣民。 他又不是脑子进水破坏。 虽然觉得有点过,但却不会较真。 王阳明叹道:“民心啊,所谓的担忧都是扯淡。” “天子做得好,百姓拥护,还要去发泄自己的不满。” “这类人是没有良心的,百姓杀了他们,底层的执法人员却非常配合以及掩护。” 海瑞道:“是啊,以前我还有点傻,觉得不合规矩。” “如今却懂了。” “既然老百姓都恨这类人,说明这类人是真的该死。” “这是吃着帝国的饭,端着天子的碗,却要砸大明的锅。” “如老百姓说的那样,都是一群没良心的白眼狼。” “这样的人死多少,他们都不在意。” 狄仁杰笑道:“顺应民心才是王道。” “百姓都恨这样的人,说明这些人的确有取死之道。” “就是我,一般审理这样的案情,想要去调查都没法。” “从上到下都没有一个支持的。” “不秉公执法有错,秉公执法也有错。” “没有人支持,我一个人能调查什么?” “明知道是那些百姓干的,但是所有人都在维护和保护,根本不给证据。” “最震撼的是,这些百姓不怕死。” 海瑞叹道:“你当时要是真的秉公执法,只怕你这个官就做到头了。” “多少官吏都会针对你,甚至暗中弄死你。” 包拯道:“平心而论,这是陛下允许的,也是合法的,不过却违背了民意。” “就我个人而言,我也觉得这些人该死,只是人家没有违法而死,有点屈。” 袁可立冷笑道:“老夫倒是觉得干得好,陛下给脸,他们却不懂得尊重,不懂得爱惜。” “如此大好盛世,却在掣肘帝国的发展,影响帝国政治稳定。” “这群人就该死,陛下给出言论自由,是让国民建言献策,而不是利用这个漏洞来诽谤。”喜欢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术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术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