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不良帅袁天罡激动得哭了 刘伯温听到朱由校这样说,心里很是激动和开心。 说明他赌对了,明皇仍旧是以前的明皇,并未降低对外人才的招纳。 这才是一个真正会发展的皇帝。 对刘伯温的小心思,朱由校没有计较,这类人都是一个鸟样。 行事都很谨慎,从不冒险和盲动。 朱由校收了袁天罡贡献出来的功法,随后直接写了一道手令给刘伯温。 让刘伯温直接带袁天罡去藏经阁,有两次的机会,就是刘伯温都得到了一次机会。 刘伯温是半道加入大明,以前都是观望。 所以刘伯温这位伯爵可没有朱由校那些铁杆臣子的待遇好。 想要进去,除非立功,功勋点不足,只能慢慢的积累,够了再去。 一点优待都没有。 如今成为袁天罡的招纳人,却得到了这个机会。 海瑞和王阳明看到刘伯温开心离开皇宫,两人都不由摇了摇头。 “他们都是一生谨慎,却不大适应帝国的风气 #34;。” 这是王阳明的话。 海瑞道:“归根结底还是人家不愿意冒险,不愿为大明效力所致。” “陛下不给特权,不给他们优惠,也在情理之中。” “否则,如何对待那些有功之士和有功之臣?” 王阳明道:“李淳风和袁天罡是聪明人,只是过于聪明,才会这样做。” 在大明,要是没有相应的功绩,想要进藏经阁,难度还是很大的。 大部分人都只能等待千年或老老实实的积攒贡献千年,才有机会进入。 至于那些喜欢冒着生命做事,时间就很短,不出二三十年,就能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功法。 李淳风和袁天罡都在刘伯温的府邸等着刘伯温的消息。 看到刘伯温回来后,两人都急切地问道:“成了么?” 刘伯温道:“两位前辈,事儿成了。” 袁天罡闻言,悬着的心顿时放了下来。 “不但成了,通过袁前辈提供的东西,陛下给了两次进入藏经阁的机会。” “当然,我也因为推荐人才有功,也有一次机会进入藏经阁。” 刘伯温同样激动得很。 已经快百年了,就是没有机会进大明皇家藏经阁。 他心里很着急,但是现在大明的人才众多,已经不缺他这样的人才。 所以他就是想,都没有这个机会,除非愿意接单国外,但这个危险系数太高。 不符合他稳如老狗的性格和作风。 只能一次次地错过进入藏经阁的机会。 李淳风羡慕地看着袁天罡道:“ 老袁,你一步登天了。” “以你天赋,未来证道武神稳了。” 袁天罡的武道修为和造诣极高。 他是遇到了李淳罡才有机会,而袁天罡是实实在在用自身资源和武学功法换来的。 走的路数是李淳罡的路子。 不过袁天罡更是大手笔,直接把大周的东西拿来当做自己晋升筹码。 李淳风就做不到,因为他没有这个实权。 袁天罡可是女帝的心腹,掌握的功法机密多不胜数。 兼且不良人在外的情报系统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其情报力量一点也不差。 袁天罡哈哈大笑道:“想不到贫道竟有这样的机缘。” “陛下英明啊 ……… ” 甚至刘伯温和李淳风还看到袁天罡眼中的泪水。 大周有没有武神级功法,回答是有的。 不过在女帝手中掌握,并未给他。 这也是袁天罡最难受之处。 他这般忠心耿耿地为女帝效力,最后的目的实则也就是为了神级功法。 但收到李淳风的消息,大明这样的功法有数百部后,他直接跪了。 什么所谓的大周利益,直接被他当做筹码。 效果是出奇的好,并且袁天罡也是朱由校未来需要树立起来的典型。 不要把功法当宝,要学会共享,这样修道路子才会越走越广。 给了袁天罡两次机会,回报是相当丰厚的束。 李淳风没有嘲笑袁天罡喜极而泣的样子。 如果不是机缘好,他可能就要和袁天罡一起分享这个机缘了。 哭那是没有遇到人生重大转折,没有遇到改变命运的东西。 刘伯温就深有体会。 要不是在大明习惯了,也知道这样的功法,最后他也是能得到的。 只怕现在一家子都会开心而泣. 如刘伯温一家一样,他们就没有旗帜鲜明地站在明皇这边。 保持中立态度。 这一类的勋贵之家不在少数。 尤其在魏国公站队之后,仍旧坚持原来的中立原则。 不过,在朱由校掌握兵权,创立的皇家御林军体系彻底实现后,就改变了对开国元勋家族进行再一次的整顿。 他们的好日子都到头了。 不少在朱由校推行新政,进行反腐倡廉的过程中,反对的全部灭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没有几家活下来的。。 朱由校出手狠辣无比,玩的就是斩草除根。 机会给过,不懂得珍惜,仍旧维护自身利益。 朱由校不杀你杀谁。 有了强大兵权,就是地方士绅、东林党集团、文官集团、藩王联合又如何? 他们赌朱由校不敢全面推倒重建的勇气。 偏偏朱由校就有破而后立的勇气,宁可大明推翻重建也在所不惜的决心。 这一决心彻底改变了东林党的最后一线生机。 尤其东林党仍旧坚持弄死朱由校,推翻朱由校的统治,想要扶持新皇帝上位。 这样的斗争970,一直延续了十年之久,朱由校才彻底根除。 而东林党也真正地成为历史记忆。 刘伯温也是在大明彻底碾压大元、大宋后,才选择加入进来。 这个时候,已经是大明稳定时期,刘伯温没有雪中送炭,只是锦上添花。 这样的态度,怎么可能得到朱由校的重视和关照。 他们家族的弟子,想要效力大明,都没有得到朱由校关照和扶持。 一律按照大明帝国的制定的程序来晋升。 后来大明的招贤纳士计划,充实了大明高端人才。 尤其大隋的人才几乎大部分都来了大明。 如今都是大明中高层里面的中坚力量。 成为大明推行各项新政和变革的先锋。 只有生在大明,才知道大明的变化日新月异。 现在大明在教育和武修方面均已全面普及,武者已无任何优待。 大明已经没有高贵低贱之分。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士绅阶层掌握的知识权和练武的资源全部丧失。 刘伯温这样的开国元勋混成这个逼样,这是刘伯温的秉持的谨慎原则造成的。 这些元勋家族,早已变质,已无拥护大明之心。 他们已经转为利益为主。 朱由校打压他们,乃至灭了他们,并非没有理由。 享受到大明给予的特权,却又不想付出应尽的责任。 天下没有这样的好事。 在东林党彻底倒下,彻底扫除历史垃圾里面后,功勋家族就是朱由校重点关注的对象。 刘伯温要是没有觐着脸重新入朝,只怕他的家族现在已经是个不同家族了。 朱由校后面建立的一套全新的功勋制度,早已和以往世袭罔替就是两个极端。 大明没有世袭罔替的勋爵,但却在待遇上给予更高的规格。 只要勋爵之家,不作死的话,都能维护一个家族万年的兴盛。 算下来,实则朱由校新制定的勋爵更符合时下的利益和发展。 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这套制度。 魏国公家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彻底崛起,嫡系弟子更是被提拔起来大用。 旁系弟子大量在大明御林军里面从底层做起,如今都是低中层军官。 在朱由校掌权之初,想要进入大明精锐部队很容易。 现在进入大明御林军太难了。 各类考核非常严格。 就是那些勋贵弟子,只有初期进来的,天赋不好,朱由校都会开后门,提升他们的天赋和资质。 把这些弟子都培养起来。 后来大明已经强大起来,进来的人就没有这样的待遇。 诸葛卧龙看着海瑞和王阳明议论勋爵,不由笑道:“陛下英明,纠正了以往勋贵弊病。” 海瑞道:“也是,仍旧抱着老思想,直接滚蛋,有本事去其他国家效力,别留在我大明。” 海瑞最讨厌以前那些勋贵、藩王以及各士绅团体。 都是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恶棍。 “诚意伯要是在晚一步,可能连汤都没得喝。” 海瑞对这位开国元勋以前是敬佩的,不过在天子改革和危难之际,没有伸出手。 他心里很不舒服。 王阳明和海瑞的态度差不多。 诚意伯在大明是开国功勋,但那是以前,而不是现在。 诸葛卧龙道:“他们辅佐太度开国,无非是为了谋取前程。” “绝非忠于大明,觉得大明的江山有他们一份子。” “他们割大明的肉,分取大明财富,是理所应当的。” “这些所谓的聪明人,都是觉得大明没希望了,不愿意舍身犯险。” 王阳明自嘲道:“我们当年在这些老前辈眼中,可都是一群傻子啊…….” 诸葛卧龙笑道:“是啊,就是你们这样的傻子却成功了。” “逆转了大明国运,更是在天子带领下,我大明的强大更甚从前。” 诸葛卧龙可没有这个本事,他只是觉得时运不济。 实际上现在的诸葛卧龙不这样认为。喜欢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术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术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