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即便是保留了汉字,极大弘扬传统文化,依旧能够出现那么多“反贼”。
包国维不敢想象,要是在这个时代,实现了所谓的汉字拉丁化,华夏的文化界会被渗透到一种什么地步。
后世的棒子国,韩语之中所留存的众多英文词汇,跪舔西方的各种行径,便是前车之鉴。
所以,包国维认真地评价说道:“于我个人而言,是坚决反对所谓的全盘西化,赞同先生之学衡派所提出的文化保守理论。”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
“华夏人是需要文化自信与担当的,我们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和价值,不应该被全盘否定,断然将传统文化割裂,于社会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白话文应该得到推广,可文言文也该得到保留!”
“好!好!好!”
梅光迪眼睛里面放光,连连拍手叫好,脸上抑制不住地激动,他义正言辞地说道。
“就该如此!”
包国维这个观点,在后世或许是稀松平常,可在民国时期,却是十足的少数派。
便连学衡派的观点,当时也并不是主流,不被大多数文化人士所认可。
包国维这样一个受到大多数公众认可的少年文豪,能够有这样的见识,实在是难得,这也是梅光迪激动的原因。
梅光迪不由得停下脚步,认真地看向包国维说道。
“秉文对于西方文化如何理解?”
他对于这个问题很认真,是真的期待在包国维口中得到答案。
沉默了一会儿,包国维回答说道。
“西方文化具有先发优势,这点是不可辩驳的,也是他们能够取得先进的原因,可对于西方文化我们要存一个审慎的态度,因为西方人与我们的历史发展不同,民族性格也大相径庭,一味的模仿,想要复刻对方的成功,是不太现实的。
我们寻求文化创新的宗旨不该是全盘接受,而是“有”中生优,并非无中生有,从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才是王道。”
“好一个有中生优!”
梅光迪连连赞叹,原先对于包国维,他或许仅仅只是赏识罢了,可这会儿竟然有些佩服,甚至还有些惺惺相惜之感。
这小子,所说的理论与自己不谋而合啊!
梅光迪笑着说道:“人人都说,此生定要与包秉文谈论一番,不然枉费来这世界上一遭,今日一见果不其然。”
当然,梅光迪也不是没有疑问的,他最后眯起眼睛说道。
“秉文这个观点我是同意的,如今的激进派想要将传统文化全盘否决,这简直就是在乱搞,可是激进派还说了,正所谓不破不立,前清就是因为改革不彻底,所以才落得一个失败,你又如何看?”
你是十万个为什么吗?
怎么这么多问题?
包国维心里不免吐槽,可这种问题,显然难不倒他。
“所谓的不破不立,破的应该是制度,破的应该千年来与普通人身上的枷锁,破的应该是当权者软弱和妥协,与文化有什么关系?”
包国维冷笑说道:“前清的错误在于,底层的矛盾并没有经过变革,当权者面对涉及利益的东西,他从根子上就已经烂了,可这是前清烂了,与华夏千年来的文化何辜?”
他强调说道:“本质上,文化仅仅是工具而已,真正作用的乃是如何使用的人,华夏文学一途,应该是中西合璧,以实用主义为宗旨,避免盲目崇拜,也要避免墨守成规。”
一番慷慨激昂下来,包国维有些不好意思,含蓄一笑看向梅光迪。
“这便是我对于华夏文学之未来的理解,先生觉得如何?”
“我我.”梅光迪彻底地服气了,一时间竟然说不出话来,见识广博的他,在担任过许多著名学校的教授,也在美国见识过无数天才的风采。
可包国维这样的,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他又震惊又惊喜,竟然手足无措起来。
这个时候,他抬起头来,似乎找到了解围的地方,兴奋地指责面前的办公楼说道。
“到了到了!竺可桢教授便在楼上,你不是想要了解华夏科学社的事情,跟我上去见一见吧!”
说话间,他便一溜烟跑入了大楼之中。
跟在后面的包国维,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根本没有想到对方的反应竟然会这么大。
自己不过是,将今后梅光迪所阐述的观点,用自己的话表达了一遍而已。
他抬头看向二楼,此刻天已经完全黑了,有一处办公室的灯光还亮着。
一个瘦削的身影在灯光上伏案写作,应该便是竺可桢先生了。
不再想许多,包国维迈步向前,如今最为紧要的,乃是寻求科学社的帮助,在一个月内推进青霉素的研究。
可刚刚到了楼梯口,却听到梅光迪咋咋呼呼的声音。
“竺教授!竺主任!快些出来看看,我这回可给你带回来一个了不得的人物!”
包国维无奈地摇摇头,脸上露出尴尬的表情,登上楼梯,推开了办公室的门。
房间里面有些闷,散发出发霉的书页气味。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