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后。 五月上旬。 一辆马车悠悠的行驶在赵国的田野间。 马车上,韩非将头靠在车厢边,两手插在袖子里一副受了委屈的样子。 李斯微微一笑道:“师弟不必如此,等你到了邯郸就会知道,如今的赵国已经今时不同往日。” 末了,李斯还补了一句:“放心吧,师兄我是不会害你的。” 韩非鼻子都要被气歪了,要不是师兄这家伙使坏,自己这会都到咸阳了。 亏他还好意思搁这说不会害自己。 师兄你的脸呢? 你对得起师父对你的教导吗? 看到韩非气呼呼的,李斯赶紧安慰道:“非啊,丞相乃当今第一人杰,不世之雄主,你见到了一定会想追随的。 再说你到秦国又能混多大的官?你跟丞相混,早晚位列三公。” 虽然说田秀并没有给韩非画饼,这并不妨碍李斯给自己的师弟画个大饼。 韩非斜眼瞧了眼李斯,师兄当年跟师父混的时候,那也是个翩翩君子,怎么现在变成这副德行?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莫非那田秀把师兄给带坏了? 不对啊!田秀韩非见过,他也是个温润如玉的公子。 实在是不想能干出这种出生事的人。 那师兄是怎么变成这个样子的? 算了,不管了。 反正我韩非是绝对不会受人要挟的,田秀想用这种方式逼我给他效力做白日梦吧! 李斯看韩非这个样子也知道师弟心里有气。 确实,上次那件事情的确是李斯干的不地道。 难怪韩非会生气。 不过李斯不在乎,师弟生气就生气吧。 完成丞相交代的任务才最重要。 丞相的人格魅力,李斯是深有了解的。 他还真不相信,自己这个师弟见到丞相,能拒绝丞相的招揽。 “师弟,不必如此。你看这样好不好?要是这次到了邯郸,你觉得不满意的话,师兄我拼着这个官不做了,也一定把你送出赵国,你看如何?” “当真?”韩非惊喜的问道。 他现在已经有点不太相信自己这个师兄了。 师兄学坏了! “一言九鼎!” 看着李斯的样子并不像是说谎,韩非的心稍稍安定了一点,对田秀也没那么抵触了。 反正往赵国走走看看也挺好,正好他也看看,在田秀的治理下,赵国究竟变成什么样子? 到底是不是师父他们说的那样美好? 马车缓缓驶入邯郸城,韩非撩开帘子向外望去,只见街道繁华,百姓们脸上洋溢着富足之色。韩非心中暗自诧异,这邯郸竟似比大梁、临淄还要兴盛几分。 韩非跟着荀子,也游历过不少国家,见过不少繁华的大都市。 但这些城池都无法和邯郸相比。 记得韩非上次跟随师父荀子来到邯郸时,那时候的邯郸刚刚经历长平大战,城中一片萧条破败的景象。 整个邯郸给人的感觉就是暮气沉沉,仿佛整个国家都没有生机一样了。 但现在的邯郸百业兴盛,街道之上人头攒动,到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 韩非能够感觉到,这个国家有一种朝气蓬勃之气。 或许留在赵国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马车穿过繁华的市区,一路来到了相府。 田秀早早就接到了李斯的传信,亲自在门前迎接。韩非抬眼打量着田秀,他还是像以前一样,相貌并没多大变化,只是胡子多了些。田秀笑着拱手:“韩非子,久仰大名。” 韩非回礼,几人进厅入座。一番交谈下来,韩非发现田秀见识非凡,治国方略更是独到新颖。田秀诚恳地邀请韩非留下相助,韩非心中有所动摇,但仍犹豫。 李斯看出师弟已经心动了,便主动给了田秀一个眼神,意思是让他再加把火。 田秀会意的点头,只见他站起身,隆重的对韩非拱起手:“先生是通天彻地之人,秀不才欲匡正天下,然只恨手上没有贤才。先生若愿留在赵国,秀愿在太后面前举荐,必授予先生三公之位。 请先生念及天下苍生,念秀的一片真挚之情,留在赵国吧!” 说罢,田秀弯下腰对着韩非深深一拜。 韩非也没想到,田秀居然这般的求贤若渴。 虽然他是荀子的徒弟名声在外,但到底不过是一个布衣。 田秀乃是权倾朝野的赵国丞相,他居然愿意向自己屈尊下拜。 想着,韩非不禁看向身旁的李斯。 难怪像师兄这等傲气之人都愿屈尊为田秀效力,此人果有过人之处。 此时,韩非对荀子评价田秀的话已经信了七八分,但仍有些顾虑。 “丞相,我久闻您治国有方,不知能否令在下到邯郸附近转一转,领略一下邯郸的风土民情?” 韩非想看看,邯郸城外到底是什么景象。 邯郸城本就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大都市,想要城中繁华起来并不困难。 但这城外想要治理起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韩非还记得上次来邯郸的时候,在城外见到不少的流民,那时的路旁随处可见倒毙的灾民。 想想当初的景象,还历历在目。 田秀若真有本事把城外的百姓也安顿好,那他就是自己要追寻之人。 “先生这是想要考我。"田秀一下就只猜出了韩非的心思。 但他并不气恼,韩非既然想到城外看看,那就让他看看。 必须得让他知道,如今赵国上下究竟是什么样子,他才会安心的留在自己身边效力。 于是,田秀带着韩非一行来到城外。 城外阡陌交通,农田里庄稼长势喜人,农夫们辛勤劳作,不见往昔流离失所之人。路边偶有几个孩童嬉笑玩耍,脸庞红润健康。 韩非心中大为震撼,这与记忆中的惨状天差地别。 田秀微笑着说道:“韩非先生,如今赵国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百姓自然安居乐业。 我一直有个愿望,那就是有一天天下百姓人人都能吃饱饭,所有人都能有衣传。 虽然我知道这很难,但我会为了这个目标一直奋进的。” 这番话让韩非深有感触。 他见过齐王,楚王,也见过魏王,韩王。 但这些人无一例外,他们的目标都是如何统一天下,如何去征伐四方。 很少会有人为天下百姓的安危考虑。 难怪自己师父会对田秀推崇备至。 今日看来,田秀果真仁义! 韩非沉思片刻后,终于下定决心,对着田秀郑重一拜:“丞相大才,韩非愿留赵辅佐。” 田秀大喜,扶起韩非:“得先生相助,赵国之幸。” 李斯一旁见状,也是满脸笑意。他深知师弟之才,有韩非相助,赵国必将更加强盛。 “师弟,你看看,师兄没骗你吧?我说丞相是个值得追随的人吧。” 韩非斜睨了李斯一眼,心中暗骂,丞相值得追随不假,但师兄你可真不是啥好人! “那师弟就先谢谢师兄了!”韩非违心的说了一句。 李斯拍了拍他的肩膀:“师弟,以后咱俩又可以在一起了。” 韩非看着搭在肩膀上的手,心说:“泥奏凯,坏人!” “先生,正好此处距离信都不远,不如我带你去拜访太后。殿下必对你委以重用。”田秀提出要带韩非去拜访一下韩乐。 韩非也没拒绝:“非愿听丞相安排!” 于是,田秀带着韩非到信都拜见太后韩乐,李斯则是借口有事先走了。 这种场合他跟着去不太方便。 两人到了信都后。 田秀领着韩非进去,韩非很疑惑,田秀对信都宫似乎很熟,他甚至不用宫女引路,自己就能在宫中到处穿行,仿佛只是到了他家一样! 而且路旁遇到的那些宫女见到他,也都纷纷躬身行礼,全然没有畏惧之色。 好像丞相经常来此处一样。 不过也是,一国丞相时常来拜访太后,这恰恰能说明自家丞相不是那种擅权之人。 “丞相果真仁义!”韩非在心中想道。 须臾,两人来到韩乐的寝宫。 田秀让一名宫女去通传,自己则是带着韩非在外面等候。 其实要不是有韩非,田秀自己就进去了,根本不用找人通传。 他来韩乐这里,真比回家还熟。 不久,宫女从里面出来,行礼道:“丞相,太后有请。” 田秀整理了一下衣冠,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韩非自然不敢走在前面,弯下腰道:“丞相请!” 田秀不再客气,大步流星的走进去。 韩非则是迈着小碎步跟在后面,一副拘谨的样子。 进到韩乐的寝宫里。 寝殿中央隔着一道纱幔。 纱幔上有不少小孔,透过小孔倒是能看到后面的榻上,坐着一个端庄的妇人,正是韩乐。 “拜见太后!”田秀躬身行礼。 “嗯!”韩乐微微颔首。 透过纱幔韩乐依稀能看到田秀后面好像还跟着一个人,但那人站的有点远,实在看不清是谁。 韩乐开口询问:“丞相背后所立之人是谁?” 韩非听到韩乐的声音,也是站了出来:“臣,韩非拜见太后。” 听到韩非的声音,韩乐一下不淡定了。 只见她一下从榻上站了起来,随后快步来到帘子前,伸出一只玉手挑开了帘子。 看到外面站着的人,果真是韩非,韩乐很激动:“非,你怎的来了?” 韩非看到韩乐,笑了笑,道:“师兄推荐我来赵国。” 韩乐一听就不高兴了。 她用责备的语气说道:“你想来赵国,怎的不和我说?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姑母?” 韩非急忙解释道:“姑母息怒,非…非其实……” 每次一紧张,韩非口吃的毛病就会犯。 韩乐明显知道这一点,所以并没计较。“好了好了,别解释了。快让我看看我的非儿长大了没有?” 她拉着韩非的手仔细端详:“我的侄儿长大了,也有才学了。” 说着,她还在韩非的头上摸了摸。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韩非差不多有一米八,可比韩乐高多了。 韩乐摸他的时候还要踮起脚尖,看起来倒有几分可爱。 韩非却是十分的抗拒:“姑母,我又不是小孩子了,你能不能别摸我的头?” 韩乐哼了一声:“你就算长大了,在姑母眼里也是个小屁孩。 我可还记得你小时候喜欢调皮捣蛋,每次犯了错被你阿父打屁股,都是我帮你上药。 每一次给你上药的时候,你都忍不住疼,哭哭唧唧的。” 韩非听到小时候的糗事,脸一下红了。 田秀也没想到还能听到韩非的瓜:“先生,实在想不到,原来你小时候这么调皮?(?Θ??)э??~” 韩非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了。 姑母也真是的,当着丞相的面,咋啥事都往外说呢? 韩乐却不以为意。 田秀是外人吗? 要不是有些事情不能告诉你这小屁孩。 高低得让你叫田秀声姑父。 想到田秀,韩乐不自禁的把目光看向他“丞相可是有心了,把非儿带到我这儿来。想想这么多年了,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母国的亲人。” 田秀笑道:“太后侄子才华横溢,臣自是要带来让太后高兴高兴。” 韩乐满意地点点头。 韩非却不合时宜的问:“那个,姑母,我不是听说韩姬妹妹嫁给赵王了吗?你应该见过她吧。” 韩乐一听韩王后,就觉得头疼。她没好气的在韩非头上敲了下。 韩非揉着脑袋委屈的说:“不要敲我的头!!!” 田秀在一旁被逗的捧腹大笑。 之后,韩乐命人摆宴招待韩非和田秀。席间,韩乐不断给韩非夹菜,关怀备至。韩非感受到姑母的疼爱,心中暖意融融。酒过三巡,韩乐突然严肃起来:“非儿,你既留在赵国,定要好生辅佐丞相,莫要辜负了赵国的期望。” 韩非起身恭敬应道:“侄儿明白,定当全力以赴。” 这时,韩乐把目光看向田秀,用公筷给他夹了一块肉说道:“丞相,你准备给非儿什么官职?” 田秀把碗伸过去,将肉接过,恭敬的说道:“太后的意见呢?” 韩乐想了想:“虞君担任太傅以后,御史大夫一直空缺,我看就让非儿来当吧。” 御史大夫在秦国位列三公。在赵国也是五官之一。 这个位置十分的显赫,一般都是国君的亲信来充任。 韩非一听自家姑母要让他当御史大夫,就想伸手拒绝。 因为他觉得,田秀不大可能让他这么一个初来乍到的人担任御史大夫,这难以服众。 然而不等他张嘴,田秀竟然开口说:“我看行。” 韩非张大嘴惊呆了。 丞相也太厚爱自己了,亲姑父恐怕也不过如此。 宴会结束后,韩非随田秀离开。望着邯郸的街景,韩非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任,但在这充满希望的赵国,他决心大展宏图,绝不能辜负丞相还有姑母对自己的期望。喜欢战国帝业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战国帝业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