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市里推进(1 / 1)

“邦邦邦~!” “进来。” 唐书记的声音带着一丝威严。 赵小海推开办公室门进去。 唐书记抬头,看到赵小海先是一愣神,随即反应过来,脸上立刻露出惊喜,“哎呀小海你回来啦,什么时候回来的?” 赵小海笑着过去。 “我刚刚到绿城,一个小时前才下的火车,没来得及喝一口水,就来唐书记这报道了。” “哎呀呀,做了好几天火车,怎么不回家休息一下呢,我给你倒杯水。”唐书记说着用细白瓷茶杯给赵小海沏了一杯茶。 赵小海接过闻了闻茶香,是好茶。 “小海,说说这次去香港的见闻,香港那边究竟怎么样啊,都去哪些地方看了看?”唐书记坐下后充满好奇的问道。 “呵呵,其实都差不多,就是比咱们这边楼房多些,汽车多些,人们赚的多些而已。”赵小海笑嘻嘻的道。 唐书记笑着摇头,“这话从你嘴里说出来,都变得简单了,人家都说那边人人住楼房,家家有小汽车,一个月工资比咱们这边一年赚的都多,各种商品也极大丰富,要不然怎么那么多人想着出去看看。” “小海啊,你有海外关系,这可是个很重要的东西,我听说一件事,市里好像要组建一个什么‘华侨友谊贸易公司’,正在查有海外关系的人呢。” 赵小海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件事,而且前世他也没听说过这种公司。 “华侨友谊贸易公司,什么意思?”赵小海问道。 唐书记递给赵小海一根烟,两人点上。 “现在咱们国家外汇奇缺,很多单位都想着出口创汇,可把商品卖出去哪有那么简单,所以市里就打起了有海外关系人的念头,简单来说就是让有海外关系的人,找关系找门路,帮咱们推销产品,出口创汇。” 赵小海这下明白了。 领导被逼急了,就想到发动群众力量这一招,后世这一招也经常用,比如房子卖不出去,就在大会上...咳咳咳。 不过对赵小海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 这一刻, 他脑子里闪过很多念头。 他在香港注册公司,绿城这边需要海外关系出口创汇,是不是可以联合运作一下呢? 不过还要看具体情况,到时候真找到他再说。 “唐书记,电视机我弄回来了,你看什么时候给你送家去。”赵小海终于说出这句话。 其实唐书记已经等了好久。 “真哒,真是谢谢小海了,路上还顺利吗?”唐书记一脸喜色的问道。 “被查了四五次,好家伙,拆箱看编号,就查拆开后机盖看零件了,不过唐书记你放心,这台电视机手续完全合规合法,任谁也查不出问题。”赵小海拍着胸脯保证道。 “好好,这就好。” 原本赵小海说下午下班给他送家去,可唐书记哪还等得到那会儿,在单位找了一辆三轮,拉着赵小海回家拿电视,赵小海又跟着一起到了唐书记家,帮着安电视调台。 唐书记的老婆在家,看着彩电那叫一个高兴,给赵小海又沏茶又递烟。 赵小海告辞,唐书记送出来。 “小海,这次真是谢谢你了,以后有什么事,尽管说。”之前一直叫小赵,现在改口叫小海了。 “唐书记” 唐书记抬手打断赵小海的话,“别喊唐书记,以后私下里喊哥知道吗。” “唐哥。” “哎这就对了。” 两人又聊了两句,赵小海告辞,唐书记回到家,媳妇看着彩电节目,对唐书记又是一顿夸,唐书记心里成就感满满。 “这台电视在商场,最少一千六,咱只花了八百,而且这可是纯日本原装的,有钱都不好买到,商场里都是东欧的,听说没有小日本的好使,这种货咱们这里买都买不到。” “这个小赵可给咱们省了大钱了。”唐书记媳妇笑着道。 “嗯,小赵人很不错。”唐书记道。 眼看中午,赵小海回到德化街,张磊看到赵小海赶紧过来打招呼,“海哥,你回来了,刚刚我在仓库呢,账目我弄好了,你看什么时候给你汇报一下?” 赵小海拍拍张磊肩膀,“中午了,先吃饭,吃完饭再说。” 德化街上就有饭铺,伙计们自己不开火,都是在饭铺吃,两拨人交替着解决,这样不会耽误生意。 饭菜一般比较简单, 工作餐吗, 不可能整天大鱼大肉。 平日也就是炒个白菜、藕片、麻婆豆腐啥的,偶尔奢侈点弄个肉菜。 吃过饭, 张磊和齐武一起来到二楼,向赵小海汇报这段时间家里的生意情况,现在他们的生意,主要就是墨镜。 “海哥,现在墨镜生意最好,一天批发三四千件问题不大,按照您的吩咐,我已经和周哥那边结算过三次,也是一周一结算。” 张磊说完交出账本,还有一提包钞票。 “家里还有其他事吗?”赵小海问道。 “没有。” “那你们下去忙吧,我看看账本。”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小海很相信张磊和齐武,但账本该看还是要看,这是规矩,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自己做好才能避免别人犯错误,很多老板最后失败,就是因为经营当中疏于管理。 点起炭炉, 烧上水, 泡上一壶茶。 赵小海拿着账本看起来。 账本内容不算多,只有几页而已,赵小海几分钟看完全部记住。 账目完全没问题,他出门这段时间的盈利总共是。 “吸收。” 张磊交的那些钱很快消失,被收入系统钱包,此刻钱包里的数字再次向上蹦跶了一下,让他心里稍微踏实一些。 一天三百块钱。 是一个工人好几个月的工资啊,买肉不香吗。 第二天吃过早饭, 赵小海在家里,郑小雪过来道:“小海,有人找你,说是市政府的。” 市政府? 赵小海进小卖部,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正坐在那里,穿着小立领中山装。 “你好,我是赵小海,听说你找我?” 对方站起来,笑着对赵小海道:“赵小海同志你好,我是市政府的,想和你确认一些事情。” “您说。” “不知道你是不是有海外关系?” 赵小海昨天从唐书记嘴里听到那个信,原本以为会很久,没想到今天就有人找上门。 “是的,我有个表姑在香港,前几天我刚去了一趟香港才回来没多久。”赵小海道。 对面青年笑容更显和煦,“赵小海同志,市里准备组建一个‘华侨友谊贸易公司’,为国家出口创汇献力献策,两天后上午9点在市政府开会,邀请咱们市所有有海外关系的人参加,希望你届时过去。” “好,我会准时到。” 市政府会议室。 赵小海过来参加市政府组织的“华侨友谊贸易公司”大会,圆形会议桌上,除了领导还有十几个来参加会议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这些人神情大多有些不自在,甚至紧张。 市长亲自主持会议,先是讲了市里的决定,然后是组建华侨友谊贸易公司的意义,叫赵小海他们来,目的就是发动这些人的海外关系,希望搭建一道沟通桥梁,为本地区的商业打开一条通路。 领导发言完毕,一脸和煦的看着台下十几个人,“同志们,情况已经说清楚了,你们有什么想要说的吗,大家畅所欲言聊一聊。” 没人第一个说话, 会场气氛稍显压抑。 领导开始点名,看了一眼名单开口道:“张团结同志是哪位?” 一个带着眼镜的中年人赶紧站起来,身量挺高,估计有一米八以上,不过身材很瘦,腰还微微有些佝偻,神态更是拘谨。 “领导,我是张团结。” “你现在是区第五小学的老师?” “是的领导。” “你有个哥哥在美国?” 张团结迟疑了一下,“领导,已经好久没联系了,是死是活都不清楚。” 领导看看张团结,心里微微感叹,之前因为海外关系,被人揭发挨过斗,现在很多人依旧谨小慎微担心受牵连。 “可以尝试联系一下吗,现在改革开放了,咱们与美国现在是贸易伙伴关系。” “是领导,我回去试试看。”张团结唯唯诺诺的应道。 领导挨个点名询问,很多人和张团结情况差不多,断了联系的占大多数,有些确实是实情,毕竟刚刚才结束,有些则是出于担忧,刻意隐瞒情况,毕竟心里的恐惧不是一两天能消除的。 当然也有在联系的,不过能不能起到作用就不好说了,毕竟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出去的也未必过的好。 领导终于点到赵小海的名字,笑着问道:“小赵同志,听说你在香港有亲属,前些日子还去了一趟香港?” 赵小海站起来,“是的领导,我有一个表姑在香港,上个月我去了一趟香港那边,才回来几天。” 廖市长点点头,“小赵你是在德化街做生意的,对商业上也有一些了解,你对咱们组建这个‘华侨友谊贸易公司’有什么建议吗,我很想听听你的意见。” 关于这家公司,这两天赵小海想了不少,觉得是个可以利用的机会,随即大大方方的说道:“领导,我确实有一点想法。” 廖市长来了兴趣,“哦,说说看。” “我亲戚在香港那边,也是开贸易公司的,我觉得可以把样品带过去,试试看在那边是否能找到销路。” 廖市长大喜,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只要在这些人中能找到一条路,那就是巨大的成功。 “你亲戚的贸易公司主要做什么?” “日用百货。” 会议结束,其他人都走了,赵小海被廖市长单独叫到办公室,秘书送上茶水后坐在旁边拿出本子记录。 “小赵啊,听说你在汉正街做的非常不错,是汉正街第一纳税大户。”廖市长笑着道。 “主要是领导的决策和关心,我们这些商户只是抓住了一个机会而已。”赵小海语气十分谦虚。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能抓住机会就说明不简单,胆量头脑缺一不可。”廖市长夸奖了一句。 “会上没有聊透,关于华侨友谊贸易公司这件事,你还有没有什么要说的,畅所欲言?” 既然领导说畅所欲言,那赵小海就不客气了。 “领导,这个公司是公有制的吧?” “那当然。” “出口手续这些是市里准备对吧。” “嗯,这些市里会解决,你要做的就是联系海外关系,把商品销售出去,只要香港那边下订单,这边手续不需要担心,各家单位的货也绝对会足量保证。” “那我以什么身份过去?” 廖市长笑了笑,“这个之前市委商量过,可以聘请你为‘华侨友谊贸易公司’的业务经理,专门负责业务联络,至于工资待遇,按标准比对,出差费用报销,你觉得怎么样?” 赵小海心说, 这个安排很中国。 用你, 却不会给你多少利益。 要不是赵小海有自己的想法,他才不会接这个事。 “行,我愿意接受这个任务。”赵小海笑着道。 廖市长对眼前这个明事理顾大局的青年很喜欢,“这两天我就组织人核定出口名录,还有样品,政府这边会给你开具工作介绍信,方便你去香港。” “好,我等领导消息。” 八十年代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以原材料、粗加工产品、农产品、轻工轻纺品为主,工业产品和技术性产品只占很少部分,当然,这些产品国家一直在大力组织推销。 但中国重合的企业太多,出口的单子就那些,怎么可能轮到你,比如纺织企业,国内现在每个地市都有纺织厂,都能生产毛巾,可每年毛巾只有1000万条出口额,几家几十家就能吃掉,绝大部分只能看着眼馋。 是国家不让卖吗? 当然不是, 主要是卖不出去,渠道没有打开。 所以领导们才会各出招式,想办法增加出口,这个时期只要是能出口创汇,就是功劳政绩。 就好比九十年代全国各地建设经济开发区引进投资一样,各地想发展经济,国家提倡引进外资,就全都一股脑找关系拉投资,外商全都成了香饽饽。 回到家, 赵小海依旧觉得很神奇。 只是参加了一个会,一下子就成了华侨友谊贸易公司的副经理,还拿上了工资,出门管报销。 其实最重要的, 是搭上了政府这条线。 原本赵小海的想法,是在香港注册公司后,弄一个香港公司雇员身份,然后以香港投资商代表身份,在绿城投资建厂,至于产品他都想好了。 第一个就是建一家方便面厂。 方便面会持续畅销,而且成本不高,技术也不复杂,到时候只要弄好销售绝对是个好生意。 再有就是墨镜工厂,赵小海准备吃这一波红利。 以后的流行趋势,赵小海也了解,继续随着潮流走,他相信墨镜厂的产品会一直热销。 后期他还准备开一家化妆品厂,其实化妆品说复杂也不复杂,现在国内的化妆品,蛤蜊油、雪花膏、万紫千红、郁美净儿童霜是主流,赵小海的想法很简单,弄个大宝出来就行。 蛤蜊油这些擦脸油,油性都比较大,大宝水润保湿性高,肯定会更受女孩子的喜欢,至于工艺,大宝的工艺早就被破解了,赵小海准备回现代在网上查查,下次过来把配方带来。 还有就是口红,后世网上做口红的教程太多了,随便在家自己弄个模具就能生产。 可他没想到, 事情的变化比他预想的要快。 回到家, 突然出现个“华侨友谊贸易公司”。 在经过两天思索后,赵小海发现如果利用好这家华侨友谊贸易公司,可以让他更快发展起来。 从建厂到出产品,这五百万肯定不够,他要想其他办法,比如以外商投资身份找政府借贷,商品生产出来,还要找渠道销售,现在可是计划经济,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国家部门挂靠进去,比如供销社。 这里面需要走的关卡非常多。 现在有了这个华侨友谊贸易公司,从生产改出口,事情一下子变得简单了。 赵小海已经想好了一套方案。 拿到产品目录。 去香港那边,雇佣一个职业经理人,再雇佣一群销售人员,把商品丢给他们。 告诉他们只要销售出去,就能获得高额提成,相信这些销售人员会想尽一切办法把产品卖出去。 他只要坐等收钱就好了。 至于账目资金,自然是走他的商贸公司,进货价压一压,出售价抬一抬,利润不就出来了吗,再把付款时间拉长一些,他手里的资金自然就多了。 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 赵小海这边做着自己的打算,政府和企业那边却吵翻了天,政府通知市内企业组织商品名单,这些企业早就听说要弄什么‘华侨友谊贸易公司’,促进辖区企业出口。 所有企业都瞪着眼盯着,生怕错失机会。 其实不止绿城市的企业,其他地方的企业也收到了消息,这些厂领导都是通气的,上面有什么动静大家都会很快知道。 绿城市的企业。 什么? 有他没我,我差了什么,不带我可不行。 中原省内的企业。 什么? 为什么只带绿城市的企业,这不是地域歧视吗,我们其他地区的企业怎么了。 所以这些企业就跑去绿城市委找领导闹,市委领导没办法,只好和绿城市协商增加名额。 其他企业。 什么? 为什么只带绿城的企业,难道我们就不是省里的企业了吗,我们差了哪里,不能这样区别对待啊。 这些企业就跑去找省领导。 原本只是绿城市自己家的事,现在事情越弄越大,全省的企业都想着参合一脚,不想放过这个好机会。 廖市长看着名单,有些发愁,想出这个办法,原本是想让自己辖区的企业挣利创汇,没想到这些家伙听到信全都扑上来,名单从几十家暴增到几百家。 这叫什么事啊。喜欢重生八十年代:野路子倒爷的暴富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八十年代:野路子倒爷的暴富人生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苟剧情的古言虐文女七号 苏家嫡女强势归来 茅山讨债人 一笔玫瑰 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被团宠了 这个农女不好惹 玄学大佬她宠夫无度 离婚後,神豪身份曝光了 性福仙路 幽幽萱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