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雪姐真好(1 / 1)

隔天胡为民上班的时候,张德宁一脸喜色地找了过来。 “为民,这是我们周主编送你的碧螺春,你收着,千万别客气。” 张德宁没有空着手来,胡为民也没和她客气,“谢了张姐,让周主编破费了。” 他不怎么喝茶,却也不排斥。 而且这两罐茶叶包装那么好,看着就不是便宜货,人家诚心送,他不收反而显得太见外。 张德宁嘴巴一咧,笑着道:“听说这茶是我们社长开会的时候捎回来的,成色特别好。” 胡为民和同事说了声,让她帮忙先看着点,自己和张德宁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 他用张德宁送的碧螺春泡了一壶茶,两人一人一杯。 光闻着味就觉得清香扑鼻,是上好的茶叶,没错了。 “张姐,还没恭喜你,《燕京文艺》上个月可是大卖啊!” 他真心实意恭喜着,脸上的笑容也不是装出来的,“八十多万册,听说比《人民文学》上一期的销量还高,这下,你们算是出名了!” “同喜,同喜。”张德宁笑得合不拢嘴,最近喜事太多,让她这个编辑都不太适应。 “为民,我也不瞒你。这次杂志大卖,《孩子王》当居首功啊!” 胡为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碧螺春的清香在唇齿间化开,他笑着摇头:“张姐言重了。《孩子王》能引起反响,还是《燕京文艺》这个平台好,你和周主编的眼光准。” 张德宁笑着摆摆手:“你就别谦虚了。这都发表一个月了,到现在,编辑部每天还能收到十几封读者来信,都是谈《孩子王》的。” 她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叠信,“喏,这些都是写给你的,主编让我捎来。” “还有信啊,你隔一段时间送一回信,我家都没地儿放了。” 胡为民抱怨两句,却还是接过信。 这是读者的心意,他说什么也不能拒绝。 他看到最上面那封的邮戳是新J生产建设兵团,信封边角已经磨得起了毛边。他心头一热,轻轻抚平信封上的褶皱。 “还有边疆读者朋友寄的信?” “这不正好证明了你那部小说写得好,得到了读者的认可。” “张姐这么说,我有点惭愧啊。” “那就更要用优秀的作品来回馈读者的喜爱了。” “在写了,在写了,不要催了。” “嘿,你写的又不是给我们的。” 张德宁心有羡慕,《当代》能发表胡为民的小说,真是走了大运了。 胡为民理直气壮地说:“没办法,谁让人家太热情,三天两头拜访,盛情难却啊!” 张德宁斜着眼睛看着他,难道自己的拜访还少吗? 也不知道是谁见了她后觉得烦的。 气抖冷! “对了,为民。”张德宁清了下嗓子,开口征求他的意见,“周主编想在这个月办个《孩子王》的创作座谈会,邀请几位评论家和读者代表,想请你谈谈创作心得。” 胡为民的手指在茶杯沿上轻轻敲打:“座谈会啊......” 对于这类座谈会,他是有些抗拒的。 虽然没参加过,但他听说过啊。 不就是请一些人吹捧你的小说嘛,说好听点是交流心得,说难听点,就是捧臭脚。 当然,他也不会妄自菲薄,因为他知道自己写的小说是真好。 但对于这种活动,他是真心觉得没什么用。 “为什么突然要办座谈会?” “因为《孩子王》成功啊!” 张德宁很想翻白眼,要是不成功,哪家杂志社会吃饱了撑的办座谈会。 真当这类活动不花钱? 张德宁耐心解释:“销量的影响就不说了,单说文学界,冯老的评价就让你的作品出了大名,也借此进入了官方的视野。要不然,写得再好,不一定能让《人民日报》帮你宣传小说。” “也就是说我必须去喽?” “呵呵,要不然呢?” “要不……我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你放心。”张德宁嘴角一抽,赶紧补充,“规模不会太大,就二十来人。主要是《文艺报》的几位评论家,还有北大、燕大中文系的教授。”她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笑了笑,“龚雪同志也会来,她最近在《电影艺术》上发的那篇《论知青题材的影像表达》,主编看了直说精彩。” 龚雪的那篇文章也有他的一份功劳,指点的时候,他也没想到杂志社会发表。 更令他想不到的是,张德宁竟然知道他和龚雪之间的关系。 从电影圈到文化圈,两人关系传播的有些广啊! “倒也不是不行,就怕没空。”胡为民的耳根微微发热,假装低头整理信件:“……时间定了吗?” “暂定四月十二日,周六下午。”闻言,张德宁喜笑颜开道:“地点就在文联小礼堂,你知道的,就是上次开《班主任》研讨会那个地方。” 胡为民点点头,突然想起什么:“对了,能不能加个环节?我想请几位真正的乡村教师来聊聊,毕竟小说写的是他们的故事。”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德宁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我回去就跟主编说。” “行吧,那咱们到时候再聊。” “那个为民,新书……” “总得我写完现在这一部吧。” “那好,为民,你也多考虑考虑。” 该说的都说了,张德宁起身告辞,”不耽误你工作了。茶叶要是觉得好,下次再给你带。也别客气,这可是主编特意嘱咐的。" 送走张德宁,胡为民站在窗前出神。 …… 下班后,胡为民又跑到了北影厂。 最近两头来回跑,让他深刻明白了没有私家车的痛苦。 小汽车他是买不起,但自行车咬咬牙买一辆还真不是难事。 春风带着槐花香,吹得他衬衫下摆轻轻扬起。 北影厂门口的老杨树已经抽出嫩叶,在阳光的照射下,投下斑驳的影子。 龚雪正坐在树下的长椅上,手里卷着一份《人民日报》。 当看见胡为民气宇轩昂地走过来,眼睛顿时一亮,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哟,胡大作家怎么有时间来北影厂,买了那么多书可不能浪费了。”她故意板着脸,却藏不住眼里的笑意。 好好好,跟我玩先声夺人是吧? 这招我也会! 胡为民走到她面前,板着一张脸,“好呀,这不是我们在《电影艺术》上发表作品的新锐评论家吗?" “呀,你……你,知道啦?!”龚雪俏脸一红,期期艾艾道。 胡为民面露不满:“好嘛,评论发表也不告诉我,要不是今天张德宁找我,提了这件事,我还一直被蒙在鼓里呢。” “我……我这不是不好意思嘛。”龚雪低下头,捏着衣角轻轻辩解道:“那篇文章本来就是玩闹之作,内容都是你给我提供,手把手教我写的。唉,早知道就不投稿了。” 胡为民捏着手指笔划起来,“怎么就不是你的作品?想法不是你的吗?我就是提了一点点意见而已。” 龚雪“噗嗤”笑出声,“算了,不说这些了。” “最近《燕京文艺》和你的《孩子王》又出名了,闹出了好大动静啊!” “哎呀,一般般吧,毕竟都发表一个多月了。” “你也太谦虚了!”龚雪撇撇嘴,把报纸递给他:“看看吧,《人民日报》文艺版头条,又提到了你的小说。” “《论〈孩子王〉的现实主义力量》?” 胡为民接过报纸,手指不经意擦过她的指尖。那一小块皮肤突然变得滚烫,他赶紧低头看报,却发现自己根本看不进去——龚雪身上淡淡的如同少女般的幽香一个劲儿往鼻子里钻。 "八十多万册啊..."龚雪轻声感叹,“最近北影厂里可传疯了,都说《燕京文艺》捡到宝了。” “北影厂里的人还关注这个?” “真当电影厂的职工只关心电影啊?再说,文学和电影也是息息相关的,谁敢不关注。” 胡为民把报纸收起来,准备回去看:“运气好罢了。”他顿了顿,突然压低声音,“其实...有件事想请你帮忙。" “我……我能帮什么忙?”龚雪再次低下头,耳根泛着可疑的红晕。 “《燕京文艺》要办个座谈会……”胡为民踢着地上的石子,“想请你参加。” 龚雪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着报纸边角:"我?不合适吧..." “怎么不合适!”胡为民嘴角扬起,斩钉截铁道:“你那篇《论知青题材的影像表达》不就是根据我的《孩子王》写的嘛,我看啊,很合适!” 龚雪咬着下唇,睫毛在脸颊上投下细碎的阴影:“我只是个演员...” “可你比谁都懂《孩子王》。”胡为民的声音突然软下来,“你可是第一个看着我写完《孩子王》的人,你不参加,我也不去。” 四周突然变得很静,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心跳。一片树叶落在龚雪肩头,胡为民伸手想拂去,却在半空停住了。 “别,我...我参加就是了。”龚雪突然说,声音轻得几不可闻。 胡为民愣了两秒才反应过来,笑得眼睛弯成月牙:“那说定了!这个月十二号,周六中午一点,我来接你?” 龚雪点点头,突然伸手替他理了理被风吹乱的衣领。这个自然而亲昵的动作让两人都怔住了,她慌忙缩回手,却被他轻轻握住了指尖。 “雪姐……你真好!” “!”龚雪脸色通红,结结巴巴道:“为民,我突然想到还要排练,你……你忙你的去吧!” 看见她像兔子一样跑了,留下胡为民看着她的背影笑出声。喜欢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三国之某多多强势入侵 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 进城后的艳遇生活 瘾欲沉沦 文武双全!唐大小姐叱咤七零年代 梦启七零携空间找军官老公负责 哥,塌房不是入土,干点阳间事吧 轻野 异界共和之路 这个收容物会放凋零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