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听说了,就是不知道咱们这边有没有。” “不管怎么说,咱们都还是小心些。” 那边二楼也没着急回去,他昨天晚上冒着风雪住到石头家里之后,的确和李梅娘他们的感情升温了不少。 二郎就想着这段时间晚上就都住在镇上。 他知道要是这么说出来的话,林二婶知道肯定又要不同意,一时倒不知道如何去做。 山上的雪是最先被扫开的,这样不管是人上山还是拉着木头下来都方便的很,等林春燕他们回来的时候,这些树已经种到了孙娘子他们家门口。 本来林桃红还因为打到一只野兔子而感到高兴,听张大娘说了县太爷来了他们铺子里,还和他们说了话,心里后悔的在那里只捶胸顿足。 林春燕和王英娘只得把她好一阵三劝,又说县太爷和他们没什么区别,“也是长了两个眼睛一个鼻子呢。” “这兔子咱们正好拿来吃了,你也真是厉害!可不是人人都能抓住兔子的!” 张大娘不知道什么时候出去了,就坐在大树底下和人唠嗑,依旧说的唾沫横飞的。 只是里正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谁能想到张大娘这样的人物,有一天也有这样的造化。 “谁说不是呢,我可是听说那林老大连饭都吃不起了,生了个儿子还叫光宗。” 村里人都相信这个,要不然董婆子那里也不可能生意那样红火,这次听说外面乱了之后也有不少人去她那里求平安符。 林春燕他们听说的时候,已经过了两三天,村里的一大半已经被树围了起来。 林春燕还和他们说了要挖隔离带的事情,这些人倒是不觉得着火有什么可怕的,左右这些树离他们的房子都很远。 “我瞧着倒是像你们家的那陷阱。”村里人和林春燕打趣,“这陷阱可是顶大用呢。” 二郎果然没有说通林二婶他们,只是依旧每天晚上都会过去,不过快到腊八节这天的时候,还真有人偷摸的到了李梅娘的家里。 这贼人显然也是不知道的,估摸着就是想要来偷拿一些东西,翻墙进来之后连脚步声都没有往下压,就那样大剌剌的在他们家里走动起来。 他的腰间一直放着一把刀,这是张小舅叮嘱他的,让他有个好歹也能应付一二。 二郎怒气一下子就上来,大喝一声就要上去捉人。 屋里的李梅娘和石头早就听到了动静,他们两个也不敢出声,这时候见二郎出去了,也不再犹豫,各自拿了家伙跟着出去打斗。 最终这两个贼人被他们给制住,二郎拿了绳子把他们捆住之后也不敢再合眼,盯着他们看了一晚上。 李梅娘的邻居大多都是老相识,可是昨天晚上那么大的动静也没人过来帮帮忙,虽然知道这是人之常情,可李梅娘心里也有几分不舒服。 孙捕快看他们过来,先是问了他们人怎么样,东西有没有丢,就说起最近偷窃比之前要多了不少,“都是半夜里悄悄摸到人家里,瞧着来报案的都是孤儿寡母。” 林春燕知道以后就有些担心董桃玉他们,亲自去他们家走了一趟。 说话的时候,陈娘子也知道赵杏花她亲娘因为拉肚子一直卧床不起,最后一命呜呼的事情,听了就和董桃玉对视一眼。 陈娘子摇摇头,“倒是没什么不对,就是觉得赶巧了。” 陈娘子当时也觉得自己熬不过这一遭,都已经要准备后事了。 她和周晚娘虽然是双生子,可她们之间纠葛的事情太多,相处的时间太少,还做不到特别亲密无间。 看到杏花眼里的苦涩,陈娘子就赶紧转移了话题。 他们家里就住着娘儿三个,陈娘子以前是中人,这个小院子是她特意选的,平日里瞧着还行,可这个时候就觉得有些偏僻了。 陈娘子对那些钱财倒不是特别在意,就是想着董桃玉和翠柳两个小娘子年轻貌美,那些人再生了歹心可就不好了。,“我想着要不你们就先跟着我们回村子里住。” “我们三个人要是去挤在别人家里总不好,好歹就要过年了呢。” 陈娘子倒是不怕这些,“只要不漏风不漏雨就行。” 林二婶也是同意的,还说让他们早些搬过来。 今儿个是腊八节,可能因为这几天有贼人出没的事情,倒是没了前几天那样多的人出来转悠,一时倒有些冷清起来。 他们一边在铺子里说着闲话,一边把那些蒜都给剥了皮。 他们村子要更偏僻一些,来镇上的路也不是很方便,倒并不觉得十分害怕。 知道他们村子已经建起树围墙之后也多少放心了些,待了没多久就回去了。 熬腊八粥的时候,张小妹就跟着一块过来熬,等一碗浓浓的粥熬出来的时候,香味也飘满了整个铺子。 “这怎么又开始下了?” “今年怕是不行,打春儿还早着,可得冷上几天呢。” 这次的信不单单是给三房写的,就连林二叔也收到了,里面的内容大差不差,就是来借钱。 林春燕就猜测着林老爹肯定是要回来一趟的。 “还有脸回来!最好那船在半路上就翻了,淹死他这个王八犊子!” 张大娘也担心起来,“我得去问问里正。” “好像显得我没能耐似的。” 张大娘据理力争,“你不觉得我说的有道理?他当初看不上我,我就让他看看我也是有人追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