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华背着大背篓,佝偻着腰费力挪动,这是她捡拾的,还把公公王老汉背篓里的匀了些过来。 公公年事已高,山路不好走,她担心老人把腰闪到。 可她忘了自己一个弱女子,背着诺大一背篓,又何尝轻松? 走着走着被甩到了后面,但她不慌,自家阿爹、兄长在最后的。 看到前面的破院子,杨春华默默给自己打气,再坚持一下,到了破院子那儿歇口气。 突然杨春华觉得背上一轻,欲断的腰没了重负。 “娘子且歇歇!我等来背!”是苏步成的声音。 杨春华抬头,见三个相貌有几分相似的男子接过背篓,其中有她认识的苏村老。 “多谢苏郎君!”杨春华擦把汗,脸热的通红。 “兄长我来背!”苏老二争道,“村里不远,我一人就够了。” 苏老二从兄长手中抢过背篓,背起就走。 “唉…”杨春华还未来得及歇口气,急忙追着苏老二去。 诺大的背篓,苏老二像是感觉不到有多重,走的大步流星,杨春华没走几步就落下,要快走几步才能跟上。 果然男人跟女人的体力无法相比,杨春华背着如同一座大山,苏老二却轻松自如。 进村后苏老二慢下脚步,他不知道杨氏家住何处。 “郎君请随我来!”杨氏秒懂,越过苏老二到前面带路。 “春华回来啦!”遇到一两个婶子,诧异看着这一幕。 认得男子是苏家人,知道进山的路要经过苏家,见此情景,心中暗自称道苏家人古道热肠。 回到家,老婆婆已做好饭等待家人归来。 “阿娘!”杨春华推开院门。 “春华回来啦?你阿耶呢?”老婆婆出来,没见到丈夫,却见一个汉子跟在儿媳身后。 “跟我阿耶走最后!”杨春华微笑道,“这是苏家郎君,路过他家帮我背回来的。” 苏老二将背篓背进来,放到屋檐下。 “多谢苏郎君!”老婆婆道谢。 “大娘客气!走啦!”苏老二放下背篓告辞。 “唉…”端着一碗凉开水出来的杨春华只看到苏老二离去的背影。 苏老二第一次进村里,稀稀落落的人家,多是两三家聚居一处,一看就是兄弟分的家。 低矮的茅草屋,竹篱笆围成院子,周边种了不少菜园子、几棵果树,很有田园趣味。 田野间有顽童追逐打闹,比苏家那边有生气多了。 待忙过农忙,自家也该盖几间茅草屋! 近二十口人,几间破屋根本住不下,苏老二边走边盘算着,要不也到村里找块地盖。 “苏郎君!”路上碰到杨老汉几人。 “村长!”苏老二笑着打了个招呼,“山上的人都回来了?” “是啊!今日大丰收!苏郎君这是去哪儿?”杨老汉随口问。 “有个娘子背的背篓太重,帮她背回家去。”苏老二回道,说话间俩人擦身而过。 杨老汉走了几步,才猛然意识到苏老二说的娘子是谁,回头想说句道谢话,人已走远。 “二郎回来了!”回到家刚进院子,小秦氏上前相迎。 吓得苏老二连连后退,警惕的看着小秦氏,不知她又要作什么妖。 多年都不曾这么热络,昨晚才休掉,又闹哪样? 小秦氏尴尬顿了一下,脸上重新堆起笑容,“快用膳,就等你了!” “省的!”苏老二绕开小秦氏进去。 小秦氏讨了个没趣,很想爆发,极力压抑住,调整情绪,装作无事人一般,跟在苏老二后面。 苏老二端起粥碗,坐到兄长身边。 “送到家了?”苏步成问。 “嗯!她家在村子里头,要走一阵,家里就一个老婆婆,难怪背那么重。”苏老二回道。 “那是村长闺女,嫁的王老汉家,丈夫王五郎被黑熊拍死了,儿子生食蒟蒻中毒身亡,只余公婆与她。”苏步成淡淡说道。 “村长闺女?怎地这般命苦?”苏老二没想到这世上有这么命苦的人。 锦衣玉食的大小姐流放此地,丈夫、儿子先后没了,这日子还有啥盼头? “谁知道呢!”苏步成苦笑一下,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苏老二听了没再说话,闷头喝粥,这里又有谁活得好? 没注意到一旁的小秦氏气得脸都绿了。 三兄弟帮杨春华,苏老二抢过背篓一幕正巧被小秦氏看到,当时就气得心中一阵闷痛。 窝囊废窝囊废的骂着,骂得爽,不觉得心疼,越骂越看不上,越骂越厌恶。 待被休弃,一觉醒来后悔冲动了,以后没人养自己。 看到自己鄙视的男子对别的娘子献殷勤,心里酸的不行,恨不能上前撕了杨春华的脸。 强忍着心中的愤怒,小秦氏决定忍气吞声把这个男人哄回来。 夫妻近二十年,她知道这个男人心软,俩人还有四个孩子,只要稍微示好,服个软,和好是手拿把掐的事儿。 原想着慢慢来,但还不到一日,小秦氏就发现情况不妙。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特别是苏老二回来时那飞扬的神采,小秦氏已多年没见过。 小秦氏意识到男人在这里很抢手,特别是壮劳力。 小秦氏在想什么,苏老二压根没关注,只觉得没了小秦氏的聒噪,耳根子清净多了。 吃过饭,大家继续忙活。 苏樱跟着父亲出来,往村子方向去。 “阿樱,你去哪儿?”苏老三好奇。 “去村长家,看看蕨根粉、葛根粉咋样了。”苏樱回道,“阿耶,要去看一下吗?” “嗯,去看看!你们也去吧!”苏步成点头,几人往杨老汉家去。 “哟!你们这么早就来啦?”杨老汉刚吃完饭,正挨个掀开面筛看,“快来看,真的好多粉。” 苏步成揭开面筛,水缸里上半部是褐红色的水,下面厚厚小半缸的粉。 苏老二、老三看得稀奇,不起眼的根茎真能榨出粉来。 “咋样?咋样?”村老们也来了,心里一直惦记着。 “自己看吧!”杨老汉让开位置。 没一会儿村里的人都来看他们的劳动成果。 几个壮汉小心翼翼倒掉上半部的脏水,两缸合并一缸,加入清水搅拌均匀,进行第二次沉淀。 原本三缸的蕨根粉,并成一缸,四缸半葛根粉,并成两缸。 只是蕨根粉份量少得多,葛根粉差不多是蕨根粉的两倍。 “果真能成!”村民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淀粉,心中欢喜。喜欢贞观开荒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贞观开荒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