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巩固平叛成果,也为了收服人心,仲丁采取了分化、瓦解,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打击少数反叛顽固分子的策略。在仲丁运筹帷幄之下,在强大的商朝军队攻势面前,蓝夷终于臣服。
蓝夷所在的山东半岛,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击败了蓝夷,商朝的势力就可以远及大海。对以后华夏大地的大一统,意义非凡。
商王仲丁攻蓝夷之战,大约发生在公元前16世纪晚期。仲丁死后,一群兄弟、子侄结成各自的利益团体,开始了对王位的觊觎和争夺。以前约定俗成的王位继承制度,是兄终弟及。弟亡故后,再把王位传给哥哥的儿子。现在这个传位规则,名存实亡。
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无所不用其极。争夺王位的斗争,竟然持续了近百年。这场王位争夺战经历了九王、五代,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为“九世之乱”。虽然一些史学家怀疑“九世之乱”的真实性,但夏朝有“武观之乱”,商朝有“九世之乱”,不足为奇。
当初仲丁迁都到嚣,就是为了躲避王族的内耗,同时为了加强对周围方国的控制。但事实却是,让蓝夷钻了空子。国都西迁有利于控制西边的方国,但东夷诸部落如蓝夷,就不安分了。
很多部落、方国,其实都是见利忘义、见风使舵。王朝的控制力强大,他们就不得不臣服、屈服。一旦王朝出现“武观之乱”、“九世之乱”那样的内耗、内讧和内乱,他们马上会见机行事。
可惜的是,发动了攻打蓝夷之战的仲丁,在蓝夷等东夷部落还没有完全臣服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留下了些许的遗憾。仲丁的去世,周围方国再一次蠢蠢欲动,“九世之乱”随后上演。
从仲丁、外壬、河??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到阳甲,可以说你方唱罢我登场。直到盘庚继位,救商朝于危难。
实际上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两种继位方式,带来的是混乱无序和互相争抢。面对至高无上的王权,握有大权的文武大臣,随时可能会产生不臣之心,更何况享有各种特权的王族成员了。
家天下的核心,是父传子原则下的嫡长子继承制,而不会是兄终弟及。在王族内部,为了最高权力争吵得面红耳赤,言语冲撞,这是最能够和可以接受的争夺方式。可怕的就是一方或双方甚至多方,动用自己的武装或者王朝的军队,大打出手。
只要是剑拔弩张,只要开始了冲突。要想一下子停下来,让其中一方屈服,恐怕是难上加难。不流血的政变、冲突也有,但非常少。更多的是反叛、平叛、战乱导致的恶性循环。
商朝的历史一共五百多年,但王族纷争引起的“九世之乱”,就延续了近百年时间。足见在很多情况下,内忧对王朝、对国家和百姓的危害,不亚于外患。内忧外患,是王朝衰落的两大诱因。
直到阳甲继位,“九世之乱”的阴霾才逐渐散去。若不是阳甲之后出现了力挽狂澜的盘庚,商朝恐怕早已经被其它朝代取代。眼花缭乱的王位争夺,其实有很多外人、外界不知道的内幕。
不同的国王、君主,管理国家,驾驭文武大臣的思维、思路不同,国家、朝代的命运就会不同。君王是国家的主导,而普通老百姓,是国家的主体。这个主体,是各种赋税和劳役的贡献者。喜欢战乱与冲突请大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