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天,凌晨五点。 李奕在山林中行走,路过一片墓地,而且放着一副未下葬的棺材。 “真晦气。”他苦笑着摇摇头,刚想远离。 突然间,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呼呼风声中,竟然夹杂着火车的轰鸣声,由远及近。 “又有怪物要来?”李奕微微一怔。 就在这时,原本紧闭的棺盖,竟缓缓推开,一阵阴冷的气息瞬间弥漫开来。 躺在里面的男尸,竟在棺内微微颤动,仿佛正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准备离开这个世界。 紧接着,一道耀眼的火光划破天际,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一列火车如同狂怒的巨兽,穿越时空的壁垒,降临到墓地中。 火光中,那辆由烈焰铸就的列车,清晰可见。 车身蜿蜒曲折,如同一条燃烧的巨龙,在车头上矗立着狰狞的恶魔雕像,双眼闪烁着幽绿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罪恶。 车厢内,无数扭曲的身影,在火焰中挣扎,脸上写满悔恨与恐惧。 “好强大的妖力!”李奕目瞪口呆。 突然,一股强大的吸力,从火车中涌出,将棺材中的那具尸体吸起,瞬间消失在熊熊烈火之中。 李奕定睛一看,那具尸体已在车厢中,面容扭曲,眼睛滴血。 “幸好它不是来找我的。”他轻吁一口气。 就在此时,火车中竟然又生出一股吸力,要将李奕也吸进去。 猝不及防之下,李奕只觉得眼睛一花,转眼之间已在车厢内。 他定睛一看,车厢内面容扭曲的灵魂,竟有上百个,与他熟悉的那些初中同学,长得一模一样。 “我去!玩得这么大!” 李奕苦笑,虽然明明知道眼前的是幻象,但根本就下不了手。 “李奕,你怎么也来了?” “李奕,咱们又见面啦!” “李奕,咱们得想想办法,离开这里啊!” 那些面容扭曲的灵魂,一见到李奕,就像是见到久违的老朋友,一个个都很兴奋,争先恐后地围上来,跟他热情地打招呼。 李奕被他们围得水泄不通,心里无奈,但也不能不理人家,只好硬着头皮,跟他们周旋。 “哎呀,我也不知道,怎么就来了。” “是啊,又见面了。” “大家别急,肯定可以找到出去的办法。” 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一个小时。 可聊着聊着,李奕惊讶地发现,这些灵魂的表情变得越来越狰狞,眼神也越来越凶狠,身上还开始冒出丝丝黑烟,仿佛就要爆发了一样。 “杀死他!杀死这个妖怪!” 突然,那些灵魂像是失去了理智,猛地朝李奕扑过来,想要杀死他。 李奕心里一惊,赶紧往后躲闪,可不想伤害这些曾经的同学,哪怕明知道对方是假的。 躲来躲去,他累得气喘吁吁,心里很焦急。 就在这时,他突然想起,之前在西游秘境中,曾经用神念扫描了不少经文,就储存在脑海中的知识宝库。 有一篇叫做【心经】的经文,据说能净化心灵,说不定能解救这些灵魂。 神念一动,他深吸一口气,大声吟诵起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随着经文的声音,在车厢里回荡,那些原本狂躁的灵魂,竟然渐渐安静下来,身上的黑烟也开始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柔和的白光。 白光越来越亮,那些灵魂的表情,也变得柔和起来,就像是得到了解脱一样。 不一会儿,那些灵魂一个个都消失在白光中,车厢里也变得平静如初。 李奕看到这一切,心里感慨万千,没想到【心经】竟然有这么大的威力,真是不可思议啊! 此时,他依然被困在火车内,略一沉吟,决定专心研究一下【心经】,或许会有意外之喜。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亦被誉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最为精炼且深奥之经典。 此经于大乘佛教信徒,无论是出家,或在家者,均为日常修行中,不可或缺之要典。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大意是,在修行【心经】的过程中,观音菩萨深切体悟到五蕴,即形相、情欲、意念、行为和心灵,皆为空无,从而超越一切苦难。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大意是,舍利子啊,形相与空间是相互依存的,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形相本质上是空的,而空间也并非实体,二者相互转化,密不可分。 同样的,情欲、意念、行为和心灵,这四者也是相互关联的。 它们都源于空无,又回归于空无,体现了空与色的相互转化。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大意是,舍利子啊,一切法则的本质,都是空无的。 这体现了佛教的核心理念,即:万物皆由因缘所生,无自性可执。 因此,空间之中并无形相、情欲、意念、行为和心灵等实体存在。 进一步而言,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与心灵,也就没有色、声、香、味、触、法等感知对象。 更进一步,甚至没有心灵所能感受的界限,没有不能了解的,也没有不能了解的尽头。 最终,直至老死,亦无老死之尽头。 没有苦难的积聚与消散,没有智慧的获得与执着。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大意是,正因无所得,菩提萨埵(即菩萨)依仗般若波罗蜜多,故而心中无有挂碍。因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终得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意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诸佛,皆依仗般若波罗蜜多,而得无上正等正觉(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由此可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难,其效验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因此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其咒说: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大家快去彼岸,修成正果。 【心经】全文虽短,却蕴含着深奥的佛理与智慧,指引众生超越苦难,追求内心的清净与自在。 ……………… 李奕是个吃货,忍不住将美食与【心经】联系起来,加深理解。 想象一下,首先来一道精致的开胃小菜,名为“观自在菩萨的恩赐”。 它轻盈如羽,入口即化,仿佛一股清泉,洗涤心灵,告诉你:嘿,朋友,放下世俗的烦恼,准备迎接更多美味吧! 这道菜的秘诀,在于“自在”,提醒我们享受当下,自在随心。 接下来,是重头戏“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这道菜,听起来复杂,实则味道层次丰富,每一口都是对智慧的深度探索。 想象一下,它是一道由各种香料精心调制的烤肉,外皮微焦,内里多汁,象征着我们在生活的大熔炉中,经历磨砺,最终达到内心的平和与觉悟。 吃这道菜的时候,要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因为“般若”(智慧)可不是一口就能吃出来的! 然后,来点轻松的,是特色小吃“照见五蕴皆空”。 这道菜,看似简单,实则寓意深远,就像一盘清新的沙拉,每一口都能感受到“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的空无。 无论是外在的诱惑,还是内心的波澜,都是暂时的幻象。 吃下去,让它们随风而去,留下的是心灵的宁静与清澈。 最后,当然是餐后甜点“度一切苦厄”。 想象一下,这是一份甜蜜的布丁,滑而不腻,入口即化,代表着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心中有爱,就能化解一切苦楚。 吃下这份甜品,就像是给自己的心灵,披上一层温柔的铠甲,在未来的日子里,纵然风吹雨打,也能笑对人生。 当然,别忘了餐后茶叙,是一杯名为“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的心灵之茶。 茶香气四溢,回味悠长,每一口都是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深刻领悟。 人生的旅途虽长,但只要我们不断前行,终会到达彼岸,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李奕再次虔诚地大声朗诵。 当他念完整篇【心经】时,终于脱离车厢,站在火车的旁边,长吁一口气。 “收!” 他轻轻一挥手,将火车收进七情剑的剑灵世界。 然后,叫来七妙人,尽快将它改装成一辆炫酷的烈火战车,可以是摩托车造型,也可以是轿车、吉普、坦克、游艇、直升机等。喜欢重生2001,我能掌控生死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2001,我能掌控生死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