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心思,也没打算多问其他,沈玉耀还是挺喜欢这种性格纯粹的人的。 “你不光可以自己看,还可以让别人也看看,然后仔细想一想,这两本书有什么意义。” 结果他人走是走了,书却没有带走。 可见她确实是很喜欢这两本书。 第二日一早,早朝之上,有官员说起了棉布的事情,认为棉布价格当下似乎被炒起来了,价格一路飙升,需要朝廷出手干预。 商人的利益,在官员的口中几乎不存在,没人在乎商人能不能赚钱,他们只在乎百姓。 沈玉耀听着两派大臣在朝堂上你来我往,吵得不亦乐乎,竟然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看折子以为那些人都已经服软,没想到看朝堂,服软的人依旧嘴硬。 如果朝廷此刻插手布市,背后之人就能趁此时机大捞一笔,尤其是将消息递给那些巨商,绝对能拿不少好处。 布价越高,税收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行了,别吵了。” “平衡布价,操持商贾之事,整个朝廷中,无人能比石侍郎更擅长,此事就交由石侍郎看管,若局面无法控制,石侍郎可自行决定何时入场,其余人,在其位谋其政。” 最近正在找建造女医学院场地的石采文没想到,竟然天降一个肥差。 当一件事陷入僵局的时候,沈玉耀第一反应就是将她手底下得力的女官拉出来看看。 “陛下,臣有本奏,石侍郎只是户部侍郎,手上已经接了不少朝廷大事,稳定布价一事不宜再交给石侍郎。” 谁!是谁如此看不懂眼色,特意给她添堵! 杨御史就不能让她安生一天吗? 石采文都不等沈玉耀说话,先一步开口怼杨可卿。 但是不清楚其中内幕的人,只觉得石采文发言十分狂傲,还赶在陛下之前开口,多少有些不尊君主,乃是狂傲之徒。 几个看石采文不爽的臣子私底下交换个眼神,都看到了对方眼底的幸灾乐祸,如果石采文能受点儿教训,或是因此惹了陛下不满,那才叫大快人心! 她只会对没什么本事,还成天瞎折腾的人不满。 “陛下,臣要参石侍郎为人狂傲不羁,不尊陛下,竟在朝堂之上对同僚如此无礼,还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威胁同僚!意图堵住御史之口。” 精彩精彩! 矛盾已经如此尖锐了。 石采文真不知道杨可卿是犯了什么毛病,以前杨可卿针对她,却不会在朝堂上就直接开炮。 以她们在朝中的地位,很容易就会形成两派党羽,到时候若是被陛下误会,是结党营私,谁都吃不了兜着走! 石采文百思不得其解,她觉得不对劲,但没有现在细究的想法。 于是今日早朝,就以杨御史和石侍郎大吵一架为结尾,在一片鸡飞狗跳中结束了。 真是伴君如伴虎,完全看不懂陛下在想什么啊! 杨可卿那边也是同样的热闹,有心搅乱浑水的人,都行动了起来。 沈玉耀不费吹灰之力,就看清楚了朝中两派的组成,也能更针对性的出招。 早朝的风波,很快就如同一股风,吹的朝野上下都感觉到了。 这是之前朝堂众臣对石采文的印象,现在他们觉得自己应该改变一下这个印象了,石采文和她父亲可一点儿都不一样。 都说雁过留痕人过留名,怎么石采文得了陛下如此看重,此前却没有任何风声传出来呢?下有来往,那也不至于在外面一呆两三年,错过了沈玉耀稳定朝廷最重要的时光啊。 不过懂不懂无所谓,重要的是从此刻开始,他们需要记住一件事,那就是朝中已经出现了新的党派,以都察院御史杨可卿为主的一派,以户部侍郎石采文为主的一派。 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了啊! 之所以改变执政风格,自然是因为沈玉耀发现,人是群体生物,个人单打独斗在朝堂中,实在是效率有些低。 因为人太擅长抱团了,禁得了一时,禁不了一世。 这个本事,得益于她在外单打独斗几年的经历。 所以两边的班子很快就组了起来,几乎没有遇到太多困难,让人一看不禁联想到,她们是不是早就物色好了同党人选。 而朝堂上的风,并不能越过宫墙,吹入居住在宫宇之内的太史令家中。 没想到第一天一早,他将此事跟孙女说了声,孙女竟同他说,自己身边就有一本。 只剩下这么一个孙女,自然是自小带在身边养大,好在身为太史令,在宫中生活多年,不缺吃不缺穿,孩子跟在身边也能饱读诗书,成为一介人才。 司马吉看着倚在窗边,借着月光烛光看书的少女,心中有几分惆怅。 人老了之后,就格外的眷恋亲人给予的温暖,即便是历经沧桑的老人,也无法看开人世间的真情。 司马云书像是没有听到祖父的劝说,这样的话,祖父近些日子总是反复的同她说起。 “祖父的提议极好,正和云书心意。” 耳濡目染的是爷爷笔下记录的一条条文字,是那些厚重,充满力量的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