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为公司还是厉害,实力还是在的……” 大米汽车。 刚刚结束了大米汽车上市的讨论会议,会议通过了大米汽车全员持股计划,划分了期权。 然后,雷布斯和李易谈起有为公司和力神汽车、燕都汽车集团达成深度合作。 有为公司将为两家汽车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有为公司将直接入股力神汽车,双方合力开发‘问界’汽车! 和燕都汽车集团的合作,则是双方合作成立新的公司,共同持股‘享界’汽车! 这个合作,全程由有为公司负责:技术支持、软硬件的选择和使用、甚至是品牌的运营……其他两家公司,可以说就出部分资金、资质、生产能力等资源就行! 相当于将整个品牌,都交给有为公司,脏活、累活都由有为公司搞定,两家汽车公司等着拿图纸造车、开卖就行! 力神汽车和有为公司合作,那是因为在众多车企中,力神汽车实力并不出众……哪怕和星海科技合作,拿到星海科技L5天息无人驾驶解决方案、甚至是整车的解决方案,也运营不起来! 品牌实力、品牌认可度不行,根本没人买单。 你用的是星海科技的L5天息无人驾驶解决方案? 我也是! 你用的是星海科技整车解决方案? 巧了,我也是! 我品牌实力更强、品牌认可度更高,消费者愿知道我的品牌,知道我的品牌口碑,是品牌……不像力神汽车?是什么杂牌? 这怎么比? 怎么卷? 哪怕是价格低,力神汽车也卷不过! 所以,准备尝试一下,和有为公司合作的模式。 风险是有的,但和有为公司的这种全新合作模式,风险是可控的! 还有有为公司的品牌赋能! 有大米公司造车取得巨大成功……和有为公司的合作,还是可以期待的。 毕竟,较比大米公司造车、大米公司的品牌……有为公司的实力、品牌认可度,其实更高! 不过,大米汽车造车能取得巨大成功,也是有星海集团、星海宇航……有李易全力支持。 整体来说,大米汽车造车,各方面都不比有为公司差。 和有为公司合作造车,能不能取得成功? 还要打个问号! 但也比力神汽车自己造车、打造一个新的车厢、新的品牌要好太多,可以期待! 至于燕都汽车集团? 这是官方车企中,最早一批做新能源汽车的公司,虽然更多是做低端车型……借助自身的实力和关系,新能源汽车也是大卖,特别是出租车和网约车,随处可见。 低端品牌、低端车型,利润不高! 甚至:就没有利润! 早期各大车企内卷、是有国家高二补贴,随着补贴退坡……价格也不敢提升……不过,零部件价格各方面成本也是逐年降低的。 也不会亏太多、甚至有微薄的利润。 反正早期,大家都不可靠卖车来赚钱……而是靠新能源积分! 燕都汽车公司,也想做高端车型、做做高端品牌! 看BBA、看大米汽车高端已成……大赚特赚,谁不羡慕?谁不眼红? 可高端车型、高端品牌不是那么简单的! 做出来,也要有人买单才行! 燕都汽车和有为公司之间合作很早就开始了,可以推到两年前。 所以,有为公司这种合作造车模式推出后,燕都汽车集团是最先响应大车企! 还是官方车企! 从燕都汽车集团,是最早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就能看出来,这家车企还是有魄力、敢于创新的! 实际情况可能是:不做选择、不去创新……不去做新能源汽车,找新的赢利点,等待燕都汽车集团的就是:死路一条! 燕都汽车集团……听名字就知道在燕都。 可大米汽车、大米汽车超级工厂,也是在燕都! 大米汽车也在燕都,在燕都有燕都汽车集团的情况下,拿到的造车资质……你猜燕都汽车集团让出了多少东西? 现在大米汽车手里可是有百万订单! 燕都汽车集团和大米汽车,谁才是燕都的亲儿子? 大家心里有数了吧?! “你觉得这种合作模式如何?” 听雷布斯这样问,李易知道这家伙是想问:有为公司和力神汽车、燕都汽车集团的合作,能不能成功? 雷布斯也不是怕。 毕竟,大米汽车手里握着超100万订单,证明大米汽车已成! 而且大米汽车可以中高端,都成了! 根本不慌! 雷布斯和李易谈起这件事,只是因为,大米汽车和有为公司有些相似……都搞手机的,也都搞通讯,只不过有为公司实力更强,大米公司是新晋。 两家公司也是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 关心一下自己的战略合作伙伴公司! “成功的可能性比较高!” 李易对有为公司这种合作模式微微点头。 这种合作和星海科技的魔衣,又有所不同。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星海科技和其他车企的合作模式,更加简单,就是常规的车企和供应链之间的合作。 而有为公司和车企之间的合作,会更加深入。 但也限制了,有为公司这种合作模式不可能和太多车企合作。 李易思索了片刻后,才接着说道:“我是认可有为公司的实力和品牌运营能酿成,就看和有为公司合作的车企,配不配合,就怕那些车企有太多自己的想法,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一家车企……越是大型车企,内部权力竞争越是:乱! 而且,这种合作取得成功后,可能会有实力大的车企觉得:我他喵可是老牌车企、能成功全靠我……你有为公司只是搞通讯的、搞手机而已! 这种情况,绝对会出现的。 不用想也知道。 不过,因为李易的出现,有为公司和其他车企的合作,似乎更深入一些。 一来就是入股、或者成立一家新公司共同合作、共同持股……话语权应该更高,能尽可能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反正,有为公司跨界,进入造车领域。 有人看好! 也有人不看好! 整个汽车领域太热闹了……每年要倒闭那么多车企……有为公司进入这个领域又怎么样呢? 现在国内还有大几十家车企呢! 卷! 最后新能源汽车公司+传统车企,也就能剩下那么十几家! 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看的话……可能最终剩下的车企,或者说混得好的车企:只有几家? 这是必然的! 任何领域都是如此!喜欢重回高考,暑假从10元赚到2亿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回高考,暑假从10元赚到2亿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