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爆卖(1 / 1)

德化街的街道办。 陈主任办公室, “我听说德化街数你小子的生意做的好,这才几个月,我很欣慰啊。”陈主任笑着道。 “还不是当初陈主任的支持。”赵小海嘴乖道。 “今天干嘛来了?” “一个是来看看您,第二个是我听说德化街我门店对面,有一间门店是街道办的,我来问问。” 陈主任点点赵小海。 “看我是假,看门店是真吧。” 赵小海呵呵笑。 “那边确实有一套房,前些年时候,所有商业被叫停,有人胆子小,就把生意和房子一起卖给集体了,怎么,你想要,想租还是想买?”陈主任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问道。 “租也成,买也成。”赵小海道。 “租的话好说,我给你写个条子,你去办公室那边报备一下,今天就能给你,买的话,那是集体财产,需要上会讨论,恐怕要等些日子,成不成也不一定。” 陈主任说的确实是正常流程,他虽然是大主任,可也没权利自己决定集体财产去留。 “那我先租,回头您在会上商量下卖不卖,要卖我就买。”赵小海想法很简单,能租就用着,能买就买下来。 不强求。 陈主任写了个条子,“行了,拿这个条子去办公室吧。” 赵小海笑着接过感谢告辞。 去办公室办了一个租赁手续,一年三百。 下午, 张磊带上几人,打开新门店收拾起来,这边房子的情况和赵小海现在的门店差不多,也有三百来平米,二层小楼,唯一的区别就是在街西侧。 两家相隔不过几十米,抬眼就能望见。 今后经营起来两头照顾也方便。 赵小海只是让向前他们简单收拾干净,没有进行装修,一是时间来不及,二是这边主要做库房,又不住人,也没必要收拾太好。 晚上赵小海又去了一趟陈主任家。 这次自然不会空手。 “陈主任,感谢您对我的栽培,这不元旦了吗,带了一些土特产给您尝尝。” 香烟、酒、点心、腊肉。 这很土特产, 第二天, 街道办召开工作会议,会上讨论了关于德化街那套门面的事情,陈主任发表自己的意见: “那套房子已经闲置了十来年,很多地方漏雨漏风,需要修缮,要不然就会有坍塌的危险,我让办公室的同志带人去看了一下,维修费最少500块。” “还有一个处理办法,就是把房子卖掉,前几天有德化街商户找到街道办,问能不能买下房子,我觉得可以处理掉,一个是上面早有文件,让咱们处置闲置资产,第二个是让房子发挥作用,避免资源浪费,第三也是支持商业建设,一举三得吗。”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通过。 赵小海以三万二的价格拿到了第二套门面房,租房的三百直接算进去。 打火石厂王厂长的动作很快,就在赵小海买下新门面当天,一辆大货车拉着一车打火机来到德化街。 张磊他们提前接到通知,货车过来就赶紧往下搬货,这些打火机全部放在新门面。 04596号,1100个,单价0.52元。 号,1600个,单价0.38元。 号,3600个,单价0.22元。 号,500个,单价0.85元。 打火机都有型号编码,货单上记录着型号和数量和单价,张磊一一核对数量。 赵小海则和王厂长在二楼喝茶。 张磊全部核对好,拿着单子上楼,“海哥,货卸完了,也全都核对好了,一共36种打火机,数量是4.46万只,总价1.5685万。” 赵小海接过单子看了一眼,快速心算了一下,平均下来一个打火机不到3毛钱,看向王厂长,“王厂长,数量金额没问题吧?” “没问题,和我们的对上了。”王厂长笑着道。 “那成,这是咱们的第一批货,祝打火机销售火爆,咱们两家都赚钱。”赵小海举起茶杯,以茶代酒。 王厂长也举起茶杯。 翌日, 德化街赵小海门店门口,竖起一个新牌子,便宜售卖打火机,支起新摊位,上面摆满打火机。 赵小海门店又出了新品,很多提货的客商,都忍不住过来看看。 摊位上, 摆满了各种打火机。 仿芝宝的,不锈钢壳的,铜壳的,电镀的,代图案的,仿子弹壳的,样式多种多样。 这年头还没有一次性打火机,那东西要到90年代才会出现,现在的打火机主要以金属外壳为主,擦火石点火油。 男人喜欢的东西里, 汽车、手表 打火机绝对有一席之地。 昨天晚上进货后,张磊一群家伙,把各种打火机都玩了一个遍,赵小海让这些家伙一人挑两个,自己也挑了好几个。 批发商们过来, 顿时被新货吸引。 “老板,这些打火机怎么批发?” 张磊卖力宣传起来:“每种价格都不一样,不过我们敢保证,咱们的打火机是厂家直销,绝对比所有渠道的价格都要低,而且每个打火机还送一包十粒打火石,外加一个小油管。”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小油管眼药水大小,里面装着火油,也就是煤油,一个小油管可以给打火机灌两次,单卖一瓶5分钱。 因为型号太多,张磊直接拿出批发价格表,当然,是算好利润后的价格。 这些批发商其中也有很多经营过打火机的,一看这价格,确实比他们从别的地方拿货还要便宜不少。 “老板,我来五十个。” “我也要,一样给我来两个,带回去试试。” 虽然每人要的不算多,可来赵小海这边提货的批发商,每天都有几十上百人,一人要几十个打火机,那也是不小的数量。 这些打火机, 确实比外面的便宜一些, 赵小海留的利润,只有百分之二十, 比之前卖的电子表、墨镜的利润都低很多,不过这是个可以长期做的生意,而且只要渠道捋顺,后面都不用赵小海操心,张磊他们就能摆布好。 第一天结束, 盘点打火机销售情况, 一共批发两千多块钱的货出去。 赵小海赚到500多。 少吗? 如果是德化街其他商户,绝对会欣喜若狂,一天赚500,二十天就是万元户,能不激动吗。 可这对于赵小海来说, 只是基操。 墨镜,平均每天都有三四千入账。 不过墨镜太麻烦, 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跑一趟南方, 第二天, 打火机生意比第一天还要好,也许是消息传出去,很多客商专门跑来赵小海这边进打火机。 新店铺门口很是热闹。 有两个人走进德化街, 一个是打火石厂的王厂长,另一个是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长得五大三粗相貌粗犷。 两人站在卖打火机的门店外看了好一会儿,看着进进出出,提着大包小包的批发商,王厂长笑着道, “呵呵,卖的不错啊,看这意思,我们厂过年的福利有保障了。” 之前打火石积压,别说工人福利,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眼看马上到了年根,前些日子可把王厂长愁坏了。 现在打火机卖出去,等他们拿到钱,就能给工人发过年福利,不至于过年被工人堵着门口骂。 “老柳,你要不要让他们也帮你代销?” 原来王厂长旁边这人,正是打火机厂的柳厂长,之前赵小海和王厂长说过,让他跟打火机厂说说,如果愿意让他们代销,这个生意就真的可以做长久了。 柳厂长正在掐着手指头算数。 “一天卖五百个,一年就是十八万个,这比我们给供销社的都不少了,这个生意,做的过啊。” 柳厂长一把抓住王厂长的胳膊,“走走走,老王现在就带我去找那个赵老板。” 王厂长呵呵笑起来。 赵小海和柳厂长的协商非常顺畅,双方都有意合作,很快达成意向,等打火石厂这批打火机销售完,就开始代销打火机厂的产品,价格和现在一样。 至于打火石厂,以后打火机热销,他们的产品自然也不愁销售,三方都获利的事,三人都很高兴。 柳厂长是个痛快人,执意拉着赵小海去喝酒,赵小海过去时,带上了张磊。 柳厂长老家是山东的,后来当兵转业才留在了这边,喝酒很是好爽,几圈下来王厂长和张磊就都有点多,只有赵小海勉强势均力敌。 出门时, 柳厂长明显也有些多了。 搂着赵小海的肩膀那叫一个热情,“赵老弟,你这兄弟我认下了,以后这生意,只要你这边不出问题,一直给你做。” 原本有墨镜,最近又确定打火机生意,赵小海现在已经有了两摊买卖,如果再卖童装,那就是三摊。 不过已经过去四五天,眼看就要过元旦,服装厂那边还没联系自己,难道他们还是打算直接卖货,不愿意自己代销? 就在赵小海琢磨这事时,张磊上楼,手里拿着一张纸。 “海哥,有电报。” 赵小海拿过电报看了一眼,脸上露出笑意。 “邀请赵小海同志来我厂参观,周口第二服装厂,吕。” 抖抖手里的电报。 赵小海笑着道: “大生意来了。” “海哥,是你说的那批积压童装吗?”张磊问道。 “对,你准备一下,明天和我去周口。” “好嘞海哥。” 第二天赵小海和张磊来到服装厂,吕厂长接待了他们,先是带着他们到荣誉室参观,讲述周口第二服装厂的历史,各种成绩,全年销量,甚至出口创汇多少云云。 对这些,其实赵小海根本不关心。 接下来吕厂长带着赵小海他们来到仓库,仓库内堆积着成箱的童装,这才是赵小海此行的目的。 吕厂长拿着衣服介绍道: “这些长袖t恤,布料是棉三元混纺布,轻便透气吸汗防臭耐磨。” “这些上衣是锦纶的,这些裤子是涤纶的,都是泰州棉纺三厂生产的优质品布料。” “这边都是纯棉印花平纹细布的,还有这边,面料是亚麻的,穿着特别舒服。”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小海对所谓的布料,并没太多了解,而且商品好不好卖,有时候真的不是看你东西的质量。 看完库存童装,众人回到吕厂长办公室,工作人员送上茶水,吕厂长看着赵小海道:“我听说,你和打火机厂那边达成了代销协议,销量怎么样?” 赵小海猜测,没准是这位吕厂长听说打火机厂同意自己代销,所以才下定决心叫自己来的。 “销量还不错,我来的时候前一天,一天批发出去两千多个。”赵小海并没有夸张。 不过吕厂长对这个销量,还是微微有些吃惊,供销社一天才销售多少打火机,而赵小海只是德化街上一个小小的批发摊位。 “小赵,我要是让你代销,你觉得积压的那些童装多久能卖完?”吕厂长更关心这个问题。 赵小海想了想, “卖完不好说,但我琢磨着,春节前卖出10万件应该问题不大。”赵小海道。 “十万件,真的?”吕厂长听到这个数字很是动心。 十万件, 哪怕平均价三块钱,他也能回笼资金三十万,年底了,所有工厂的日子都不好过,工人们忙活了一年,都眼吧眼望地等着过年厂里给多发点福利。 第二服装厂的效益本来还算不错,可供销社引进南方生产的服装后,让他们厂的服装销量一下子下降一大截。 为什么销量下降, 说白了也是他们自身的原因。 南方的服装厂脑子活,接受香港流行趋势比较快,及时引进一些新设计理念,做出更漂亮的衣服。 而他们呢? 设计老旧, 多年没有创新, 一套蓝格子t恤,生产了十几年没有变样。 吕厂长最担忧的,还不是现在这一批库存,而是销量降下来,他们厂的产量也要跟着下来,产量小了代表利润就少,以后第二服装厂的效益会越来越差,日子只会越来越不好过。 他也想求新求变, 可一时半会儿肯定不行。 要是设计出新衣服,销量还不如以前,那也是很大的责任。 思想禁锢, 包袱重, 是集体工厂最大的问题之一。 元旦距离过年,只有二十多天,二十天销售10万,赵小海觉得问题不大,关键还是价格。 “十万件问题不大,但想要销售下去,价格必须实惠,你们厂积压的这批童装,款式比较老,在大城市很难有销量,我的想法是卖到农村去。”赵小海道。 现在农村的条件还很差,种地一年能剩下几十块钱已经不容易,只有实惠老百姓才会认。 吕厂长沉思起来。 赵小海的想法,是让他在原本批发的价格上,再下调40%,这个价格说实话工厂根本不赚钱。 可不卖, 积压在手里,资金无法回笼,甚至连过年的钱都没有。 “我们厂班子开会研究过,最低只能下降25%。”吕厂长道。 赵小海笑笑,“你们研究,是为了保证你们的利益,我要求降低40%,是为了尽快销售出去,如果好卖,谁愿意降价您说是吧。” 这话让吕厂长没法接了。 为什么积压, 还不是因为不好卖, 降价就是为了促销, 价格不到位,依旧卖不出去,你咬着不降价,那这个生意就不好做了,工厂也拿不到钱。 吕厂长又考虑好一会儿,最后道:“小赵,中午在食堂吃,我安排了饭,下午我们厂领导班子再开个会。” “成,尝尝服装厂大师傅的手艺。”赵小海笑着道。 中午赵小海和张磊在服装厂小食堂吃了顿饭,有办公室的人作陪,吃完饭两人回招待所等消息,一直等到晚上,原先负责接待他们的那个人才过来。 “赵老板,我们厂长邀请你明天再去厂里谈一谈。” “商量的怎么样?”赵小海打听道。 对方摇摇头,“我也不知道结果,只知道领导们开了一下午会,傍晚才结束。” 工作人员离开, 张磊看向赵小海,“海哥,你说这个生意有戏吗?” 赵小海想了想,“我觉得能成。” 第二天赵小海带着张磊再次来到服装厂,吕厂长见到赵小海,直接开门见山道: “30%,成就成,不成我们就采用其他方法。” 赵小海也很干脆, “可以。” “我们还有个要求?” “什么要求?”赵小海看着吕厂长问道。 “那就是年前必须卖出10万件,否则结算还是按照之前商议的价格。”吕厂长道。 赵小海略一沉思。 “我同意了。” 吕厂长笑着伸出手,“那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其实百分之二十赵小海也赚钱,不过能多一点自然要争取,这可是百万级的生意,多一个点就是上万资金。 至于年底前十万件的销量,他还是有些把握的。 就算差一些,其实他也有办法,大不了他自己把剩下的包下来,拿到多出来的百分之十提成再说,剩下的慢慢卖。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下午, 一辆大货车就装满各种样式的童装,赵小海和张磊跟车一起返回德化街。 一箱箱的衣服搬进库房。 还好赵小海提前又买了一套门面,要不然这么多货都没地方放。 张磊他们,连夜整理种类型号,样品衣服上墙,一直忙到半夜,一面墙壁上挂满各种童装。 赵小海看了看, “就看明天的效果了。” 第二天, 太阳升起, 德化街又是热闹的一天。 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过年了,来德化街批发小商品,准备趁着过年期间赚一笔的批发商越来越多。 街道上人流摩肩接踵。 人们扛着大包小包进货。 赵小海的店铺, 今天又多了一个摊位,而且这个摊位比所有摊位占的面积都大,一个宽大的铁架子上,挂满各种童装。 门口树立一个大牌子。 “最低价批发童装!” 李强几个站在门口卖力吆喝,“新上货的童装,样式齐全,春夏秋冬全都有,各种布料结实又漂亮,保证德化街最低价。” 如果是别人, 喊出‘德化街最低价’这句话, 估计会有其他同行跑来找麻烦, 你们什么意思, 我们都不便宜是吧,我们还做不做生意了。 可赵小海他们, 在德化街已经闯出名头, 真没人敢过来惹。 赵小海的店铺,本来批发商就多,这一吆喝更是吸引来更多人,批发商涌进店铺不停问东问西。 “这个格子褂什么价?” “批发价三块五。” “这种小绵衫呢?” “那个二块二。” “t恤多少?” “t恤不拆包,十件一包,一包十八。” “这种小棉袄呢,小棉袄多少钱?” “棉袄六块五。” 便宜, 所有问过价的客商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真便宜。 比其他地方同款同类的衣服普遍便宜五毛到一块钱左右,可千万别小看这五毛一块,他们批发回去到县城乡镇卖,一件有些也只赚这五毛一块。 这边的批发价,让他们可以多赚一倍了。 赵小海的想法很简单, 不追求单价利润,赚20%就行, 疯狂走量, 这笔一百万的生意,百分之二十那也能赚到20万。 问清价格后, 批发商户们激动了,开始纷纷进货, 赵小海让他们进屋自己挑,每人送一个超大蛇皮袋,看中什么就往袋子里塞,出门时再结账计算。 和赵小海去广州进货如出一辙。 有人看中的衣服,生怕被别人抢去,玩命往袋子里装,有人不干了,“你给别人留点啊。” “手快有手慢无,全看本事了。”这人说着又去抢其他看中的衣服。 其他人一看,也疯狂抢起来。 整个门脸后院库房,到处是抢货的人,有人的蛇皮袋装满,就让同伙看着,提着新蛇皮袋继续装。 衣食住行。 衣服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尤其现在是过年期间,买新衣过新年,可以说是中国人的传统,就连杨白劳,过年买不起新衣服还给闺女买二尺红头绳呢。 赵小海这边的价格, 确实比其他地方都要便宜不少, 他们拿回去, 价格便宜下来绝对好卖, 不抢才是傻子。 只一天, 库房里的货就被抢了一半。 这还是很多人不知道赵小海这边批发衣服的情况下,他相信明天来的人会更多。 赵小海拿起电话,给吕厂长打过去。 “吕厂长,明天再运一车过来,今天卖出去七八千件,剩下的恐怕明天不够卖。” 吕厂长很是惊讶, “什么,一天卖出去七八千件?” “估计明天会更多。” “好好,我这就安排,连夜给你们送过去。”喜欢重生八十年代:野路子倒爷的暴富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八十年代:野路子倒爷的暴富人生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苟剧情的古言虐文女七号 苏家嫡女强势归来 茅山讨债人 一笔玫瑰 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被团宠了 这个农女不好惹 玄学大佬她宠夫无度 离婚後,神豪身份曝光了 性福仙路 幽幽萱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