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领导闻讯大喜(1 / 1)

在香港排名虽不是很靠前,却也算不错的酒店,位于中环附近,赵小海和李铭抵达这里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 来到前台。 “小姐,帮我查一下萨勒曼·穆萨先生的房间号。” 前台小姐看看赵小海。 “不好意思先生,为保护客户隐私我们不能随意查询客人房间号。”前台小姐道。 “我有一个电话号码,xxxxxx,请问是你们酒店的号码吗?”赵小海又问道。 “是的先生,这是我们酒店的对外号码之一。” “萨勒曼·穆萨先生就是用这个号码和我联系的,让我过来,可我忘记问房间号码了,现在打电话有些失礼,您能告诉我一下他的房间号吗?” 赵小海说着,手里忽然多出一百港币,悄悄塞到前台手心里,前台小姐攥了攥手心的钞票,低头用若有若无的声音道: “1625”。 赵小海笑了笑, “谢谢。” 前台小姐抬头回了赵小海一个笑脸。 来到六楼,敲响1625房间门,时间不长房门打开,是一个看上去约莫三十多岁,皮肤略黑,长着一副典型的中东人面孔。 “你们是?” “请问是穆萨先生吗?”赵小海用标准的英语问道。 “是我。” 穆萨眼神依旧疑惑。 “是这样的,我是易世达贸易公司的业务经理,我们专程过来拜访穆萨先生,知道您准备订购一批工具,我们公司也做这方面的业务,想问问您是否需要?”赵小海道。 穆萨有些诧异的道:“我好像没有给你们公司发购货通知,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不瞒您说,我是无意中听到这个消息的,不过我们手里有您需要的产品,我希望您能看看,最起码也能多一个对比不是吗。”赵小海道。 穆萨点点头, “进来聊聊吧。” 闪开门让赵小海和李铭进屋,这里是套房,三人在客厅坐下。 “你有产品目录和样品吗?”穆萨问道。 “有,我们都带了。” 赵小海递过去一份目录表,李铭把样品摊开,堂堂总经理,现在成了赵小海这个业务经理的跟班。 穆萨看看产品目录。 拿起桌上的工具样品仔细看起来,好一会儿后,穆萨放下手里的工具,撇撇嘴道:“说实话,你们的工具很结实,不过稍微有粗糙,这是哪个国家生产的产品?” “中国。” 穆萨恍然。 “我们平时采购的产品,主要是日本、美国、德国货,质量上乘造型也漂亮,价格还算合适,我看不出订购你们产品的理由。” “我这里有一份价格表,穆萨先生可以看看。”赵小海说着拿出一份国内工具厂提供的价格表,赵小海已经换算成美元。 穆萨拿起看了看,脸色稍微好了些,赵小海的报价,要比他之前合作的那家贸易公司的报价便宜很多,绝对是令人心动的价格。 穆萨想了想, “这个,我需要请示一下,毕竟之前我们没有采购过中国的产品,我需要和老板沟通。” “当然。”赵小海道。 穆萨去打电话,直接打国际长途去沙特,香港和沙特时差五个小时,香港这边已经入夜,沙特那边才是下午。 电话好一会儿才接通,穆萨用阿拉伯语和对面沟通起来,也不避讳赵小海,因为在他看来,这边极少有人懂阿拉伯语,他们根本不会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赵小海心里一动。 如果自己会阿拉伯语,就能知道对方沟通了什么,等谈判的时候,对方底牌自己全知道,还有比这更美妙的事情吗。 赵小海犹豫了半秒,直接下令系统翻译阿拉伯语。 下一瞬, 穆萨说的话原原本本进入赵小海耳中,再也不是听天书,电话双方说的东西他全都听得明明白白。 中国产品。 价格便宜近一倍。 质量没问题。 样子稍显不精致。 可以卖到石油公司。 还有卖到乡下。 我明白了, 先定一批货试试水。 价格呢? 嗯嗯嗯, 赵小海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现,穆萨和公司那边聊了约莫十几分钟,终于放下电话。 “久等了。”穆萨坐回沙发改用英语道。 “我们应该的,不知道穆萨先生和总公司沟通的怎么样?”赵小海明知故问道。 穆萨耸耸肩, “不是很好,我们从没用过中国货,不知道质量如何,销售也无法把握,谁知道那边的公司会不会喜欢这些货,所以总公司很谨慎,暂时没有进货的打算。” 穆萨这招叫以退为进。 他相信, 自己说不要,对方肯定会继续求自己。 到时候在价格上就好拿捏了。 “那真是遗憾。”赵小海听到穆萨的话后,表情沮丧的说道:“既然这样,那我们就不打扰穆萨先生休息了。” 穆萨有些懵。 这流程不对啊。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自己说不同意,你不是应该苦苦哀求吗,怎么直接结束了,这和他的预期不相符啊。 “嗯,在电话里,我尽量说服公司,希望他们能采购一批你们的产品试试水。”穆萨赶紧把话往回收。 “是吗穆萨先生,你们公司同意进货了吗?”赵小海有些惊喜的问道。 “还在考虑当中,我觉得,你们的价格应该再减一减,明天我把新价格报过去,再争取一下。”穆萨用出套路手段。 赵小海报给穆萨的价格,预留了谈判空间,双方为价格仔细讨论起来,穆萨大刀阔斧,赵小海就一点点拉扯,最后谈到对方电话里说的低价时,赵小海虽然还有空间,却怎么也不肯往下降了。 赵小海现在最大的优势,就是知道对方的底线。 可以踩着线谈。 多赚一分, 数量多了也是一笔大钱。 最后价格定下,比赵小海预期的价格要高不少,穆萨和赵小海握手时,赵小海心情很是激动。 拿下了一笔大订单。 双方约定明天上午签约,要请律师过来拟定合同,毕竟是一笔40万美元的大订单,合同很重要。 告辞穆萨。 回到自己酒店,赵小海心情依旧激动。 新公司开业三天,就拿到一个大订单,说明未来前途可期。 翌日, 赵小海早早起来, 李铭也早早来到公司,昨天晚上就联络了律师楼,请他们拟定一份贸易合同,这种小问题不用大律师,助理律师就能完成。 上午八点半, 赵小海带着和李铭与律师来到亨利酒店。 在楼下餐厅, 双方看过合同, 觉得没问题正式签约盖章。 交易达成。 一笔40万美元的订单,在香港来说不算小,但也绝对算不上大交易,律师们见得太多了。 “合作愉快。穆萨先生。” “赵,订金最晚明天我会让公司打到你们公司账上,就等着你的货了,必须保质保量。” “放心绝对没问题。” 国内缺的是钱,是外汇,产品供应绝对没问题,就算江城提供不了,还有其他地方呢,这样赚外汇的单子,别说江城,即使国家也不会让他跑单,江城做不了,会有无数国字头大单位抢着做。 穆萨把赵小海他们送到酒店门口,双方握手告辞,这时一辆车上下来两个人,其中为首的正是昨天赵小海见过的某贸易公司崔经理。 崔经理两人和赵小海一行人擦肩而过, 崔经理愣了一下,他感觉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刚才那个人,不过又想不起来了。 算了, 想不起来就是无关紧要的人。 抬头正好看到站在酒店大门口的穆萨,脸上立刻堆起笑容,“穆萨先生您好,您怎么在大门口?” 穆萨见和他打招呼的人,想了想才想起是其中一家合作的本地贸易公司,“我刚刚送一个合作伙伴。” “穆萨先生,关于那批工具订单,我们已经拟定出价格表,给您送来看看。”说着打开公事包,从里面拿出一份价格表。 穆萨没有拒绝, 看了看上面的价格, 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真贵。 比赵小海给他的报价贵了整整一倍,扫了几眼后,把价格表还给站在旁边一直带着笑意的崔经理,崔经理有些发愣,“怎么了穆萨先生,是报价有什么不妥吗,您放心,这绝对是最优惠价格。” 穆萨摇摇头。 “那批订单,已经有人做了,我们以后有机会再合作吧。” 崔经理只觉天雷滚滚。 给别人了? 妈的, 是谁把我的业务截胡了。 这也太快了吧。 他们前天收到收购单,昨天整理数据,今天过来沟通,对方却告诉他已经给了别人。 崔经理嘴角勾了勾,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好,下次合作。” 回公司的路上, 不止赵小海高兴,李铭也非常高兴,他可是总经理,他的工资和公司业绩息息相关。 “那些中东国家商人做事挺痛快,40万美元的单子说签就签了,真有钱。”李铭笑着道。 赵小海心说, “狗大户”豪横很正常,二战后开启暴富之路,就是钱多,过几年狗大户买导弹,成功把一亿人民币一枚砍成一亿美元一枚,那才叫有钱又会花钱。 “老李,想办法帮我买一些书或者资料。”赵小海忽然道。 “图书大厦没有吗?”李铭诧异。 “应该没有,在穆萨办公室,他给咱们看的那些日本、美国、德国、意大利工具资料还记得吗?”赵小海道。 穆萨说大陆的工具傻大黑粗,为了佐证他的说法,特意拿出一堆工具资料给赵小海看,对比后赵小海不得不承认,国内的工具确实做的太粗糙。 他想弄些资料,给国内这些厂家带过去,让他们看看外面的工厂都在做什么,什么样的产品更受欢迎。 “记得。” “就要那种资料,不光是金属工具的,服装、鞋袜、饰品、瓷器、家具、器材、文具、箱包。”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要是咱们以后可能会涉及到的产品,资料越多越好,其实大陆的产品,质量上都没什么问题,更多是在设计和外观上差强人意,人是视觉动物,有些东西往往就是凭借第一观感。” “比如一个苹果,好看的未必比丑的甜,可人们还是挑选好看的买。” 李铭道:“老板你说的这些资料可不少,这样吧,我专门找人去做这个工作。” “可以。”赵小海点头。 “对了,别回公司,先去电报局,我给国内发一封电报。” 李铭往最近的电报局开去。 八十年代的通讯方式就是信件、电报、电话,写信太慢了,国际长途有可能会被那啥,所以赵小海决定用电报。 在柜台,赵小海要了电报单和笔,想了想写道: “杨市长,谈成一笔工具订单,资金高达40万美元,需尽快生产,详细资料不便发送,请尽快派人到罗湖口岸交接产品名录,加紧生产完成订单。” “另附联系地址,香港贸易公司电话xxx——xxxxxx,地址:湾仔xx大厦8楼818室。 发电人:赵小海。” 最后填好接收人和接收地址。 现在没有网络,绿城也没有传真机,产品资料那么多,又是型号又是数据的,不可能以发电报的方法发送过去,叫他们派人来深圳拿资料是最快的方法。 他们过来需要大概三四天, 赵小海这边也正好用这段时间完成相关准备。 滴滴滴……滴滴滴 电波从香港飞到江城,电信部门派人把电报送达政府,工作人员看到电报后,立刻送到杨市长的办公室。 “领导,有一封来自香港的电报。” 杨市长正在批阅文件,听到香港电报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有谁会从香港给自己发电报啊。 “我看看。” 秘书赶紧递过去。 电报内容很简单,杨市长几眼看完,只是这几眼的功夫,杨市长的脸色从惊讶到喜悦最后到激动,变化那叫一个快。 “高达40万美元的订单,这个小赵竟然谈成了一笔40万美元的五金工具订单。” 刷的一下站起来。 拿着电报来到市委董书记的办公室,一脸激动道:“书记,你看看这个。” 说着把电报递过去。 董书记看看一脸兴奋的杨市长,笑着道:“什么事这么激动,可很少看你这样。” 说着接过电报。 一眼扫完。 董书记抬头看向杨市长,语音也带着激动。 “40万美元啊,这可是不小一笔订单,确定了吗?” “还没有,不过我相信小赵不会和咱们开这样的玩笑,肯定是有眉目才发的,他不是让咱们派人去拿资料吗,这肯定是客商已经确定了啊。”杨市长道。 书记点点头,拿起桌上的烟递给杨市长一根,两人一起点上,“老杨,没想到迎来了个开门红啊。” 杨市长依旧难掩激动,“我也没想到这个小赵一下子能弄来这么大一笔订单,去年广交会,全省有资格去的企业才四五家,最后带回订单三百二十六万美元,这小子,一下找到八分之一的订单量。” 领导激动的不是钱,而是政绩。 之前, 决定弄‘华侨友谊贸易公司’。 省里市里是有质疑声音的, 他们是在某些领导的支持下,顶着质疑在做这个工作,要说心里没有忐忑担忧是不可能的。 如果失败, 没准要付出整个政治生命。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 现在赵小海一纸电报过来,拿下40万订单,给‘华侨友谊贸易公司’开了一个大大的好头,也可以适当消除一些声音了。 董书记道,“老杨,这件事不能出一点岔子,需要再确认一下,确认好后我要向市里省里汇报,电报上不是有电话吗,要国际长途过去,就在我屋里打。” 杨市长点头。 拿起桌上的电话用力摇了摇,“喂,给我转接省里……” 这时候打电话都是人工转接,而且这还是国际长途,需要一级级要过去,最后才真正接通国外电话号码。 铃铃铃……铃铃铃……。 外贸公司总经理办公室电话响起,李铭拿起来接听,“雷豪,我系李铭,你有也事情?” 电话那头愣了一下,用国语道:“请问,我想找一下赵小海,是打这个电话吗?” 李铭以前也在大陆生活,虽然他老家是广东的,可也接触过国语,对方的话大致能听懂,听到对方找赵小海,李铭捂住听筒,对旁边看资料的赵小海道: “老板,找您的,内地口音。” 赵小海立刻意识到可能是绿城政府的工作人员,过去接过电话,“你好,我是赵小海。” “喂小赵,我杨志成啊,终于找到你了,国际长途可真不好打。”电话那头说道。 “杨市长您好您好,我是小赵,没想到您亲自打电话过来。”赵小海大声道。 现在的电话信号质量不好,需要大声吼才能听清。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小赵,电报我收到了,我要和你确认一下,那个订单是不是已经确定了,这很重要,需要向上级汇报,不能有半分差错。”杨市长问道。 “领导放心,已经签订合同了,今天对方就会打定金过来,定金百分之二十。”赵小海道。 杨市长听到赵小海的话,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太好了小赵,你做的很好,对方是哪里的客商啊?” “沙特。” “对方还有什么要求没有?” “具体细节,都在合同资料里,请拿回去的同志仔细研究,务必保证质量,一旦质量不合格,外商是会拒收的......” 两人在电话里又聊了不少细节,杨市长才依依不舍放下电话,脸上的喜色一直没散,董书记就在旁边支棱耳朵听着,两人的谈话他听的一清二楚,不用在赘述。 “好,我现在就向省领导汇报这件事,老杨,你现在就安排人去深圳拿资料,找可靠的人手,对了,把咱区五金制品厂的老王叫来,给他交代一下做好迎接订单的准备,必须保质保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订单。” “好的书记,我这就去。”杨市长高兴的应道。 两人分头行动, 一个安排工作,一个去向领导汇报。 这种事情,是没有秘密可言的,董书记向领导汇报不久,整个绿城的企业就都知道了,不到傍晚,几乎整个中原省的企业也都知道了。 那可是40万美元! 这可不是小订单。 去年一年全省才有三百多万美元外汇订单,如今国家的外汇储备才2亿美元不到,外汇奇缺,40万美元是整个国家外汇储备的五百分之一。 没人敢不重视, 没人不眼馋。 不过这笔订单是五金工具类的,其他企业只能干看着,没他们什么事。 而那些五金工具厂的领导们,心思就活跃起来了。 开始四处打听, 有人托关系询问, 有人则直接找到杨市长或者董书记那里。 “这件事确实有,我们已经做好了安排,我们市里的五金工具加工厂,会很好的完成这笔订单。”杨市长回答道。 杨市长说的消息再次飚飞出去。 那些巴望着能分一口汤喝的五金企业不干了,四十万美元的订单,你们想独吞,没门。 不行, 找领导, 告状。 市里其他去的五金厂厂长,把电话打到绿城市领导那里,其他地市的五金厂厂长,则向自己领导通气告状,这些地市的市领导,又把电话打到省里。 这一晚, 好不热闹。 可以用“整个晋西北打成一锅粥”来形容。 第二天班子早会上,40万美元订单这件事,成了重点讨论内容。 两位领导先是被叫到市里,在会议室汇报整件事的经过,这边还没结束,省里通知叫他们过去,又马不停蹄去了省里,再次向省领导汇报。 最后就是讨论。 究竟是让绿城五金厂自己吃下,还是拿出来让其他地市分一分,领导们各有意见。 杨市长坐在角落。 现在这件事,已经没他说话的份了。 会议最终决定,订单分下去,40万美元的货不是小数字,一家工厂恐怕无法短时间内完成,大家一起帮忙做,发挥集体的力量,这是咱们的传统。 但必须保质保量,不能出一点差错,还特意指定了一位领导盯着这件事。 会后, 领导们肯定了绿城市的工作,对两位市领导,董书记和杨市长的工作给予了肯定。 省领导指示:“这条路看来是走对了,既然对,那就把他好好发扬起来,绿城市已经给大家做了榜样,其他地市也可以自己搞一个这样的华侨友谊贸易公司吗。”喜欢重生八十年代:野路子倒爷的暴富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八十年代:野路子倒爷的暴富人生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苟剧情的古言虐文女七号 苏家嫡女强势归来 茅山讨债人 一笔玫瑰 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被团宠了 这个农女不好惹 玄学大佬她宠夫无度 离婚後,神豪身份曝光了 性福仙路 幽幽萱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