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三日,江宁的夏日正是最热的时候,李彦穿着轻薄的纱衣,手里拿着一只透明的琉璃杯,琉璃杯上镶嵌着一条黄金龙和一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 琉璃杯里则是刚倒出来的冰镇的椰子汁。 高庆指着旁边那尊铁胖子说道:“陛下,这支铁炮重达1000斤,这颗炮弹有10斤,射程来到了五百米。” “试一试!”李彦说道。 “好的,陛下请远离此处。” 众人被安排到远处观看。 工部的人开始忙碌,填装火药和炮弹,等到一切都准备就位后,随着轰的一声巨响,在青烟中,铁炮冲击出去,直接在四百多米外的墙壁上砸出一个坑来。 这一次的炮声明显比之前要大很多。 饶是有心理准备的人,也被吓了一跳。 而且那火炮明显往后震了一段距离。 李彦带着人走到那墙壁前,他仔细看了看,铁球落在地上,墙壁上的坑周围还布满了裂痕。 李彦凑过去仔细看了几眼,心中忍不住大喜起来。 这才是他要的火炮啊! 之前的虎蹲炮,最多在山地战耍耍威风。 这种炮就完全不同了。 “这颗铁炮重10斤?” “是的。” “能否再提升一倍的重量?”李彦问道。 “这个……”高庆有些为难。 李彦记得明末的红夷大炮,铁炮重量应该就是在20斤左右,炮身起步在2000斤。 “不能吗?” “可以是可以,但要加重炮身。” “那就加!”李彦干脆地说道。 高庆看了一眼陈凌,陈凌说道:“如果要加,造价要提高,时常也要增加。臣等之前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取了一个相对均衡的数值。” “但如果火炮的有效射程能到1000米,在陆战中对骑兵的打击效果更加明显,在海战中,对敌人的胜率也会大大提升。” 李彦重点强调道。 “这些才是更重要的,必须加!” “如果翻倍了重量,射程未必翻倍,因为火药的威力有一个上限,即便增加了药量。” 红夷大炮不仅仅是对火药的威力有要求,对火药的科学配比也有极高的要求。 当然,火药的药量进一步提升,对炮膛的铸造要求也更高。 否则很容易炸膛。 更别说火药的配比更科学后带来铸造压力。 “先增加!能增加多少射程增加多少射程!” “是!” 李彦笑着拍了拍高庆的肩膀:“你们都做得很好,已经完成了朕的预期,别有压力。” “都是臣等应该做的。” “今晚带着大家好好吃喝一顿吧。”李彦对陈凌说道,“朕会通知户部,论功行赏的。” “多谢陛下!” “提升之后,直接量产!现在铁量是够的吧?” “够。”一边的宋濂说道,“自从平定建安郡的越人之乱后,铁的数量快速增加。” 李彦道:“朕派禁军花费那么大的力气去山里作战,对付越人,等的就是这一天,这种铁炮多铸造一些,铁的数量管够,钱也管够!” 他顿了一下,又补充道:“火药的数量也管够!” 说完,李彦又与大家闲聊了一会儿,才离去。 回去的路上,他心情非常不错。 现在第三代火炮也出来了,而且是重炮。 如果第四代火药再搞出来,还可以提升重炮的重量来增加威力。 要知道,红夷大炮起步就是2000斤重。 大航海时代,欧洲人的海上重炮能达到7000斤,可以放置更多的火药来提升威力。 不过一门1000斤重的中等火炮,铸造时长需要两个多月。 一门5000斤以上的重炮,铸造时长可能需要半年起步。 为什么炮身要更重? 因为用铁更多。 为什么用铁更多? 因为要加固。 为什么要加固? 因为要放入更多的火药来提升爆炸的能量,将炮弹推得更远。 所以威力越大的火炮,对炮身的要求越高。 炮身的坚固,与冶铁和用铁量有关。 既然如此,那必然延长铸造时间。 如此看来,这种东西,它的造价必然也很贵? 没错! 就今日陈凌和高庆展示的这一门1000斤重的火炮,造价大概2000两。 还不算火药和炮弹。 可以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绝非虚言。 不过,李彦并不在乎这钱。 只要能造出来,到时候干死魏国,贵不贵都无所谓。 最后的最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 即便有钱,有铁,有火药,铸造的产能也不可能快速提升起来。 这与虎蹲炮不一样。 按照铸造这种炮的工艺,第一年能造200门已经很不错了。 要知道,在鞑清南下到南京城的时候,巅峰时期的清军,也就才摆出了200门重炮。 回宫的时候,刘文静突然急匆匆赶来:“陛下,臣刚到魏国传来的情报,魏国掌握了火药。” 李彦接过汇报看完后,淡然地说道:“已经落后我们好几代,不必惊慌。” “会不会有人泄露了?” “应该不是泄露出去的,大周的皇家图书馆里不是也记载过火药吗?”李彦说道,“你还记得朱益说的红夷人也有火药吗?” “臣记得。” “所以,火药不是我们独有,红夷人的火药也可能是大周帝国传过去的。” “啊?” 看着刘文静那震惊的表情,李彦没有解释太多。 难不成要他解释“没错,因为地球是圆的”这种话? 自己穿越过来的这个世界,最该是一颗星球吧? 总不可能是一片悬浮在大乌龟上的方块大陆吧? 就在李彦刚见识完第三代火炮的时候,与此同时,魏崇延也见到了他的第一代火药和火炮。 “当初郾城的夏军,就是用这个小桶击败的我们?”魏崇延有些不敢置信地看着魏无忌。 “是的,根据后来的消息,就是这种。” 说完,魏国的第一代火炮也发出了震动的声音。 这一炮下来,魏国皇帝和大臣们无不震惊。 “真是神奇啊!”魏崇延啧啧称赞,“朕现在算是知道那只舔狗为何突然有底气了,他必然是从大周帝国的古籍里找到了许多神迹。”喜欢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