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这个神奇的国度里,有一种宗教被印度教徒视为大家庭中的叛逆之子——锡克教(Sikhism)。然而,锡克教徒并不认同这种说法,他们坚信自己的信仰源自一次神圣的启示,从而开启了全新的宗教道路。 “锡克”一词是梵文的音译,其字面意义为“信徒”,但其真正含义却是“进了学的人”或者“受过教育的人”。这些信徒所接受的教育并非普通的知识传授,而是一种关于英雄主义以及为维护尊严而英勇献身的深刻教导。 一、发展简史 锡克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5 世纪末期,当时,强烈反对印度教种姓制度的那纳克(Nanak)创立了该教派。它诞生于莫卧儿王朝时期,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交流碰撞之中。随着印度教虔诚派运动的兴起,锡克教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宗教体系。 1469 年 4 月 15 日,在印度旁遮普邦的拉合尔附近的塔尔万迪村,一个名叫那纳克的男孩出生了。他来自印度教刹帝利种姓家庭,自幼聪明好学,对婆罗门教和伊斯兰教的知识都有涉猎,并沉迷于神学研究。 1499 年,那纳克创立了锡克教,而这一创教历程还伴随着一个传奇故事。据说,一天清晨,那纳克像往常一样去河中沐浴。就在此时,他与神进行了一场神秘的对话。随后,那纳克突然消失在了河中,整整三天三夜没有露面。第四天,当人们焦急地等待时,那纳克终于重新出现在大家面前。他走出河流后说出的第一句话便是:"世无印度教徒,也无穆斯林。"这句话震撼了所有人,他们将此视为那纳克已经找到了真理的象征,而锡克教也就此诞生。 锡克教遵循祖师崇拜制度,将祖师视为神的使者。锡克教的信徒们自称为祖师的门徒,对祖师充满崇敬之情。他们非常尊重本教派的首领和上师,尊称他们为"古鲁",这个词在梵语中的意思是"上师"或者"师尊"。从第一代上师那诺开始计算,一直到第十代上师戈宾德·辛格为止,一共有十位上师。这些上师不仅在教义传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是锡克教教众心目中的精神领袖。每一代上师都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教诲,引领着信徒走向信仰之路,让锡克教得以传承发展。第三代上师拉姆·达斯在锡克教圣地阿姆利则修建了一座锡克寺,寺身镀金,故以“金寺”得名,作为锡克教最神圣的朝拜中心,但修建“金寺”直到第五代上师阿周那时才正式竣工。这座寺庙不仅是宗教活动场所,也是锡克教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象征。 第十代上师戈宾德·辛格继位后,对锡克教进行了重大改革。他废除了上师制度,这一举措打破了传统的师徒关系模式,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锡克教的教义。同时,他还要求消除印度教的不同种姓差异,强调平等与团结。此外,他规定男性教徒一律以“辛格”(意为“狮子”)作为自己的姓氏,女性则以“考儿”(意为“公主”)作为姓氏。这种统一的姓氏规定加强了锡克教徒之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此后的历史进程中,锡克教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义体系。按照教条,凡是承认锡克教义、十位上师和《阿底格兰特》的人,都可以被视为锡克教徒。这些教义涵盖了信仰、道德规范等方面,为信徒提供了精神指引。 随着时间的推移,锡克教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信徒加入其中。如今,锡克教已经成为世界宗教之一,其独特的教义和文化传统深受人们喜爱。而“金寺”也成为了锡克教徒们心中的圣地,每年都吸引着无数信徒前来朝拜。 自第六代师尊开始,一直延续至第十代师尊时期,锡克教逐步演变成为一个具有明显军事化特征的宗教团体。他们以武力来反抗莫卧儿王朝的残酷压迫,为此成立了一支强大的锡克军。这支军队频繁地与政府军队、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展开激烈的武装冲突。然而,随着时光的流转,锡克教内部出现分裂,最终分化成了十二个不同的教派。直到十八世纪末叶,其中一个支派中涌现出了一位杰出的青年领袖——兰季德·辛格。他凭借卓越的领导才能,成功将四散的锡克人民重新团结起来。此外,兰季德·辛格还选择与英国人建立友好关系,而非敌对状态。不过,当兰季德·辛格逝世后,他的儿子们陷入权力斗争之中,英国人趁机派遣大军入侵并占领了旁遮普地区。自此以后,英国人正式开启了对旁遮普地区的统治时代,而锡克教徒则开始积极参军入伍,甚至一度占据了英国驻印度军队总数的四分之一之多。 1919 年 4 月,在阿姆利则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事件——400 余名锡克人被英国当局残忍杀害。这一悲剧引发了锡克人的愤怒和不满,许多锡克教徒开始意识到他们不能再继续受英国人的控制。于是,他们纷纷加入到圣雄甘地所领导的自由运动中去,用各种方式与英国人展开激烈的斗争。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场斗争持续不断,此起彼伏,锡克教徒们展现出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他们通过罢工、示威游行等多种手段表达对英国人的不满,并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尊严。在独立斗争中,锡克族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印度最终实现独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印度全国约有 2800 万锡克教徒,分布在各个地区。锡克族已成为印度社会的重要支柱之一,在政治、军事等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民族不仅在印度的政坛中涌现出众多身居高位的人物,而且在军队中也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例如,印度前总理曼莫汉·辛格、前空军上将阿扬·辛格以及陆军上将迪尔巴格·辛格等人都是锡克族人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显着成就,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个仅占印度2%的人口的民族,却占据着印度社会将近1/5左右的重要职位和15%左右的军中官兵,成为印度这个国家当中名副其实的“战斗民族”。 二、宗教教义 1699 年,第十代上师戈宾德·辛格制定了锡克教徒必须遵守的戒律,终生蓄长须发、戴发梳、穿短裤、身佩短剑和戴手镯。蓄长发、长须表示睿智、博学和大胆、勇猛,是锡克教成年男教徒最重要的标志。加发梳是为了保持头发的整洁,也可以促进心灵修炼。戴钢手镯象征锡克教兄弟永远团结。佩短剑表示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坚强信念。穿短衣裤可以使人动作轻快、行动自由,同时也象征着与印度教长衫的分离,是与印度教传统决裂的一种表示。 锡克教允许吃肉,但禁止吃按伊斯兰教律法屠宰的牲畜。换句话说穆斯林认为合法的食物,锡克教就认为是非法。 锡克教反对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繁复的仪式,并且反对偶像崇拜、禁欲行为和在恒河沐浴,或往阿拉伯麦加朝圣。锡克教的教堂,就是他们礼拜的地方。锡克教没有神像,他们拜的是经典。他们要持守五戒:不偷盗、不奸淫、不抽烟、不吸毒、不叛教。 锡克教的教义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锡克教有非常严格的教规,必须佩戴头巾,严禁在公共场合取下头巾,脱下头巾被视为违反信仰的行为,除非沐浴,头巾会伴随他们直到死去。 三、锡克教圣地——阿姆利则金寺 金寺位于印度边境城市阿姆利则,被推崇为锡克教的圣地,阿姆利则意为“花蜜池塘”。金寺由锡克教第五代上师阿周那于1589年主持建造,1601年完工,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因该寺门及大小19个圆形寺顶均贴满金箔,在阳光照耀下,分外璀璨夺目,一直以来被锡克人尊称为“神殿”。阿姆利则金寺圣殿寺顶为一大金圆顶,四角各立有一个小金圆顶,仿如四个金甲武士护卫着头戴金冠的威严帝王,通体镀满了100多公斤的黄金。圣殿造型像一朵倒放的莲花,莲花反插于湖水、直通大地,表明了锡克教对人世间苦难的关心。 寺内共分12个区域,除圣殿外,还有香客休息室、诵经堂、法师起居室、修道殿、膳厅、储藏和陈列室等。一条长约50米的大理石桥将圣殿与湖边平台相连,密密麻麻的教徒在桥上摩肩接踵。踏着暖洋洋的大理石板漫步湖边,人在各个角度都能看到倒映在湖水之中的金顶圣殿。喜欢这就是印度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这就是印度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