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期的艺术家们试着把文艺复兴时期的和谐美与经典比例放弃。很多画家为了突破大师的藩篱,什么外来元素,古代元素都加入到自己的作品中。这一时代的艺术家们,都在追求创造比前任更有趣的不凡的东西。姜哲觉得,这一点与今天的画家没什么区别。
他看到帕尔米贾尼诺一幅画作,被后人称为长颈圣母。圣母的头颈比例,明显被夸张。精美的发型和头饰,矜持的神情姿态。流露出优雅气息。艺术家想最大限度的突出优雅,就把圣母的颈部的像天鹅一样。不止颈部,包括身高已经没有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和谐。
作品呈现这种状态,不是艺术家无知妄为,而是经过精心的改变,特意展现给观者的。
姜哲又看了几幅同时期画家的作品,这些画家都在绞尽脑汁的求变化。无论变化的丑与美技术,既给后人做出了示范,无形中也是增加了后人的难度。
他看了许久没有结果。也没想到思路干脆最终还是把目光定在丁托列托的作品上。
作为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丁托列托是融合不同画家优点的榜样。
姜哲决定消耗一次观摩大师作画的机会。
此时已经积累了不少机会,消耗一次也不会觉得浪费。
因为他去过威尼斯,看过丁托列托的原作,系统中收录了大量关于这位画家的资料,所以观摩的影片,非常详尽。
一幅幅作品的创作过程,被系统摹拟出来。
姜哲每看完一幅画的创作,就会停下思考回顾。
半晌之后,点击继续观摩。
这段影像,是丁托列托创作发现是马可遗体的过程。
这幅画是他的代表作品。尽管姜哲以前琢磨过这幅作品但依旧打起精神,进行观摩。
在观摩过程中,姜哲慢慢有了新认识。
这张画乍一看非常混乱,不像传统的画法,画中人物的安排,让观众的视线不知道应该先放在何处。
画中不调和的明暗对比与远近对比,反而位作品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画家为了达到这种效果,甚至不惜牺牲的色彩的变化。
带着这种发现,姜哲接下来观摩《最后的晚餐》的创作过程这幅作品。
他已经几次看过,还用速写临摹过。
这次观摩,依旧佩服画家的匠心独运?
画家的将两种不同的光源结合在一起。一种是自然光,另一种则是主观的光。
画中12使徒坐在桌旁,耶稣矗立在他们中间,一盏高悬于众人左后方的吊灯从后侧照亮大厅。
画家以光勾画出众人的层面,将画面分成两个部分,左边展示的是神迹,右边描绘的是一些日常的写实状况,这种将日常生活和神迹一并展现,并以双重光源对比加以烘托的做法,使得宗教构图和其象征意义更明白的展现给观众。
观摩结束……
姜哲闭着眼睛,回味看过的一幕幕影像。
那个时代的艺术家们,虽然没能成就达芬奇那样的高峰,但是依旧用行动进行探索和致敬,这样的探索运营出一种新的艺术风格——巴洛克。
姜哲的情绪收到影响,有了拿起画笔的冲动,也有了新的想法。
他找出了在工厂画的速写稿,把不同的工种的工人影响一一罗列,进行重新刻画。
尽管自己的想法还不成熟,但是,可以边画边完善。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