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吧。”谷诗晴随意地答应下来。 她很喜欢跟沈晓玉相处,既然爸爸和姑姑都支持她,那她就去跟沈晓玉做生意好了。 隔天,沈晓玉跟康易川约在东方饭店见面。 沈晓玉一行三人在饭店门口遇到了早就等在这里的谷诗晴。 得知谷明朗让谷诗晴来给沈晓玉帮忙,沈晓玉十分高兴地答应下来。 她现在确实有些缺人手,谷诗晴虽然家境好,但却没什么大小姐脾气,愿意踏踏实实跟着她做事也不错。 康易川今天穿得比前一天晚宴相比更张扬一些,沈晓玉坐在他身边,甚至闻到了淡淡的香水味。 她心中不免有些犯嘀咕。 这个康三少未免有些太骚包了。 “沈小姐,这是我手下员工做的百货商场计划书,你可以先看看。” 康易川递给沈晓玉一份文件,沈晓玉打开,仔细地看了起来。 这份文件写得十分详细,能看出来康易川应该筹备百货商店项目已经很久了,就连商场选址和售卖的货物都有详尽的清单,甚至还有个商场装修的概念图。 不得不说,光是这份文件就已经能体现出康易川的生意头脑了。 沈晓玉看完之后,将文件还给了康易川。 “不愧是康氏,这个计划书做的很好,各个方面几乎都考虑到了。” 见沈晓玉满意,康易川也笑了起来。 “这个项目启动资金预计150万,沈小姐出资20万,占股20%。” 听到这个数字,沈晓玉笑的有些玩味。 启动资金150万,她只出了其中的13%,却占股20%。 “康先生这个算法我倒是有些看不明白了,你出资占大头,我只出了20万,却占股这么多,我哪里有这么大的贡献?” 康易川道:“沈小姐,我虽然出资多一些,但我对内地可没有你这么了解,之后百货商场的一些重要关节,还需要你来帮忙出出主意。” 这是暗示她要帮忙打通谷明朗那边的关节了。 这倒没什么,谷明朗把谷诗晴放在她身边,估计也做好了这方面的打算。 对于康氏集团,谷明朗想必也做过了解。 “这没问题,需要和政府部门对接的工作,你可以直接联系谷诗晴。” 谷诗晴点点头,这部分工作倒是很适合她。 康易川随即让身边的助理拿了一份合同出来。 “沈小姐要是没有什么其他问题的话,咱们可以把合同签了。” 沈晓玉将合同仔仔细细看了一遍,没看出什么问题。 但她却始终没有落笔签字,而是抬起头看着康易川。 “康先生,我有几个建议,你要不要听一下?” 康易川一愣,看了看沈晓玉身边的谷诗晴。 虽然不知道沈晓玉和谷明朗是什么关系,但谷诗晴却是谷明朗的亲女儿。 难不成…… 沈晓玉是想借此机会,跟他透露一下鹏城未来的政策方向? 他心中一喜。 这个百货商场的项目他筹备许久,虽然投资不算高,与他两个哥哥手底下的任何一个子公司相比,都有些拿不出手。 但百货商场却是他以小博大的重要砝码,在他两个哥哥发现他在内地的动作之前,他必须尽快作出一些成绩来。 他赶忙道:“沈小姐请说。” 沈晓玉悠悠道:“你们做的计划书中,选址里有个备选项是罗湖东门,我建议选址选在那里。” 康易川一怔。 他手底下的人在鹏城做了许多调研,选出了几个备选的商场选址,其中一个就是罗湖东门。 罗湖东门是鹏城最早的商业中心之一,因为毗邻香江,又是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所以地价要比其他位置高上不少。 康易川这边资金本就有些周转不开,要是选择罗湖这个位置,光是地价就比其他区域高上好几倍,所以他一开始就放弃了罗湖这个位置。 “这个……”康易川有些犯愁,“资金上有些困难啊……” 沈晓玉点点头,“罗湖东门这个位置地价确实要比其他区域高一些,但这里可是鹏城的核心位置,又紧邻罗湖口岸。把商场开在这里,不仅能吸引内地消费者,还能吸引大批香江的跨境消费。” “而且这个位置离火车站、汽车站和口岸都不远,人流密集,有着天然流量。” “东门老街有着百年商脉基础,本就有不少商户扎堆在那里,越热闹的地方越吸引人,越吸引人的地方越繁荣,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正循环。” “选择其他位置的话,固然地价便宜,但除此之外再无优势。去全是农田和工业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地方开一个商场?”沈晓玉摇摇头,“我觉得不是什么好选择。” 沈晓玉没说的是,未来的罗湖东门的核心地位将会进一步稳固,将会发展为华南最大的零售市场。 接下来的几年,罗湖这里还会有源源不断的资源,鹏城首个外资酒店、首个商品房小区均落地于此。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政府还会在几年后将东门升级为现代商业街。 沈晓玉这么一通话说下来,屋内众人都有些怔愣。 康易川有些讶异。 他主动邀请沈晓玉参与他的百货商场项目,主要目的是为了蹭上谷明朗的关系,其次是图谋美色,为了接近沈晓玉这个人。 倒是一点都没考虑过沈晓玉的商业头脑。 没想到,沈晓玉一番话说下来,有理有据,让人信服,康易川甚至找不到理由反驳。 谷诗晴双眼亮晶晶地盯着沈晓玉。 即使同为女性,她也难免为沈晓玉的魅力所折服。 康易川咬咬牙,道:“行,就选在罗湖东门吧。” 只不过多十几万地价而已,他把前年过生日时老头子送他的车子卖了就行。 沈晓玉点点头,又道:“还有……” “商场的地下停车场最好按照香江太古城的标准建造,还要预留电梯井道。” 虽然她口口声声‘建议’、‘最好’,但语气十分坚定,好像不容反驳。 康易川皱了皱眉。 “电梯井倒是可以,可内地哪里用得着太古城那么大的停车场……”他轻咳一声,“咳,我的意思是,鹏城现在有车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建设那么大的停车场,不是浪费么。” 的确,这时候的鹏城机动车总量还不到2000辆,而这其中的私人汽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几乎全是政府机关和外资企业的公务车为主。 这时候汽车价值高昂,一辆车约20万元,而普通家庭的年收入还不足千元,汽车是彻头彻尾的奢侈品。 而沈晓玉却知道,一年多之后,首家中外合资车企即将在鹏城成立,鹏城的机动车总量将会翻上三倍。 而在五年后,这个数字将会翻上十几倍。喜欢重回八零,撩汉致富两不误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回八零,撩汉致富两不误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