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所谓的圣道继承者,在朱由校眼里全是他妈的禽兽。 对待自己的百姓,宛如牲畜,对待外邦豺狼,如同父母。 这样的人如果得到谅解,天理难容。 这不是他们装逼,成为圣母的必经之路。 以自己的同胞生命,换取屠夫之命,以此成全自己的伟大和慈悲。 这样的人,朱由校觉得杀了都脏自己的手,由他们舔的人成就他们。 证明他们的伟大。 不应该一群自我标榜自我肯定自我吹嘘。 既然要吹自己的圣道无敌,就去边境最为惨烈的地方生活。 而不是大明境内最安全的地方活着,他们倒是安逸了,那辽东百姓的苦难谁来申诉。 这些人不知道这样做有点无耻? 尤其“七一七”自己的老师,对自己传授圣道,秉持圣人之行。 都是宽以待己,严以待人。 现在他要改规矩,不会为这群畜生背锅和买单。 大明帝国皇家日报将要刊登这群人的卑鄙和无耻的嘴脸。 堂堂正正的打一仗圣道。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打脸才过瘾。 下朝的文武百官,脸上露出了震惊,乃至恐惧。 他们一直拿着这些微言大义,不断地要求天子,而他们却可以坦然的无所畏惧的享受一切奢侈的生活。 现在天子直接掀桌子,不玩这些潜规则,直接按照他们教导天子的东西方过要求圣道弟子。 恭敬地请这些人的相关家族前往辽东,践行圣道的伟大和灿烂的光辉。 说白了,朱由校这样做,就是逼曲阜孔家跳出来担责。 随后朱由校便能把孔家一家子全部迁徙辽东。 放在最危险地区,然后放开口子,任由建奴屠戮和报复。 随后又能以汉奸的名义进行审判。 天下人不能只是士绅,还有那些活在底层的百姓。 没有人为他们发言,为他们伸张正道,那天子亲自挂帅,为他们解决身上的不公待遇。 没有这些所谓的士绅根基,无非是延迟发展二十年而已。 他有时间可以等待,可以慢慢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出来。 金手指的底蕴摆在那里,没有先生为这些草根百姓家的孩子传道授业。 他可以大批量地剧限复活木偶出来,并且具现出来的人物,最低都是先天圆满层次的人才。 还能为他接下来推行武道创造条件。 不是其他帝王没有这样的心思,而是没有这样的能力解决。 现在朱由校有外挂,底气十足,彻底解决天子不敢掀桌子,不敢一刀切地动摇统治根基。 每一个皇朝的根基都是士绅,没有这些士绅, 一个皇朝都无法运转。 短短一年的时间,朱由校雕刻出来的木头已有一万多名低端人才。 就是他眼中的低端人才,都可以达到教授天下孩子的能力。 文武兼备。 朱由校现在已经不需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也不需要百官逼宫。 搞什么辞退戏码? 做大明的官,从来都是自愿的,不愿意可以滚蛋。 一旦他们没有官身,在大明,他们就真正地成为普通人,是普罗大众。 大明特权已经废除,再也没有高高在上的地位。 他们犯法与普通百姓一样,都要受到大明律法制裁。 半个月后,这群为建奴请愿的臣子,其家族都已到达京城郊外。 尤其朱由校搞出来的欢送的阵容,太打脸了。 明明让他们去送死,但朱由校却高举他们的圣道,给他们身上增加漂亮的光环。 他们就是想退都退不了,只能硬着头皮上。 周氏一族、朱氏一族、魏氏一族、丁氏一族 …… 一个族群,最少也有五六万,多得十几万。 加起来都有百万人。 可以说,这一次逼宫加威胁天子的臣子所在家族,没有一个漏网。 全部迁徙辽东,并且以大义赋予他们崇高的任务和理想。 天子在大明皇家日报上,亲自写文,阐述这群圣道之臣前往辽东的伟大意义。 这是大明立国以来第一次尝试圣道的践行, 一旦成功,大明将要推行圣道。 看看前往围观的百姓,就知道百姓非常明白天子的心思.………… 天子这是在为他们做主,为他们申冤,为他们打抱不平。 所有百姓都点赞,都欢送,尤其这些家族当地百姓,更是开心了。 没有这些家族祸祸,他们日子好过得很。 加上这些家族的土地都由天子代管,直接八二分成。 天子每年只收取两成的税收,其余的都归百姓所有。 什么是圣君,这才是! 天子的行为,在士绅中影响恶劣,但在底层百姓里面却得到了拥护,高呼天子圣明。 满朝文武大臣都在欢送,甚至给这些人戴上高帽子。 心里却在大骂朱由校阴毒,这是什么践行圣道,这是让这些人去送死。 一旦投靠了建奴,等于自己证明自己是个垃圾,是汉奸,是大明叛徒。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两条路都是死路,更是把曲阜孔家架在火上烤。 一旦孔家不出面救援,那曲阜孔家就将失去大明心目中的儒家圣地。 孙承宗、徐光启、顾秉谦等人却在苦笑。 他们不是为这些人而难过,是为天子撼动了统治根基而为难。 不过,他们提出了这个隐患,但天子却说,他还有牌没有打。 便是大明所有官都辞官不做,天子也能解决。 通过天子每一次出手的目的都非常明确,都有后手,他们只能等待最后结果。 国子监的学子已经有人开始暗地里联系,想要游行示威,向天子请命。 逼天子收回圣明,还天下一个太平。 一旦这些学子做了,那后果很严重。 天子压根就没有妥协的想法,这些所谓的大明栋梁,只怕都要成为杀鸡儆猴的对象。 抄家已经是最仁慈的选项,否则又要复制这一次的玩法。 孙承宗叹道:“但愿复社的人,不要继续作妖,不要继续和天子对抗。” “否则,复社也要亡。” 黄立极冷笑道:“顾宪成倒是打了一手好牌。” “看似为东林留下精神传承,实际上就是把复社当做牺牲品,为东林党赢取一线生机。” 毕自严冷笑道:“不能怪陛下,是这些人过分。” “老夫从未见过这般无耻之徒。” “这些双手沾满血腥的屠夫,他们竟想着释放,乃至跪舔。” “这是人干的事么?” 毕自严非常讨厌这群人,整天正事不做,干的不是卖国就是拖后腿的事。 他是户部尚书,更是天子亲自提拔来的人。。 同时他也是天子的拥趸。 大明的希望全部压在当今陛下身上,这是大明最后的机会。 作为热爱大明,秉持为国为民为君的原则,又怎么可能反对? 毕自严和袁可立一个思想,大明必须变法,必须推行新政。 解决大明弊政,解决当下最为尖锐的各种矛盾,唯有如此,大明方能复兴。 朱由校来到周如磐面前,脸上全是笑意。 “老师,弟子今日在这里祝老师在辽东取得胜利,为我大明复兴做个好榜样。” “老师成功之日,便是朕为老师封公之时。” 朱由校把一个弟子以及师徒的情谊演绎得淋漓尽致。 好像朱由校不是在恭送自家老师去赴死,而是在为大明复兴而努力。 朱由校这是连自己的老师都不放过,可见双方争锋已到了白热化。 雨化田、方正化、左千户、曹正淳等人都差点笑出来。 天子这个操作高明,这是反套路操作。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啊…… 其实周如磐已经后悔了,只要朱由校给他一个台阶,他想下来。 看着一众周氏一族的老老小小,心里便全是寒意。 天子之意不在他,而在衍圣公。 他以为天子会妥协,会挽留,先前都是冲动行事,现在看来。 他们的举动早落在天子监督之中,并且设下了大坑让他们跳。 “陛下,你这是以天下士绅为敌啊 ……” “一旦衍圣公落马,后果将不堪设想,大明必将崩溃。” 朱由校淡淡地说道:“天下读书人,不全是你们一派。” “心学一派就大有人才,就是他们不愿意,朕不强求。” “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人还难找么?” “大家读书不就是货卖帝王家嘛!” 周如磐叹道:“你要做的可是天下所有读书人,天下儒生。” 朱由校道:“这不是老师想要的结果么?” “不怕告诉老师,朕早做好了准备,人才不缺。” “天下读书人要是觉得自己很重要,是大明基石,那就较量一番。” “区区孔家而已,没有老师想的那么严重。” “大秦没有儒家,不也是九州第一强国么?” “墨家、法家、兵家、医家等百家人才济济,不缺的。” 虽然儒家是百家第一势力,但百家加起来,是可以碾压儒家的。 真以为离开儒家, 一个王朝就不能运转? 太看得起儒家了。 这不是单一的皇朝,这里是一个综合性的高武世界,人才真不缺。 周如磐神色凝重地看着朱由校,沉吟良久,咬牙切齿道:“你狠!” 朱由校讥诮道:“朕再狠,也没有老师等腐乳狠啊……” “辽东百姓的死都可以装作看不见,视人命如草芥。” “能狠得过尔等禽兽!” 说罢,朱由校忽然大声道:“老师,弟子便在这里恭送老师旗开得胜。” “为我大明重塑圣道,让我大明知道儒道的强大。” 朱由校话音一落,锣鼓手,顿时敲响锣鼓。 周如磐脸上尽是恐惧,没有觉得自己是去践行,而是去赴死。 不愧是自己的弟子,心竟然这般歹毒。 魏忠贤忽然对周如磐道:“帝师走吧, 一旦成功,你便是未来的文圣公,世袭罔替的那种。”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等恩遇,此等师生情谊,堪称九州之最。” 心里却开心极了,这群老顽固,老腐乳,你们也有今天。 阉党最讨厌的就是这群人,整天尸位素餐,不思进取。 主要是,你做点事儿,还整天叽叽歪歪的,这里不对,那里不对。 好像他们个个都是大明栋梁,都是大明全能型的圣人。 这种明目张胆地为建奴求情的事儿都敢做,都敢干。 名声扫地,遗臭万年已是铁板钉钉的了。 朱由校带着一众大臣返程的时候,途中朱由校对百官道: “老师践行圣道的精神值得尔等学习!” “尔等切莫怠政,更应该严格地要求自己。” 一路上都不忘给周如磐吹嘘。 这才是帝王术! 明明把自家老师送入地狱,偏要打着天堂的旗帜。 这一次操作,文武百官是真怕了。 天子狠起来,连自己的老师都要全家全族死光光。 卢象升、孙传庭两人在一南一北地训练新军,组建同样是御林军,还是三十万的编制。 只要五年的时间,大明拥有真正的新御林军便是一百多万。 其他军队筛选出来的,整合起来,大明便有两百真正的精锐。 加上大明武装到牙齿的装备,后金已是线上的蚂蚱,随时都可以捏死。 朱由校组建的新的御林军,这一次表现太出彩了。 并且都是大明的名将和悍将统帅。 京师三大营已经调往边疆镇守,不再担任京师防务。 可见,朱由校是动真格的,不再是以往皇帝那般无务正业。 巧合的是,今天在恭送一众禽兽赴死,也是戚继光、俞大猷、秦良玉等御林军回来领功之日。 今天送人上火葬场,明天却又在表功。 为这一次大捷进行一个圆满的结束,画上一个完美的记号。 回到金銮殿,朱由校随后召开耽误的朝会。 “诸位爱卿,尔等明日必须全部到场,为我大明有功将士进行封赏。” “臣等遵旨!” 一众大臣纷纷附议。 这个狗皇帝的旨意,真的没人敢反驳。 天子说什么就是什么,决不能无事找事,否则官位不保。 这方面的事儿,狗皇帝的业务能力不是一般强。 朝堂上其他大臣都没有任何不高兴,唯有毕自严脸上黑咔咔的。 好不容易国库里面有了十亿的银子,如今又要大出血,能开心才怪。 朱由校看着毕自严的脸色,不由笑道:“毕爱卿啊,等会儿将有五亿两银子入库,好生看着。” 听到有银子,毕自严脸上登时笑靥如花。 “臣一定看好银子,绝不会给任何人觊觎的机会。” “除非从老臣尸体上踏过去。” 群臣鄙视地看着毕自严,毕自严直接无视。 好像这些都是空气。 作为大明财务管家,他要的是看住这份家当,而不是败家子。 除非必须花费的钱,他才会给,否则你就是撞死在国库门前,他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毕老抠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 其他部门的臣子,对毕自严可是恨得牙痒,恨不得把这个老混蛋、老吝啬鬼直接打死.喜欢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术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术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