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抵达北京时是凌晨一点, 一行人里只有宋郁一个人是外籍,需要填入境申报表再走人工通道,而其他人过边检海关走的是中国公民快速通道, 丝滑入境取行李。
考虑到时间不早,小谭转达宋郁的消息:他留下来等宋郁, 其他人先回去休息。
燕棠已经困得不行,正准备打车, 惊觉自己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被收在了宋郁的包里。
电脑就是命根子,她只好留下来等。
大概是今天入境的外国人比较多,宋郁过关的速度巨慢无比,燕棠坐在商务车里等着等着就睡着了,再次迷迷糊糊醒来,是听见有人在交谈, 睁眼一看, 车已经开出了机场。
小谭:“先送小燕老师回学校吧?”
宋郁:“这个时候太晚了, 她宿舍熄灯了不方便,直接去我家吧。”
他俩刚说完,旁边就传来一道相当清醒的声音:“我回学校。”
宋郁一怔, 转过头去看她, 温声说:“吵醒你了吗?今天太晚了, 你回宿舍很麻烦,我家有客房……”
说着,他在小谭看不见的地方轻轻拉了一下她的手。
燕棠仍然坚定拒绝。
今时不同往日,而且如果她没记错的话,宋郁的爸爸和哥哥也回来了,那就更不可能了。
她把理由跟宋郁解释了一遍,宋郁听后没有再坚持, 路上却陷入了思索。
很快,燕棠就发现她这个决定正确无比。
回到宿舍,燕棠好好睡了一觉,直接睡到第二天中午。
一睁眼,映入眼帘的不再是酒店房间里古典精致的水晶灯,而是一根破旧的白炽灯。而窗外也不再是拉斯维加斯的繁华街景,而是校园内还在建设中的工地。
她回到了现实。
由于在飞机上飞行了很久,燕棠没有及时查看邮箱,下床后习惯性地打开电脑一看,才发现郑琦老师在昨天发来一封邮件,让她尽快做一份关于《苦月亮》这份诗集译本的介绍ppt。
这本译作竟然通过了评奖的初审?
燕棠之前申请评奖不过是顺手之举,并没有抱希望,毕竟如果要归纳一下她截至目前的人生关键词,“重在参与”绝对位列前三。
她的心情忽然上扬。
一周后是出版社编辑部进行现场评审,如果反馈好,后续的出版流程就会有更好的渠道和资源,这可是她从没遇到过的好事儿。
消息突然,期限又比较短,燕棠只好跟宋郁请两天假。反正现在宋郁还在恢复性训练中,没什么重要的战术会议要开,日常训练所涉及的中文已经懂得差不多了,并不耽误事情。
“可是我很想你,从我那天去la开始,我们就没有好好相处过了。”
为了准确传达失望,宋郁这回直接发语音给她。
燕棠合理怀疑他所说的“好好相处”是另一个层面的含义,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这个评奖很重要,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机会。”她解释。
第二轮现场评审是需要译者讲解翻译思路,包括如何确保文本符合信达雅的要求,是否灵活地根据文化差异进行适当且有创意的调整等等,并且还要回答编辑们关于译作的问题。
燕棠准备好材料后跟郑琦老师见了一面,又得知了更详细的情况。
《苦月亮》属于学院和新世纪翻译出版社的合作项目,除了出版社内部专事俄语图书进出口的编辑们在场外,其他几家大出版社的编辑和一些著名译者也会参加。
燕棠听到这个阵容后,大脑里的弦直接绷至最紧。
她非常不擅长应付人多的场合,尤其是在众人面前进行严肃正经的展示,上大学后进行专业课pre从来都是她的噩梦。
在这种场合下,她总是容易紧张到大脑空白,说话卡壳,逻辑混乱,最后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
为了不掉链子,燕棠接下来一周里满脑子想的都是这件事,就连陪同宋郁训练的间隙也在反复熟悉讲稿,甚至趁着训练午休的时候,在宋郁面前进行了一次模拟展示。
“……用尖锐的匕首剖开我……品尝我不为人知的鲜美。”
宋郁垂眸看着讲稿,目光落在这段诗上,心里泛起一阵绵密的痒。
他伸手把燕棠拉进怀里,轻声说:“我想……”
燕棠还在按照稿子练习,冷不丁被他抱在怀里,直接拿着手里的纸质稿件对着他的裤裆拍下去。
“你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