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雯心笑着说:“我们怎么不组织,我们只是隔一周组织一次,不那么频繁而已。” 高远哦了一声,表示明白了。 田壮壮问他道:“高老师最近写什么新作品没?” 高远笑着说:“哪有什么新作品啊,这不刚拍完《大撒把》么,还没顾得上考虑以后写点儿啥呢。” “您这产量高得吓人,一年写三个本子,还全被拍成电影了,再写一个,可让其他编剧咋活啊?”少红大师笑着打趣道。 高远对这位的印象,怎么说呢? 既谈不上有多好,也谈不上有多恶劣。 你说她没水平吧,她执导的影片《红粉》,获得了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杰出个人成就银熊奖、第3届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还有电视剧《金粉世家》《大明宫词》,多棒的片子啊。 你说她有水平,一部《红楼梦》拍得宛若《客官上青楼》。 高远笑笑,对她说道:“我写东西快,脑子里故事成型了,动笔对我来说就不是件特别难的事情了,顶多多费点工夫。” 少红大师叹声气,道:“这年头儿,最难的就是原创啊,其他厂大多都还在改编名着的时候,咱们北影厂的青年才俊已经开始独立创作故事了,无疑走在了其它制片厂的前面。” 这话高远爱听。 他笑嘻嘻说道:“您捧了。对了,您二位另一个小伙伴呢?今儿怎么没见着?” “您说恺歌啊。” “对。” “我俩也不知道他最近忙啥呢,搞得神神秘秘的。” “哦。” 高远没多聊这个话题,心里忽然生出个想法来。 刚才还在说之后写点儿啥,一提起陈大导来,这孙子有主意了。 夺他气运! 继续出口创汇! 某个在北电象牙塔里奋笔疾书的大导演突然感到后背一阵发凉,感觉失去了什么东西一般。 大风刮了两个小时终于停歇。 田壮壮站起身,看看外面的天,扭头对高远说道:“我俩该回去了,抽时间再聚聚吧。” 高远说好,又道:“你俩啥时候腾出空,直接去我房间找我就成。” 他还是比较钟情于田壮壮的,人家是真有才华且不傲气。 大内。 廖老先生已经看完了《太极宗师》,并对片子质量不吝溢美之词,当即对汪阳表示,特事特办,抓紧将上映许可证批下来,在文代会召开之际上映,也算是给文代会献礼了。 有了老人家的支持,这部片子的审批程序一路绿灯猛然提速。 电影局、文化部以最快的速度下了批文。 老厂长耍了个心眼儿,趁机把《李志远》和《大撒把》的上映许可证也一并办了下来。 于是,《李志远》定档10月20号上映,《太极宗师》将于10月30号文代会开幕当天正式登陆大荧幕。 《大撒把》还在进行最后的剪辑工作,上映得等到年底了。 在此之前,还有件更重要的事情得办,就是召集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电影放映公司负责人来看片。 这决定了拷贝能卖出去多少,制片厂能否盈利。 把各路诸侯都请到京城来,这事儿绕不开中影公司。 人家才是具有发行权的政府行政机构。 汪阳点了根烟抽着,琢磨了半天后才拿起电话拨了号,接通后说道:“老丁,我是老汪,别来无恙啊。” 对面的丁达明哼了一声,道:“少来这一套吧,有话直说。” “呵呵,你心情不怎么好啊。得,我开门见山,我们厂有两部片子的上映许可证批下来了,按照之前开会定下来的改革方案,正式上映前不是要召集各路诸侯来京看片嘛。” “哟,这时候你想起我来啦……诶,不对,你那制作完成的片子可都是提前支付过收购款的,老东西,你说,你又打什么坏主意呢?” “哈哈哈哈……我能打什么坏主意啊,你这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你可少来吧,咱俩相识都多少年了,谁不知了解谁?你要么痛痛快快地说,你不说我就挂电话了,我很忙,没时间跟你这儿玩你猜我不猜的幼稚游戏。” 汪阳咂巴下嘴,说道:“好吧,我直说了,我是想着,这两部片子能不能按照改革后的方案来进行操作啊。” 丁达明勃然大怒,“你想都不要想!门儿都没有!” “诶你别生气嘛,你就不问问这是谁的片子?” “谁的?谢铁骊还是谢添的?或者是你那宝贝疙瘩一般的四大帅的?” “高远的本子,好为同志和文化同志执导的片子。” “高远,就是你拉拢过去的那个北大才子?写《瞧这一家子》的小伙子?” 汪阳笑道:“没错儿,就是他。” 丁达明不得不慎重起来,小伙子一部《瞧这一家子》卖了400多拷贝,创下了动乱结束后国产影片卖拷贝的最高纪录。 虽说眼下统计拷贝销售数量多少,通常以35mm卖了多少为标准,因为在电影院放映的拷贝尺寸都是35mm的。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6mm的面向小型影院的放映厅,8.75mm的面对广阔的农村市场,不会被统计在列。 但《瞧这一家子》35mm的拷贝,也卖了将近100套啊。 销售量相当喜人了。 也说明了小高同志创作的故事如春雨般滋润着亿万观众的心田,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欢。 谁又敢保证,他下一部作品就不能打破自己创造的记录呢? 丁达明叹声气,道:“这样吧老汪,我也不跟你玩儿虚的,片子我先看,质量确实好,适当追加一块收购价格没问题,但108万你就别想了。 我也不求你理解我的难处,但你也别让我犯错误,这样总成了吧?” 汪阳听他把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也知道自己提出来的这事儿挺让他为难。 因为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正式实施后拍摄制作的影片,才能享受新政策。 不论是《李志远》还是《太极》,都是在新政出台前就拿到收购款的。 汪阳说道:“《太极》就算了,这部影片文化部的领导同志给特批了三十万,我不让你难做。《李志远》这片子你能帮忙就帮一把吧。 你放心,小高远这个故事绝对会让你满意的。” “成,你让人把拷贝送过来吧。” 丁达明说完,挂断了电话,心里却也琢磨起来,这位小高同志,我要不要跟他见个面认识一下啊。 虽说我们是发行公司,但对于像小高同志这种发展潜力巨大的剧作者,我们也是需要拉拢的。 他多出好作品,我也能多卖些拷贝嘛。 正在被丁达明琢磨着的高远此时闲极无聊,靠在北影厂的厂标上看不远处的两伙儿年轻人互飙歌舞。 他不禁发出一阵感慨,道:“这个年代里这帮年轻人穿着喇叭裤,拎着录音机在大街上唱歌、跳舞,完全不顾及老年人的感受。 几十年后那帮老年人穿着红裤衩,拎着大音响在广场上唱歌、跳舞,完全不顾及年轻人的感受。 思来想去…… 其实这帮人就是那帮人。” 嗯,真他妈有道理啊。 他为自己搞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感到自豪,转身回了招待所宿舍。 距离文代会开幕还有三天时间。 全国各地的文艺工作者开始向京城汇聚。 高远对盛会不感兴趣,但架不住厂里这些干部职工们人人关注,天天讨论。 他不想听都不行,纯被动接收着来自大会的种种讯息。 比如说,本届大会是运动会结束后的第一届盛会,有很多名人出席。 据不完全统计,茅盾、巴金、叶圣陶,冰心、秦怡、张瑞芳,夏衍、陈强、葛存壮,等等等等吧,都会出现在盛会现场。 还有人说,夏梦也将参会。 夏梦此人高远不熟,只是听说她是和石慧阿姨齐名的长城三公主之一。 最近厂里人心躁动议论纷纷,有资格参加盛会的老艺术家们个个容光焕发,连看一眼都不够格的年轻人们羡慕的哈喇子都快掉地上摔成八瓣儿了。 就连素来稳重的大姐姐都兴致勃勃跟高远讲述着她打听来的小道消息,言之凿凿称:一把手可能会发表重要讲话。 高远嗯嗯嗯,啊啊啊,装出一副“这么了不起吗”的惊讶样子,要是被高跃民或是张雪梅看到,就知道这家伙纯粹敷衍了事,哄人玩儿呢。 李健群说了一会儿,自己也觉得无趣了,见他拿出稿纸铺在桌面上,又生出好奇心,问道:“你又想到新故事啦?” 高远:嗯,我又抄袭新故事了。 “就是不知道这故事能不能拍。”他笑着说道。 “什么故事啊,跟我讲讲呗。”她脱了鞋,盘腿坐在床上,笑眯眯看着高远,像一只慵懒的猫。 高远瞧她一眼,道:“你快点儿从林周云这个人物中走出来啊,戏已经拍完了,你就得立马恢复到日常状态中来。” 李健群嘻嘻一笑,道:“正在努力调整中,放心,我不是那种入了戏后就走不出来的体验派。哎呀你快说啊,这次你要写个什么故事呀?” “一个戏班子的故事。” “戏班子有什么好写的,充满了封建主义腐朽制度。哇,你想复辟封建思想啊,难怪你自己都不敢保证能不能拍出来。” 高远赶紧起身去捂她的嘴,哆哆嗦嗦说道:“我的好姐姐诶,这种话可不能乱说啊,这要是被人抓住了话把给我举报了,把我拉出去枪毙五分钟你可就真成寡妇了。” 李健群打掉他的手,剜他一眼道:“你也有害怕的时候啊?既然害怕就别写啊。” 高远把椅子拉过来,在她对面坐下,苦笑道:“并不是你想的那样,我也没想去描写或者批判什么封建主义制度。 这本子写的是俩小孩儿拜师学京戏,在师父严厉、残酷的训导下长大成材,一个反串旦角,一个演生角,两人合作名满京城红极一时的故事。” 自然是《霸王别姬》了。 很多书友给我留言说,一定要弄出来啊。 好吧,高远从善如流,遵从书友们的意愿,果断夺舍大导的气运,窃之! 李健群跟高远在一起久了,对这孙子什么德行越发了解,她看着他,眼神儿古怪,道:“远子,嘿嘿,你这故事不对劲儿。”喜欢重返1977: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返1977: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