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安元忍不住笑了起来,他的声音很是爽朗,有着江湖人特有的豪爽,“那也无妨,原本我也就是这么打算的,自由自在一个人也没什么不好。” 林春燕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这倒是个好主意,你们常常南来北往的跑,可不就正好可以帮着送送货!等回头火腿做出来了,咱们先试着跑几次。” 林春燕轻手轻脚的打开房门,就瞧见王英娘不知道什么时候醒来的,正坐在炕上等着她。 王英娘一方面担心林春燕的安危,一方面又怕事情闹大了对她的名声不好,在这里正纠结着,林春燕可算是回来了。 他们两个的声音都不大,张大娘和林桃红两个人都呼呼的睡着,谁也没有醒来的意思。 王英娘回头对林桃红说,“没生病,就是昨个睡得晚了。” 上次去山上的时候,王英娘摘了好些个蘑菇,说是回来要做蘑菇酱,王英娘就把蘑菇都切成丁,葱姜蒜都切成末放在一旁备用。 秋天的空气特别的好闻,林春燕先是伸了个懒腰,觉得睡得前所未有的满足。 不过秋天什么时候都是令人高兴的,也只有住在乡下,才知道这一年到头,每一天过的其实都不一样。 林桃红拉着林春燕的手让她说一说到底和王英娘说了什么,“从来就没起这么晚过,到底瞒着我什么事情?” 林春燕被缠的没办法,让她帮着烧火,锅里面倒了油,把葱姜蒜末爆香之后,直接将切好的蘑菇钉倒进去炒干水分。 蘑菇下到油锅里之后,灶间的空气中就传来一阵阵的香味,再依次加入花椒粉,蚝油,白糖,酱料,翻炒片刻之后撒上芝麻1,蘑菇酱就做好了。 她整个人都跳起来,险些把灶洞里面的柴火给带出来,直接把她吓了一大跳。 林桃红一阵后怕, 先看了自己脚上的鞋。 林桃红见脚上的鞋没事,松了一口气才说, “大姐,你怎么这么大胆!娘知道了肯定生气!” 张大娘一早就去地里帮着二房干活,等着小米收上来之后, 她也能心安理得的要上一些。 江琴姐一家也帮着村里人收割小米, 他们也不要工钱,家里的两个孩子都跟在后头, 多多少少的能捡回去一些谷穗。 小米也有人种, 像山上一些土地不太肥沃的地方, 种小米比种小麦的收成还要高一些。 江琴姐一家最盼着的就是攒钱买块地, 过上吃喝不愁的生活。 村里人都是这样,只要是地里能产出来的,都愿意亲手种下去,等多半年的功夫长出来,谁要是拿了钱去粮铺里买,都会说这家人不会过日子,是个败家的。 张家村那边种小米的人特别多,张大娘小时候觉得最好吃的就是黄米糕了,“还有羊肉米汤,从小到大我就喝过一次,到现在我还记得那个味儿。” “我也只看你们姥姥做过一次,反正就是把羊肉放在米汤里,里面再放些白菜,那羊肉一点膻味就没有了,米汤里却吸足了羊油的香味,那个好喝啊。” 咬下去一大口,馒头香菇酱鸡蛋和火腿的味道混合在一起,让干了一早上活儿的张大娘觉得很是满足。 林春燕抬起头来,一拍自己的脑门,“是啊,要是能把蘑菇种出来就好了,何必非得等着下雨之后再去山上捡。” 只是到底是怎么养出来的,林春燕还真不知道。 吃完之后,张大娘就要去找林二婶商量凑钱的事情,林春燕让他们先别着急,“说不定董婆子她一会儿就良心发现了。” 林桃红在一旁也说,“反正已经这个样了,着什么急呢,说不定就是良心发现了。” 林桃红心虚的别开眼睛,林春燕却不怕,“我们一早上都在做着蘑菇酱,能做什么?” “真是奇怪的很,昨个儿还信誓旦旦的要三贯钱,今儿个一过去就说都是乡里乡亲的,不能看到这种助纣为虐的事情。” 张大娘更加怀疑林 林桃红只把嘴捂住,学了王英娘的样子,张大娘问什么她都不回答。 距离上次吃果冻豆腐已经过去好长时间了,大家也都没推辞,拿着果冻豆腐回了家。 虽然上次收葡萄的事情不顺利,可山上的野葡萄也都能吃了,狗蛋爹带着吴家两个人又在附近收了不少。 葡萄要趁新鲜的时候就开始晒,这样在晒的过程中才不容易坏,加上去年已经晒过,这次林春燕比之前多了些经验。 另一部分则放在林桃红那卖外卖的地方,这是给那些想要买回去自个儿做了吃的人。 林春燕站在林桃红每日帮着打饭的地方,正好能看到一只只船停靠又驶离。 不远处,就是烧饼婆婆和她的儿媳妇女儿在打烧饼,这点小雨他们根本就不会回去,撑了伞依旧继续干着。 金灿灿的向日葵也是在秋天成熟的,林春燕想着去年剥出来的瓜子一直吃到今年这个时候,就点头应了好:“回头也给大娘一些南瓜子,炒了也好吃。” 张大娘先前就给了金娘子一些南瓜子,显然她还是嫌少。 林春燕好久没去商船上买过东西,“怎么感觉最近没商船过来?” 金娘子站起来往岸边眺望了几眼,也没看出来有拉货过来的货船。 刘大娘在林春燕身后说,“我听人说,最近外面似乎不太平,商船比平日里少了不少。” “这样啊。”林春燕点了头,“怪道那几个行商都少见了。” 没了果冻豆腐之后,刘行商他们来回跑的次数就少了不少,每次都拿足够多的豆干豆皮,林春燕也就没多想,如今有了刘大娘的话,林春燕猜盯着那账本琢磨起来。 林桃红很是好奇:“大姐,你怎么知道是北方出了事,而不是南方呢?” 最保险的还是等到刘行商过来了,通了气再说。 他们搬来了白云镇,也没和葫芦镇上的那些人断了联系,有船夫在,也时常能见了面通了信,那些老饕们闲的没事了就会过来。 刘大娘同这人打了招呼,笑着问:“听说你们前段时间又下了赌注,不知道是谁赢了?” 这人挥了挥手:“别提了,我今儿个过来就是来买月饼的,听说又有了咸蛋黄馅儿的,可是好吃?”