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人离去后,一家子便安然坐在凉亭之中,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一边歇息调整,一边商讨这宅子的修整计划。 林如海环视四周,心中已有了定夺。 考虑到家中人手不多,他提议,平日里若无外客,一家人便都住在正院。 刚才看了,那正院宽敞明亮,书房、厢房、小厨房一应俱全。 住下他们一家子绰绰有余,既方便,又温馨。 第四进院子虽比主院稍小,却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黛玉一眼便喜欢上了那里。 林如海就提议,那院子便按照黛玉的喜好来布置。 待她想要独处,或是招待京中的小姐妹时,便可前往那个院子。 至于权宇轩小朋友,由于年纪尚小,暂时就跟着姐姐一道住。 待日后长大一些,再另行分派住处不迟。 而黛玉最为满意的,莫过于这座广阔的花园了。 花园面积之大,竟比前面四个院子加起来还要宽敞,不仅可以在里面悠然划船,甚至还能在园中驰骋跑马。 花园里零星点缀着不少野花,星星点点,虽未曾精心打理,杂草丛生。却也别有一番野趣。 黛玉看着眼前的景致,心中激动难抑。 好像有使不完的力,在她的血液中沸腾。 她自告奋勇地揽下了修整后花园的重任。 权景瑶则负责前面院子的布置。 两人都干劲满满,跃跃欲试,恨不得立时就行动起来。 权宇轩小朋友见姑姑和姐姐都领了差事,急得在原地直打转。 他撸起袖子,露出两截白嫩如藕节般的小胳膊,眼巴巴望着他们,问:“姑姑,姐姐,我呢?我干什么呀?” 几人一看他那架势,差点笑喷。 能不能干活暂且不说,但这架势倒是先摆得足足的,让人忍俊不禁。 笑声在凉厅内回荡,久久不散。 笑过之后,林如海抬头望了望天色,突然提议道:“中午我们不妨就在外面用餐吧?饭后,正好去荣国公府登门拜见你外祖母和两个舅舅。” 此言一出,原本欢快的氛围顿时变得凝滞起来。 权景瑶看了黛玉一眼,轻轻叹了口气,随后转头向林如海道:“行吧,这是绕不开的。再说,明日你便要开始上朝了,等下先让林木使人去荣国公府送张拜帖,再准备一份上好的拜礼。我们初来乍到,行客拜坐客,总不能让人说我们不通礼数。” 黛玉静默片刻,终是点了点头。 她在荣国公府里也还有许多书籍和私房物品,去年回扬州时走得匆忙,许多东西都没带出来呢,这次正好多带几个人,一并去收拾了。 顺便也看看那些曾经对她表现出善意的几个丫头,是否愿意跟她出来?若愿意,她便要了她们;若不愿,便也罢了。 横竖紫鹃是铁了心要跟着她的。 计议已定,几人便起身往外院走去。 见到林木后,他们一件件吩咐下去。 林木则一一照办,命令执行得又快又好,果然是把天生的管家好手。 待他们走出大门时,早已有一个老成的家人赶着马车候在门口。 林如海记得离他们墨竹巷宅子不远的地方,有一家京城有名的酒楼,名叫“群英荟萃”的,里面的饭菜做得甚是地道。 于是,他便吩咐车夫将马车直接赶到那里。 墨竹巷因居住的多是孤高清傲的读书人而得名。 他们酷爱竹子,因此整条巷子里不时地飘浮着墨香和竹子的清香。 同样,“群英荟萃”楼不仅仅因为其饭菜如百川汇海,聚齐了四面八方的美味佳肴和经典名菜而声名远播,更因它常常成为文人雅士们交流切磋,吟诗作对的聚集地,而备受推崇。 在那酒楼之内,墙壁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墨宝。 有苍劲有力的书法,有细腻温婉的画作,有深邃悠远的诗词,有精辟独到的策论…… 每一件都透露出创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些英才们的作品汇聚一堂,真正是群英荟萃,实至名归。 让人每每进去,都流连忘返。 林如海想到这里,嘴角不禁泛起一抹微笑。 他的思绪飘回了多年前,那时,他还是年轻气盛的赶考书生,也曾在那里留下过自己的涂鸦之作。 不知道那些稚嫩却充满激情的诗作和策论,如今是否还挂在酒楼的某个角落,见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喜欢重生黛玉清仇录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黛玉清仇录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