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615章 两相其害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第615章 两相其害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2 / 2)

这其实还涉及到了一个自明初就在讨论的问题,藩属国,有没有独立外交的权力。

自洪武年间册封李氏朝鲜之时,这就是个被反复提及的问题。

李成桂是大明册封的朝鲜的第一个国王,如果没有大明册封,李成桂能不能建立李氏朝鲜都两说。

洪武二十九年,朝鲜大臣郑道传,怂恿朝鲜国王李成桂联合女真攻辽。

在传统的认知里,朝鲜是孝子,但孝子也不是一直孝顺的,李成桂自从称王之后,对大明表面恭顺,其实暗中一直在积极训练军卒,意欲何为,不言而喻。

郑道传可是李成桂的心腹。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下旨到朝鲜,以贺表用词轻薄戏侮,要求主张攻辽的郑道传去南京,郑道传不去,继续怂恿李成桂。

而李成桂的儿子李芳远悍然发动了第一次王子之乱,诛杀了意图攻辽的郑道传,逼迫李成桂当了太上王,禅让了王位。

朝鲜的国策‘事大交邻’是在景泰年间首阳君李瑈发动了‘癸酉靖难’,夺取了侄子的王位后,才最终确立的,这也成了后来朝鲜的国策。

在国初,大明臣子普遍认为,李成桂胆敢有攻辽的企图,就是和女真人眉来眼去,才有这个胆子,那时候就有臣子提出,剥夺藩属国的外交权。

郑道传是李成桂的心腹,而且是嫡系,郑道传攻辽的想法,李成桂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吗?

而现在,长崎总督府徐渭的这本白银硫磺条约,就是在剥夺倭国的外交权,商贸、使者等等一体禁止,剥夺藩属国的外交权,从倭国开始。

“长崎总督府的提议是极好的,但长崎总督府是否有保护自己的力量是存疑的,长崎总督府的牙兵有一千五百人,长崎行都司的大阪湾守御千户所也只有三千人的规模,文华殿的决策,理当考虑地方的难处,还是要下章询问长崎总督府是否坚决如此主张。”张居正也赞同这个条约。

但是这个条约,有点逼织田信长造反的意思,到时候长崎总督府会非常的危险。

“臣也是这么认为的,还是下章到长崎,让他们再慎重考虑一下,尤其是站在自己安危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王崇古也认为应该慎重一些。

所有人都知道,去长崎的牙兵、客兵全都是疯子,只要能灭倭,其他全然不顾及,但大明朝廷做决策就必须顾及。

廷议没有通过白银硫磺条约,而是让长崎总督府再慎重的考虑一番,而且神田真一,仍然没有来到大明,可以再等一等,再削弱几分织田信长的实力。

廷议还在继续,朱翊钧认真的听取了各方意见之后,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决策,有保守有激进。

松江府的一条鞭法,推行的比较顺利,因为曲氏行贿案止于账簿,申时行推行一条鞭法,变得顺利了不少,至少高门大户们,同意了一条鞭法的试行,毕竟相比较抄家,多交那么点税,还是很少的。

比较有意思的是,松江府的高门大户们其实对一条鞭法的加税,其实不怎么在意,因为一条鞭法是田税。他们最担心的就是皇帝对市舶司加税,也就是各市舶司都饷馆加税,因为海税百值抽六,真的很低很低,相比较海贸庞大的利润,根本不值一提。

南衙织造局门前发生了一起自缢案,是一个青楼女子半夜吊死在了织造局的门前。

这个青楼女子打小被拐卖到了人牙行,因为皮囊好,就被卖到了青楼里,她攒了五年的钱,倾尽所有为自己赎身后,赶到织造局,希望成为织娘,但王崇古前一天刚刚禁绝了娼门女子入厂,这个青楼女子心心念念的彼岸,对她关上了大门。

就差一天,就差一天!她就可以抵达彼岸。

她哭过闹过,甚至还跑去敲鼓鸣冤,但都没有成功进入织造局。

这个女子当时没有自杀,但因为贱籍出身的她,并没有找到什么营生,走投无路之下又做了暗娼,结果不小心有了身孕,生活彻底断了依靠,在四月初二,一不做二不休,就在织造局门前自缢了,控诉着世道的不公。

朱翊钧本来还想说服王崇古可以稍微变通一下,这么一刀切,这样的悲剧还会不断上演,但王崇古坚决不肯,就是要一刀切,因为根本无法分辨是真心投奔,还是心怀叵测利用官厂织娘的身份骗婚。

哪怕挨再多的骂,王崇古还是不肯准入,因为这个青楼女子在织造局门前自缢,王崇古可没少被人弹劾,肉食者之鄙,毫无仁恕之心。

王崇古解释,其实还有个原因,就是官厂的待遇极为优渥,属于一只脚踏进了肉食者的门槛之内,不种地、固定工作旱涝保收、子女教育有三级学堂保障、厂内有安保的法例办等等,这些都属于穷民苦力做梦都想要的待遇。

只被朝廷朘剥,好过被朝廷藁税和乡贤缙绅的地租,双重压迫。

现在的官厂不缺人的同时,对入厂也提高了要求,最少也要身家清白。

而且官厂里贱籍出身的织娘也支持这种一刀切的办法,因为只要发生一次骗婚案,这些织娘的出身就会被提起一次,这对她们而言,也是伤害。

这世间根本没有两难自解的办法,总要有人付出代价,朱翊钧解决不了这个复杂的矛盾,最后他选择了对人牙行动手,这些买卖人丁的人贩子,最该杀!

在织造局门前自缢女子的悲剧,是人贩子造成的,这个女子是被拐卖,而不是被父母送到了善堂。

当初徐阶的善堂,朱翊钧没有处置徐阶,是因为善堂和人牙行还是不同的,至少不和人牙行买卖。

兰州毛呢官厂的生产规模仍在扩大,而且经济羁縻的效果已经初显成效,来自青海方向的诸多部族,请求内附,新上任的三边总督沈一贯请示朝廷,是否允许这些部族内附,最终获得了允许。

内附之后,生产方式也会从游牧变为定牧,大明在绥远的王化,还是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至少跟兰州毛呢厂做羊毛生意的部族都知道了背靠大树真的好乘凉。

而辽东方面,则是关于李成梁内调的讨论,主要是大明在辽东建立布政司,因为李成梁和他的客兵存在,迟迟没法推进,如果把李成梁内调,可以大幅度的推进辽东郡县化的进程,大明也从两京一十五省变成一十六省了。

最终没能通过廷议的主要原因,还是要靠李成梁继续尺进存取,继续扩张辽东的地盘。

廷议的内容很多很多,朱翊钧休息了七日,很多事都要他来处理,朱翊钧下了朝就去了北大营操阅军马,回到通和宫的时候,已经日暮西斜。

“朝廷给屠隆的处罚仅仅是回籍听用,虽然没了官身,但还有功名,朝廷只是觉得他干的事儿过于抽象了,但是屠隆的这些拥趸,是真的想让屠隆死啊。”朱翊钧听完了赵梦祐的奏闻,直接笑了起来。

屠隆的诗词写的极好,有不少的拥趸,而这些拥趸,听说屠隆因为太白楼风流快活,游宴淫纵之事被革罢,立刻开始了行动,四处为屠隆奔走。

有的是求告到了明公处,希望明公们说说情;有的则是说些阴阳怪气的怪话,来讽刺朝廷无容人之度,无自由之风;有的则是奔走相告,甚至串联要到午门来伏阙,请求皇帝法外开恩。

所以朱翊钧才说,这帮家伙想让屠隆死,因为朱翊钧说的很明白,若是有人胡搅蛮缠,就给屠隆带上枷锁游街三日,屠隆很有才华,而且青浦县履任地方的种种表现,也很有能力,要是带上枷锁游街三天,他屠隆这么个大诗人、大才子还有什么颜面苟活于世?

屠隆已经上了谢恩的奏疏,事主都认罪了,这帮拥趸们,非要惹是生非。

“屠隆何在?”朱翊钧拿出了弹弓,猛地射出了一只无尾箭,射向了龙池里游动的鲤鱼,但这次射了个空,不是朱翊钧准头差,而是这些鲤鱼早就习惯了听到皇帝的脚步声就躲到水底去。

“跑了,收到圣旨,到吏部报备之后,立刻就走了,现在都快到涿州了吧。”冯保俯首说道。

屠隆很清楚,他干的荒唐事,皇帝还肯给他个回籍听用的惩罚,其实是起了爱才之心,毕竟荒唐的事儿,不是发生在陛下养病期间,也算是有那么一丝的恭敬之心。

屠隆再不识趣,那就不是读书人了。

拥趸们还在奔走,事主已经跑路。

“跑的倒挺快!”朱翊钧笑着说道:“让王希元张榜,告诉所有人屠隆已经离开,如果明日还有人纠缠,就把屠隆抓回来游街,三天太短了,五月最后一天是新酒开沽点检的日子,到那天不是各家酒坊要争头名吗?就游街到开沽点检之后吧。”

“他不是喜欢大庭广众吗?就让他玩个够。”

“臣遵旨。”冯保打了个寒颤,这从四月份游街到六月中旬,屠隆就是脸皮再厚,怕也只有一死了之了。

朱翊钧用过了晚膳后,正准备批阅今日奏疏,一个小黄门走了进来,俯首说道:“陛下,顺天府丞王希元请求觐见。”

“宣。”

“臣拜见陛下,陛下圣躬安。”王希元规规矩矩行礼,陛下虽然让他免礼,但他还是跪着不起来,再叩首说道:“陛下,这是臣致仕的奏疏,臣乞骸骨归乡。”

“朕没记错的话,你是隆庆五年的进士,先生的门生,你中式那会儿才二十七岁,现在也不过四十岁,怎么就要乞骸骨了?”朱翊钧眉头紧蹙的说道。

乞骸骨,就是说我老的不能任事了,陛下放归臣子依靠亲眷,王希元要乞骸骨,那大明还有不请骸骨的朝官吗?

四十岁,正年轻。

“陛下圣明,臣今年的确四十了。”王希元赶忙叩首,当年那个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他,已经是中年人了。

“是屠隆的事儿,让你这么为难吗?”朱翊钧打开了奏疏问道。

“屠隆?啊?那个事儿简单,找几个书吏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即可,倒不为难。”王希元还反应了一下,才想起来陛下说的屠隆是何事,这事儿其实简单的很。

朱翊钧看完了奏疏,其实就是京堂的人越来越多,王希元有点玩不转了,觉得无能,愧对张居正的举荐,皇帝的信任,实在是没有颜面继续留下去了,准备回家种红薯去了。

“算上附郭百姓,京堂现在二百八十四万人,确是难为王爱卿了。”朱翊钧颇为感慨的说道。

主要是京师这地界,是个案子,牵连出来的人,都比王希元官大,这京师的父母官,真的不好当。 ', ' ')

最新小说: 独掌三千界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 少年闯仙侠 我在仙界卖天书 玄幻:我的丹田有块地 神秘古碑与林风的天命 当什么反派,自闭少女不香吗? 仙路尽头终是熵 我在修仙世界挖方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