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50章 老王家儿媳妇 治亲爹就一个字
钱到用时方恨少,事逢急处始知难。
一件件等着用钱的事情,使得徐宁倍感头昏脑胀,以前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如今当起家才知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但是,徐宁并没因此惊慌失措,这点小事还不至于让他陷入凌乱,当前的事情瞅着是挺多的,一件件捋顺不就清晰明了么。
他在心中盘算等盖完房子差不多是七月中旬,那时候正是放山抬参的好季节,去山里抬半个月参,八月份出了山就将下屋的熊胆和各类皮子收拾收拾,一块送到省城卖掉。
许炮的大儿子许鹤就在药厂,收药的价格比街里供销社贵多了,比如一根参在供销社能卖1000块钱,在省城药厂就能卖1300!这么多熊胆和皮子,咋的都能多卖两千块钱。
钱到手就赶紧将包楞场的钱给林场,不能让张德玉临着退休还给他做担保,那不是逗老头玩么。
四点钟,徐宁将孙继业、柴兵送回家,让关磊、王虎陪着他们唠会嗑,他则是转身返回了李福强家,这帮人给他家和老王家干了一礼拜活,第一阶段刚干完,他得去打个照面说两句客套话。
“于大爷,这些天辛苦了嗷,明个搁家好好歇两天。”
“峰哥,这阵子没整肉,后个你跟我老舅、老哥开拖拉机去南北屯转转,开拖拉机省劲儿!”
“张叔……”
一句句客套话将品着小酒的众人整得挺乐呵,拽着徐老蔫直说二宁办事利索,会唠嗑,有本事。
徐老蔫咧嘴忍不住的笑,却说:“诶呀,他闲着没事就作点妖,快别夸他了。”
刘丽珍在旁边听着也相当高兴,哪个当爹妈的不愿意听旁人夸自家孩子啊?
徐宁打过招呼,便和老妈、杨淑华、李福强回了家,留下徐老蔫和王二利招呼他们。
刚进门,徐凤就扑了上来,嬉笑说:“二哥!咱鸿雁侄女挺腼腆的啊。”
刘丽珍抓住她脖领踢了一脚,“你咋这么能叭叭呢,还侄女!”
“那按照辈分她是得管我叫声姑……”徐凤噘着嘴有点不理解。
徐宁牵着徐凤胳膊说:“你别搁人堆里喊侄女侄女的,她比你大七岁,谁能扛得住这么喊?”
“那我不吱声了,行不。你瞅瞅咱妈,闲着没事就扒拉我,我好像是她玩物……”
刘丽珍抿嘴笑:“生你们仨是为了啥?我和你爸不就是为了玩么。”
“诶呀!”徐凤脑瓜子一阵眩晕,被老妈话语将玻璃做的心伤透裂纹了。
屋内,王彪、刘天恩、黄林等人在和柴宝童、孙连军等人唠嗑,杨淑华和王淑娟紧忙给孩子热菜,虽然李福强家正在吃晚饭,但那些菜哪有老徐家晌午吃的好啊?
而且这帮孩子都嘴馋,刘丽珍肯定得将最好的留给他们。
“姜球儿咋没过来?彪啊。”
王彪说:“她回家缝书包去了,那我去喊她啊?”
“赶紧去,寻思啥玩应呢?”
徐宁安排完之后,转头便瞅见李福强正在给柴兵、孙继业点烟,他说:“明儿不用起太早,我大哥正好去南边拉柴火,咱跟车走就行。”
柴兵吐出烟雾,点头:“成,明个还去西马垛子啊?”
“去双峰岭后边的老牛沟吧,那边有小河,备不住能遇着狍子。”
孙继业笑说:“这边你是主道,我俩跟着你走,你说啥是啥。”
定下明个跑山的路线,徐宁就去给狗插食了,当院中徐凤和孙莲芳叽叽喳喳的讨论着,话题是围绕柴鸿雁和孙连军,这帮孩子时不时往西屋瞟一眼,因为孙连军和柴鸿雁就在西屋唠嗑,徐宁觉得有些好笑,他们都没到相亲的年纪,所以对这种事略微有点好奇……
王彪和姜球儿进入院,以前姜球儿有点抹不开面,与王彪混时间长以后,现在见着人也能放得开了。
柴兵挺好奇的询问她是谁家姑娘,王彪相当有危机感的说:“三哥!她现在是老姜家姑娘,但往后应该是我们老王家的儿媳妇!”
“诶我……”
这话将柴兵、孙继业等人逗得捧腹大笑,姜球儿脸色微红,抬手拍了他一下,却没有出言反驳。
柴宝童笑说:“彪叔,下手挺快啊,提前都寻摸好啦。”
王彪摆出长辈架势,道:“那必须的!这年头干啥都难,所以找对象得打点提前量,是不,二哥!”
徐宁摆手:“你可别问我,你八九岁的时候就起心思了,可不是我教的嗷。”
徐凤说:“可不咋滴!我彪哥就长个歪心,成天不琢磨学习,就寻思搞对象这点事。”
“哈哈哈……”
六点多钟,徐老蔫将众人送走后,便和老姜、王二利、大喇叭等人回来了,他们在屋里边喝茶水边唠嗑,眼瞅着快到睡觉的点了,老姜、大喇叭等人领着孩子就各自回家了。
孙继业和孙连军跟着关磊去了他家,既然到了庆安肯定得跟老孙家姑爷子住一宿,顺便瞅瞅这座房需要修啥缺啥,回去也好和孙继伟汇报。
柴鸿雁、孙莲芳、关和王淑娟住东厢房,下屋的炕能睡下六人,欠登儿徐凤肯定得抱着枕头去挤一宿,而柴兵和柴宝童则是跟徐宁住在西屋……
翌日,鸡鸣狗叫,天色骤亮。
灶坑里响起噼里啪啦的烧柴声,锅里蒸的是猪肉洋葱馅的大饺子,今早刘丽珍、杨淑华等人在老王家包的。
关磊和王虎去老秦家拎回来两水梢豆浆、豆腐脑,杨淑华正在东厢房打卤,豆腐脑的卤子很简单,拢共就三样东西,鸡蛋、木耳、淀粉,打出来的卤子黏糊,瞅着有食欲。
徐宁从茅房出来进屋跟老妈叨咕,“等重新盖茅房,必须得用砖砌,木板四处透风啊!”
刘丽珍没爱搭理他,摆手:“你乐意咋整就咋整!”
“诶呀,你瞅你……那待会你给我大哥拿150块钱,午后矿场过来给送炕石,三车拢共150。”
“恩,知道。”
韩凤娇起身询问:“二宁,三车炕石够十间房么?”
“够!我于大爷都给算完了,加上从我三叔家捎过来的半车,三车半正好够用!”
两家共同盖房,只要有钱的地方,刘丽珍和韩凤娇就各掏一半,这样结账好算不容易乱套,而且她俩将每一笔销都记到了账上,等房子盖完再算算拢共了多少钱。
“对了,昨儿过来量大门尺寸的李师傅,应该得给咱拿两套铜门环、合页啥的,你多给我大哥拿100块钱吧,省着不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