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老爹也不是个傻的,看到柳娘子怒气冲冲的拿着荆条过来,也不再去找彭平安,扭头就往家里跑,生怕晚一步就被打着了。 “这次肯定被我们吓住了,要是再有下次,说什么也得把她分出去单过。” 林春燕还想继续用吴家两个儿郎,且他们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她就没有赶尽杀绝,只说这是头一次,要是再有下一次的话,几个人还是别来她这里上工了。 他们的目光吴家几个人自然是看到了,心里就一阵阵的发紧,回去之后又使劲敲打了吴婆子一番。 先不说张珠玉这脾气怎么样,里正发愁她一进门就把李小娘子得罪了,以后想让她帮着找个好夫婿的路算是断了。 这样下去,他在村里会越来越边缘化的。 林春燕听明白了里正话里的意思,却没有主动接茬,接着要回家腌萝卜匆匆告辞了。 冬天不像夏天,早上会热的睡不着,早早就起来了。冬天家里面舍得烧炭盆的人都不多,温暖的地方也只有被窝。 “你们只管拿着,三郎的鱼塘快要起了,到时候莲藕多了再做些藕粉出来,那个要更好喝。” 桑珠儿原先和他们不熟,加上她本来就是个不爱说话的性格,大部分的时候都是沉默,听着翠柳和慧姐儿他们一路上说个不停。 “让那彭平安回去真是太便宜他了。”翠柳也跟着李氏去看了热闹,不看还好,看了反而让她气的不行。 “我要是柔姐儿,以后一个子也不给她留着,全都得收上来。”董桃玉也这样说。 兰姐儿脸一下子就红了,隔了几个人都佯装要拧董桃玉和翠柳的嘴。 嫁人对他们来说,一直都是一个恐怖的事情,每每想到的时候除了羞涩之外,就是无尽的忐忑和担心。 桑珠儿这时候也开口,安慰他们说,“我和那赵娘子梨花都接触过,他们人也是爽利的,想着既然来上工,人怎么着也是没大问题的。” 董桃玉是不想再嫁人的,陈娘子只能把劲儿往翠柳身上使,说是嫁个近一些的人家或者直接像卖鱼羹那个宋娘子家的梅子一样,直接上门招赘。 桑珠儿轻轻的摇了摇头,“是有人来说亲,不过我娘和我姥姥说现在不着急,他们多半都不是冲着我这个人的。” 当然,每份烧饼她都是要抽一些利息的。可哪怕这样,烧饼婆婆一家对林春燕也是感恩戴德。 那时候她娘还有些犹豫,来说亲的人家里面有几个还不错,怕错过了之后再想找这样好的就不大容易。 “那你着急不着急?”翠柳歪着头继续问。 翠柳若有所思,却没在继续问下去。 往日里,两个兄弟总要在镇上汇合,一块儿往回走。 几个小娘子让他赶紧走,瞧他大冬天的赶路也出了一头的汗,就知道他心里定然是着急的。 石头说的话让三郎反应了好半天,愣神之后就匆匆往家里走,也没顾上和石头说什么。 林春燕在家里腌起萝卜的时候,张大娘才从外面回来,她一直在柳娘子家里看热闹,回来路过林二婶家的时候还奇怪:“怎么今天没见你们二婶子出来?” 闻言就说:“我看见二叔出来了,二婶子没出来是不是还在山上呢?” 林桃红那一小把吃的很快,她吃两颗给林春燕和王英娘塞两颗,一会儿就完了。 往常她说了这样的话,张大娘肯定会跳起脚来反驳林桃红,今天院子里却很是安静。 王英娘离窗户口近,灶间的窗户是没有糊窗户纸的,她就探出头一看,就看到张大娘不知道什么时候搬了凳子,已经鬼鬼祟祟的探着头往林二婶家里看。 王英娘:…… 林桃红看到了,有些不平的说:“怎么他们就能上房顶看热闹?” 林春燕和王英娘都没搭理她,只奇怪说:“他们这是看什么?” 林桃红放下刀刚要挤过来,就见林春燕已经往外面走。 “把娘抓回来。” “你干什么呢?” 看到赵娘子和梨花还在看,就想着去他们家一块上房顶。 这个热闹得看! “不会是二郎要和那梅娘成亲要成亲了吧?” “就是,不能因为人家是寡妇带着个孩子就不同意。” 说走就走,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就去了林二婶家里,林春燕拦也拦不住。 她是知道这里面内情的,想着怕是李梅娘已经和二郎说清楚了,和二郎断了来往。 谁知道张大娘他们去了没多久就回来,脸色一个比一个难堪,回来就生气找水喝。 林春燕一开始没仔细听,听了最后一句才抬头,“娘,你刚才说什么?谁要和谁成亲啊?” 林二婶也是这样想的,本来二郎找一个带着孩子的寡妇就已经够让她头疼的了,他们家的情况和赵怀子那时候又不一样,眼看着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找个什么样子的没有? 这也就算了,最多让人闲话几句,让她娘家嫂子再生一场气——看不上双姐儿看上寡妇,可不就是打他们的脸。 结果二郎今天早早回来,把李梅娘算计他的事情和盘托出了,林二婶刚要松一口气,就听二郎说:“即便这样,我还是要娶她。” 脸上的巴掌印实在太明显,以至于外面的热闹就在家门口,他们母子两个谁也没有心情去看热闹。 外面有人,林二婶还克制着,只打了二郎出气之后让他在屋里好好想想。 她这都是什么命。 哪怕天黑了,林二婶这气也消不了,同张大娘哭诉一通之后,就要去找董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