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的冬天,细雨绵绵不绝。 去年这个时候,也是这样的大雨,看似没有杀伤力,但接连下了一个月,让江州不少的地方都糟了水患。 一行人刚出了机场大门。 地勤就迫不及待抄起边上的链子,对着大门绕了几圈,然后挂上一把硕大的锁头后,头也不回的钻进了一辆吉普车里,一脚油门踹到底,一溜烟的消失在众人的视线里。 “锋哥!!!” “嫂子!!!” “小叔!抱抱!”李星锋还没开口,囡囡便冲着虎子伸出了双手。 虎子一溜烟的跑了过来,一把从李星锋的手里接过囡囡。 “小雨也要!” 沈小雨虽然和虎子没有那么熟悉,但是看到囡囡的样子,也跟着学了起来。 小姐妹有的,她也要有。 当即在江国庆的怀里挣扎起来。 虎子索性一手一个小丫头。 “李,这是你兄弟吗?”摩尔挤了过来,眼神上下打量着虎子。 李星锋点了点头。 “嗨!伙计,你可真壮实啊!” 虎子和摩尔同样的体重,但虎子浑身都是疙瘩肉,摩尔则走两步都要喘气。 “虎子,他是摩尔,是我们生意上的伙伴!” 摩尔不满的在李星锋肩膀上锤了一下:“虎子兄弟,不要听李这么说,我和他不只是伙伴,还是兄弟,和你一样的兄弟。” “走了,上车吧!” 不同于之前,这次李星锋自己坐在了驾驶位上。 从虎子手里接过钥匙,车队在雨幕中,朝着市区走去。 李星锋已经很久没有看过江州的街头了。 江州四个城区,他住在东城区,公司在北城区,重生之前,则和王梦婷挤在南城区的筒子楼里。 十几分钟的路程,车队缓缓进入了北城区。 “现在最忙碌的,就是北城区了。” “最繁华的应该是南城区了。” “北城区厂子最多,研究所多,但是相对严肃,市政府把南城区重新规划了下,弄成新的商业中心了。” “所以南城区最热闹,个体户最多。” “现在北城区改了个名字,叫江州市高科技产业园。” 李星锋点了点头,逐渐放慢了车速。 外面下着绵绵的小雨,但今天放假,所以街边还是有不少人, 满大街五彩缤纷的雨伞。 到底是八十年代初的人,刚走过经济窘迫的年代,穿衣上海相对保守一些。 一眼望去,李星锋大致就有了分类。 工人、公务员,工程师以及这些人的家属等等。 不同于外面的花花世界,这里的老百姓带着明显的....时代特色。 在后排的摩尔,一边注视这窗外,不由感叹道:“这是大夏?这是江州?“ 说实话,江州那个小破机场,完美符合他印象里的大夏。 平穷,落后! 但是这一进城,他人就有点麻了。 在他看到的文献里,大夏最繁华的城市,应该是魔都,如果不是知道这是江州,他都以为来到了魔都。 摩托车,小汽车,公交车,一样都不少。 路上行人虽然穿的朴素,但是细看之下,朴素的只是穿着,每个人精气神都很好,面色也很红润。 根本没有国外报纸上宣传的那样,大夏的老百姓一个个都吃不饱,佝偻着腰,浑身破破烂烂,不讲素质,看到有钱人就蜂拥而上,伸手要钱。 这里道路宽阔,街道整齐,街面干净,每隔一段距离,街边上就有一个垃圾桶存在。 这里整洁程度,让他叹为观止,这是欧洲那些老牌发达国家都不具备的。 突然间,摩尔脑海里闪过一丝念头:普通的大夏民众,素质很高。 “北城区也被修整过了啊!” 不光摩尔在感慨,李星锋自己心里是感慨。 当年闭着眼都能开的北城区,如今多少有些陌生了。 原先北城区就靠着机械厂和化工厂撑着,两个厂子的工人和家属,加起来小十万人,支撑起整个北城区的生态体系。 十万人,不怎么多。 但眼下这街道上的密集人流,以及络绎不绝的公交车,足以说明北城区的人口已经翻了几倍。 以前,等一趟公交车,怎么都要半小时的样子。 现在李星锋几分钟就能看到一趟。 “虎子,去南城区,还是那条路吗?” “还是那条道,不过街两边的房子都拆了,正在改建。” 李星锋依旧点了点头,是应该拆了。 之前街边的老房子,不是二楼就是三楼,显然已经满足不了江州人口的增长。 “锋哥,老城区改造的项目,还是咱们公司拿下了。” “不过咱们没人手干,所以又外包给了三个省建公司。” 明白了,无非就是老沈这人,想要城市建设,但依旧没钱,搞这个,所以找星海建工出资金,用星海的钱,养活几个省建公司。 “那这个钱,老沈用什么付账?” “沈伯伯在南城区花了一块地。”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的意思是,江州省要作为试点,要放开房地产了,让咱们建商业小区。” 哎!李星锋心里长叹一口气。 这一天来得这么快嘛! “你没给他讲房产溢价的事?” “讲了!沈伯伯也意识到这里面的问题,他也怕房子突然从居住属性变成金融属性,所以只开放给星海建工。” “等那边的商品房建好了,定价上他要过问的。” “你这边的成本测算呢?”房价他是要控制,但这种控制也要符合商业的逻辑,总不能亏钱卖吧! “老城区的改造费用,加上商业小区的建设费用,三百一平左右。” 三百一平米,好小众的数字啊! 这放在另一个时空里,就四大城区的位置,再加上江州的这个人口,一平米至少也得两万块。 “那就是说,一套房子,三万左右?” “嗯!”虎子点了点头,然后继续开口道:“这个价格,其实已经很高了,一对小夫妻,两个人都上班,辛苦点,一个月也就能买两平米。” “这意味着,他们要五年的时间,才能给自己买一套新房子。” “但是五年后,价格会长成什么样,我没办法保证。” “毕竟锋哥你也说了,地方政府需要出让土地来获取发展的资金,地方政府肯定是想要卖高价的,但是这个成本,会通过地产商转嫁给老百姓。” “这种事无法避免。” 李星锋没有说话,这种事,终究还是要看地方政府。 老沈是有良心的,但是老沈之后的人呢? 要不要给周安大爷提个意见,索性模仿半岛的八零后。 大家分房子算了。喜欢重生83,开局一个袜子厂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83,开局一个袜子厂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