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燃2001 > 第411章 都是萝卜!

第411章 都是萝卜!(1 / 1)

吴楚之嘿嘿坏笑着关掉了窗口,转头望着下面笑得不成人样的众人,耸耸肩,若无其事的站起了身, “看吧,这就是当代年轻人的社交方式。” 满脸懵逼的富桦,指着大屏幕结结巴巴的开了口,“吴……吴总,对面是企鹅的马总?” 吴楚之一脸沉痛的点了点头,而后打开自己主QQ的好友界面。 一个名叫‘鹏城马分身’的分组下面,有着二十多个女性头像。 “看吧,这些号都是那死变态的!” 云栖、予安、绾颜、凛见…… 山月谣、绘梨溪、春时雾、逢时樱…… 雪舞乱世、浅夏少女、青丝高挽、开心饼干…… 凌晨四点半、树深时见鹿、一纸水与青、风吃掉月亮…… 一个个或温柔诗意、或清新自然、或文艺复古的女性ID让简直众人无法直视。 太辣眼睛了! 笑声愈发浓烈,会议室瞬间炸开了锅。 “我滴个神啊!” “我艹!我就说罢!网恋是要不得的!太恶心了!” “不,你应该说马总真是个狠人!太敬业了,你们看那些号码,全是五六位数的,说明马总当初…… 哈哈哈哈!不行了,我实在编不下去了!” “怪不得他抄ICQ抄得一点都不脸红!” “哈哈哈,我就想知道那些被马总骗的男生,知道真相后的表情!” 众人万万想不到平日里带着金丝眼镜斯斯文文、一副严肃不苟言笑的马总,私底下竟藏着这么一颗…… 戏精的心! 吴楚之一脸坏笑的摊了摊手,“这就是网络的乐趣,谁也不知道屏幕对面的是谁。 是男是女? 是老是少? 都不清楚。 也无需在意。 情绪是一种价值。 所以,当80后在现实社会里失去话语权后,网络这块净土成为了年轻人发泄的地方,也是日常交流的隐蔽空间。 所以,我才会说,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网吧市场会逐渐衰亡,而个人计算机市场会逐渐兴起。” 说到这里,他耸了耸肩膀,指着那边还没关闭的对话框, “看吧,撩骚是需要空间的。” 众女怒了,一个个神色不善的用眼睛剜着会场中间那个死渣男身上的肉。 但众人却悟了。 不得不说,还是年轻人玩的花啊! 也不得不说,不愧是风流倜傥的小吴总! 他是怎么有脸这么聊的? 坐在这里的70后很少,但怎么算,他们最大的也不过31岁。 虽然70后结婚很早,毕竟那会儿25岁就算晚婚,但单身的还是有。 几个单身狗对视了一眼,决定会后找董事长取取经。 吴楚之让工作人员调出了一个PPT,“大家看,这是五年来,每个季度的品牌机销量。 从总体上我们看出,从1998年到2001年前三季度,各年的品牌机全国销量分别是373.5万台、448.7万台,620万台,680万台。 增长率分别是16%、20.1%、38.2%,而今年,保守预计也会在30%以上。 老富,你作为一直站在销售前沿的人,你感觉这几年的增幅来自哪里?” 富桦沉思了片刻,缓缓的开了口,“吴总,每一年增长的原因其实都不一样。 1997年,当年幻想发动了4次价格战,将品牌机的价格拉低了42%,降到万元以内,使得很多家庭购买者购入了人生的第一台电脑。 1998年,国家启动了信息化建设,我个人的销售经历告诉我,这一年的增长明显来源于公司的大宗采购。 1999年,电子商务开始兴起,这一年是互联网企业大采购的年份。 2000年,幻想发起了连续6波价格战,将主流品牌机的价格直接拉低到了6000元的价位,家庭市场再度启动。 2001年的前三季度,依然是维持2000年的势头,当然这也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的,老百姓腰包鼓起来了。” 吴楚之笑了笑,用遥控笔点开了下一张PPT。 《1994年-2001年三季度家用品牌机销量图》 看着这图,会议室里的众人有点麻木。 看来这位年轻董事长,很喜欢用数据说话啊。 而且,准备的也很详细。 以后…… 在这位小爷手下可不好忽悠了! 对于吴楚之有这样的数据,他们并不惊讶。 虽然世纪交替之时,还是数据的蛮荒时代,但是只要有心,总能知道在哪能搞到。 工信系统的数据也许会失真,但是看趋势还是比较准确。 毕竟…… 数据造假,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甚至,在有的时候,造假反而更难,因为需要考虑的点位更为复杂。 数据,特别是经济类指标数据,是有逻辑的,彼此之间,也是有勾稽的。 不是说无法造假,而是要想不被人识破,你得遵循数据本身的规律。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所以,一般情况下,有些指标是不会造假的。 比如电脑的销售数据。 底层数据就在那摆着,这又不是什么需要对公人系统进行考核的数据,顶天了也就是粉饰太平时添了几个数而已。 不过让众人感到惊诧的是,家庭品牌机的销量增长率竟然一直保持在30%以上,这让大家特别是在场的那群80后有点难以接受。 要知道,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某几个年份,是下岗潮和经济软着陆的年份。 放在其他国家,完全可以叫做经济危机的时候。 “这太不合理了!90年代中期的数据怎么可能有这么高?” 富桦惊叫道。 坐在角落里的孔昊却撇了撇嘴。 有个屁的不合理。 这事,连他都知道是为什么! 真是一群猪! 吴楚之正要反驳,余光瞥见角落里正在翻白眼的孔昊,心中一动。 其实,自己这个发小义兄弟,对这现象是很有发言权的。 他坏笑一声,“小孔总,看样子你不太赞同富桦总的观点,你来说说?” 众人纷纷扭头,目光瞬间汇聚在孔昊身上。 对于果核科技这位年轻到令人发指的首席科学家,他们也很是好奇。 听说,公司最核心的几个拳头产品,都是这位还不满18岁的天才少年开发设计的,且没有任何水分。 吴楚之也不管孔昊现在一脸惊恐的表情,要过一个麦克风,径直走到他的身边,递给了他。 孔昊满脸写着无奈,麦克风被吴楚之塞到手中,他下意识地想要拒绝,压低了声音, “楚楚,别搞!我不行的!” 吴楚之低声回了一句,“没事,大胆说。你兮兮姐看着你的。” 这话说的,孔昊很想把麦克风呼他脸上的。 特么的! 你也知道兮兮姐在啊! 微微侧身目光越过吴楚之的肩头,不出意外,他看到了凌婉兮的笑靥。 她正微笑着看着他,眼神里满是鼓励 孔昊勉强的笑了笑。 他也知道,恐怕此时自己脸上的笑估计比哭还难看。 吴楚之靠过去,压低了声音继续说道,“怕个屁,记住,你是股东!大不了把他们全部开了!” 孔昊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他缓缓抬起头,飞快的环视着会议室一圈。 他想起了高中时,他问吴楚之参加那种辩论赛或者演讲的时候为何从不紧张。 他记得吴楚之这么说过,目光不看他们的眼睛,只看他们的头顶,当他们都是一颗颗萝卜就好。 孔昊咬了咬牙巴骨,而后深吸了一口气。 都是萝卜! 他清了清嗓子,目光再次与凌婉兮交汇,她的笑容仿佛给了他力量。 好吧,戏台子都搭好了,自己再紧张也没用,孔昊朗声开了口, “各位同事!关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是和知识分子地位崛起分不开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个词语,‘脑体倒挂’?” 他和吴楚之、秦莞的家庭经历,对这个现象确实是最有发言权的。 他们的父母,便是如此。 不待大家回答,孔昊自顾自的讲了起来,“‘脑体倒挂’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特有的一个名词。 在当时,中青年知识分子收入普遍低于同龄的体力劳动者,其中当初归属中枢的在外央企的工程师的待遇最低。 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区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所具有的不同价值,追求劳动者形式上的平等,即结果平等,而忽视了实质平等。 假设有两个初中毕业生,一个马上就参加工作,另一个要读完大学才参加工作。 这样,大学毕业生的工龄比初中毕业生少了7年。 而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本科毕业生的月薪是62元。 工作了7年的初中毕业生铁定是六级工,月薪达77.1元。 这15.1元的工资差距,大学生也许到老也无法赶上。 因为按照当时一刀切式的工资计算办法,工资级别只看工作年限。” 对孔昊这么清楚,吴楚之是一点儿也不奇怪。 因为,这是当初他们父母面临的选择。 五六十年代,每家每户都是有好几个孩子的,一个设计院家属区大院里,通常有数百个同年龄段的孩子。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子承父业的继续做工程师。 在当初的年代…… 能吃饱饭才是第一位的。 所以,不少人都去做了工人,也有不少人去当了兵。 那会儿,想做工人,还得托关系。 在座的也是经历了那个脑力劳动如猪狗的年代,自然也心理了然。 甚至,没有那一阵的春风到来,他们这群人也没法坐在现在的位置上来进行高谈阔论。 说到底,作为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他们也是这次知识分子崛起的受益者。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生意人的腰包都逐渐鼓起来,个体户、万元户层出不穷。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知识分子除了每月领取微薄的工资,没有任何能够创造财富的机会。 ‘教授卖烧饼’,‘医生摆地摊’的现象成为人们争相谈论的客观事实。 曾有人算过一笔账:1985年,一个茶叶蛋的成本为0.15元,市场售价为0.40元,一天只要卖出100个茶叶蛋,每月至少有750元收入。 而从事导弹原子弹研究的科学家,月薪最多不过400元。 ‘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 这是80年代初社会流传相当普遍的一句大白话。 这句大白话,相当形象地描述了那个时代体力劳动者的平均收入高于脑力劳动者的脑体倒挂现象。 而‘脑体倒挂’这样的现象,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 孔昊说罢,看了看会议室里众人的神色,见大家饶有兴致的在听,也放松了下来,越说越流利, “当时,在国家的大力引导,拥有丰富科学知识的科技人才、拥有先进管理知识的管理人才逐渐成为香饽饽,人才战略也成为各级政府必抓的重要工作。 从90年代开始,全国家庭的年收入在快速的增长,但其中教授、医生、会计师、律师、工程师等传统的知识分子收入,增长速度远高于社会平均数。 到了90年代末,当全国年平均收入增加到近万元的关口时,上述五个行业的平均年收入已突破10万关口。 当然这是个平均数,而非中位数,但是相对普通人而言,他们的收入是普通人的几倍以上。” 孔昊望着会议室里的众人,再也没有紧张。 毕竟这些东西,是他的亲身经历。 也曾经是锦城七中的社会实践调研课题。 当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让教育界最为触动的,并不是韩寒的《杯中窥人》。 而是另一篇文章,《来自沈庄的报告》。 这篇文章,促成了一次教育的探索乃至后续的改革。 中学教育不再崇尚讨论‘白马非马’、‘濠梁之辩’,而是除了课堂学习外,中学生需关注社会现实,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思考。 “当家庭的收入处于一个贫穷的阶段时,为数不多的收入,将被用来维持生计,投入教育的成本将会大打折扣。 知识分子为代表的中产家庭的教育资金相对来说比较充足。虽然算不上特别富裕,达不到学生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程度。 但他们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远高于普通人,计算机这样的重要未来生产力工具,成为了他们满足基本家电配置后的首选。 于是在9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家庭计算机销量在经济下行的大趋势里依然保持着快速的增幅。” 吴楚之微微一笑,他家的第一台家用电脑就是购于1994年。 那时的486电脑堪称天价,要2万多一台,是他父亲吴青山半年的奖金。 孔昊口齿伶俐、思路清晰的讲述,让这会议室在座的诸人眼前一亮。 又是一个妖孽! 他们还以为孔昊只是一个电视上、文学作品中那种典型的科技天才少年。 为什么说是‘只是’? 因为,这种人,你只能仰望,然后鼓掌,并不能亲身感受他的厉害。 甚至会刻板的认为他们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 书呆子plus Ura版。 但是…… 一个能听懂人话,且能说人话的天才少年出现在眼前时,众人莫名的心里一松。 毕竟,这是公司的首席科学家,这代表着公司的研发端到生产端是沟通无障碍的,不会出现两拨人鸡同鸭讲半天后,都撂下一句狠话‘你怎么就听不明白我的话呢!’ 此时,不少人心里都在盘算着这个年轻核心团队的可行性。 独自镇守锦城总部、果核实质上的二号人物叶小米,核心技术的开发者——孔昊,几次谈判果核最锋利的刀——王冰冰,三篇雄文定天下的刘蒙蒙…… 这年轻董事长夹带子里人才,貌似也不少啊。 吴楚之笑着让孔昊坐了下来,开始总结着,“90年代的知识分子收入崛起,支撑了家用个人计算机发展的黄金十年。 那么,各位,注意了!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计算机价格的不断下降’,这两个条件! 将构成我们面临的当下及未来十年,家用个人计算机的销量的增长逻辑。” 说罢,他望着会议室里的众人,“大家可能觉得我是在兜圈子,其实我说这么多,就是为了告诉大家一件事: 个人计算机已经从精英阶层的家庭教育工具,开始转变为年轻人,特别是年轻大学生必备的生产力工具。” 吴楚之坐回了位置上,灌了一杯水后,继续开口说道,“关于计算机是否是大学生必备的生产力工具,我想,这个事实已经无需赘言。 现在的招聘需求里,绝大多数企业已经加上了‘熟练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 他顿了顿,“那么,对于市场的前景,我们可以这么下个结论:年轻人的需求将奠定未来十年家庭品牌机的增长趋势。 相信这点,大家已经能够明白了吧?” 吴楚之和孔昊的分析,让会议室的众人统一了思想,对这个结论很是认同。 吴楚之起身走到富桦的身边,注视着他,“老富,你是搞营销的老资格,我们现在目标很明确,就是年轻大学生。 你告诉我,我们该怎么营销?” 富桦明白了过来,“针对大学生的个性,展开关系型营销。” 吴楚之微微一笑,“老富,具体点。” 富桦闻言却有点抓耳挠腮的,结合果核公司一系列的营销动作,他有点开悟。 但要让他具体说出来怎么怎么滴,他表示有点为难他了。 ……喜欢重燃2001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燃2001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真没想穿越呀 积怨(姐弟骨科) 大小姐重生七零,冷戾大佬掐腰哄 【综】神使进化论 重生年代俏媳妇 海贼:神装在身,我硬抗古代兵器 高冷仙君吗?怎么一摸就哼唧唧 穿成恶毒女配怀了学神男二的崽 穿越兽世,大蛇他粘人又小气 王妃她表里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