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停顿了一下,等他们消化了这个信息,又小声说“当然这只是我挣钱的一个路子,前段时间我们进了一趟太阳山。” “我运气好,在一个老树洞里,摸到了一箱子袁大头!” 秀兰连忙捂住自己的嘴,难以置信地看着张卫国,又看了看周围,这会儿回家吃饭的工人都走了。 “哥!你说的是真的,被你找到了银元?” 旁边的丁耀阳也是倒吸一口凉气,手都下意识地攥紧了自行车的把手。 张卫国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我偷偷带去黑市卖了,得了四千八百块。” 说完郑重叮嘱道:“这事儿,你们俩心里有数就行,千万不能跟外人提半个字!”他加重了语气,“秀兰,我跟村里人说是你帮忙介绍,让我在城里工地上干了两月小工,挣了点辛苦钱。” “加上卖膳鱼挣的钱,还找你们俩借了点,这才凑够钱盖的新房。” 他看着秀兰两夫妻:“秀兰,耀阳,这事儿你们得帮大哥圆着点。回去村里,要是有人问起,你们可别说漏嘴了,知道吗?” 丁耀阳连忙点头:“大哥你放心,我们知道轻重,保证不说漏!” 张秀兰定定地看着张卫国,眼神复杂。 她刚才光顾着震惊了,这会儿冷静下来,仔仔细细地打量着眼前的大哥。 还是那张脸,眉眼也没变,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感觉哪里不一样了。 以前的大哥,老实,甚至带着点怯懦和木讷,哪有这么精明。 “大哥,”张秀兰忍不住开口,带着几分探究,“我咋觉,你跟以前不大一样了呢?” 张卫国心里“咯噔”一下,面上却不动声色:“咋不一样了?不还是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难不成我还能多长点啥?” “说不上来,”张秀兰皱着眉头“以前你可没这么聪明,也没这么多主意。” 张卫国心里一阵无语,暗自腹诽:你可真是我亲妹,太会夸人了!谢谢您嘞,以后这种夸奖,还是能免则免吧! 旁边的丁耀阳觉得媳妇这话有点太直白了,赶紧轻轻拉了拉张秀兰的衣袖,示意她别说得太过分。 对着张卫国憨厚地笑道:“大哥,你看这都到饭点儿了,要不跟我们一起回家吃口饭?” 张卫国连忙摆摆手:“不了,我这边还约了人谈点事,今天就不去家里搅扰了。你们赶紧回去吃饭吧,下午还得上班呢。” 他把网兜往张秀兰手里塞了塞,示意三妹拿着。 眼看就要告别,张卫国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脸上的笑容收敛了几分。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对了,还有个事得跟你们说一声。” 看到大哥表情不对,张秀兰和丁耀阳的心也提了起来。 张卫国声音低沉了几分,“王福贵不是个东西,在外面跟村西头的张寡妇搞到一起去了,还动手打了桂花。” 张秀兰瞬间气炸了,开口骂道:“王福贵那个挨千刀的狗东西!他敢打二姐?还搞破鞋?我早就看他不顺眼了!当初就跟二姐说过,让她别委曲求全,可她不听劝,我也没办法。” “行了,现在说这些也没用了。”张卫国打断了她的话,“我已经做主,让桂花跟他离婚了,现在桂花和小妮在咱家住着。” “后天你们回去,看见桂花,啥也别问,别再往她伤口上撒盐,知道吗?” 张秀兰气得胸口起伏,眼圈都红了,用力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哥!你放心!我啥也不说!” “哥,这事你做得对。幸亏你现在脑子清醒,能给二姐做主!” 丁耀阳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大哥,离了好,二姐以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行了,快回去吧,饭都要凉了。”张卫国催促道,不想让他们在这里耽搁太久,也避免引人注意。 “哥,你路上慢点。下午我和耀阳就跟厂里请假,上梁那天我们早点回去。”张秀兰吸了吸鼻子,提着沉甸甸的网兜,心里五味杂陈。 “大哥再见。”丁耀阳也笑着向张卫国道别,大舅子能挣钱,他是真心高兴。 张卫国现在心里装着事儿,骑着三轮车在城里慢慢转悠。 脑子里还在盘算着接下来要干的事,特别是雪梅那个粉馆的计划。 帮她把店开起来,也算是了却一桩心事。 正琢磨着,一股子浓郁的肉汤混合着米粉的香气,钻进了他的鼻孔。 “嗯?”张卫国精神一振,肚子也适时地“咕噜”叫了一声。 他顺着香味儿往前开了几十米,果然,在一个街角处,发现了一个热气腾腾的米粉摊子。 摊子不大,露天的,就支着一口大锅,下面烧着嗡嗡作响的蜂窝煤炉子。 旁边摆了四张矮矮的小方桌,配着木凳子,这会儿几乎都坐满了人,大多是附近工厂下班的工人或者居民。 摊主是一对看起来挺勤快的中年夫妻,正被食客围着,忙得脚不沾地。 张卫国心里一动,把三轮车往路边一停,找了个刚空出来的凳子坐下。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也是一家粉馆,正好他替雪梅踩点,尝尝人家这手艺到底怎么样,顺便看看他们生意如何。 “老板!”他朝正忙着擦桌子的男摊主喊了一声,“来碗排骨粉!” “好嘞!排骨粉,六毛!”男摊主嗓门挺亮,手脚也麻利,先快速收了旁边桌的空碗,又把桌子抹干净,这才过来收张卫国的钱。 张卫国递过去一块钱,男人从腰包里,利落的找出四毛钱零钱递给他。 等待的功夫,张卫国仔细观察起来。 下粉的大姐动作很快,抓粉、烫粉、加汤、放哨子(浇头),动作一气呵成,显然是老手了。 男人则像个陀螺,在几张桌子间穿梭,收钱找钱、端粉送汤、收拾碗筷、偶尔还得应付两句客人的催促,两人配合得严丝合缝,效率极高。 没多会儿,男摊主就把一碗热气腾腾、飘着翠绿葱花、码着几块酱色排骨的米粉,“哐”一声放在了张卫国面前的桌上。 张卫国拿起桌上竹筒里的筷子,挑起一撮米粉,“嗦”地吸进嘴里。 粉倒是挺爽滑,再尝尝排骨,炖得还算入味,就是差点味道,多放点调料才能更正宗。 张卫国在心里摇了摇头,这味道,跟他媳妇李雪梅的手艺比起来,那可差着不止一星半点。 雪梅熬的骨头汤,那是真材实料,鲜美醇厚;她做的排骨哨子,软烂入味,香而不腻。 他一边不紧不慢地吃着,一边继续打量这个摊子。 简陋得很,就一个蜂窝煤炉子,一口锅,旁边几个盆盆罐罐装着调料和哨子。 四张小桌子,每张桌子配四张木凳,满打满算,同时最多也就接待十六个客人。 可就是这么个小摊子,生意却出奇的好。 从客人坐下点单,到老板把粉下好端上来,顶多也就五分钟。 吃粉的人速度更快,埋头“呼噜呼噜”一阵猛嗦,快的十分钟解决战斗,慢的也就十五分钟。 人走人来,桌子几乎就没空过。喜欢重生1985:15天赚了30万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1985:15天赚了30万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